63. ䷾ 既濟 ( ☲ 離下 ☵ 坎上)
【經文】
既濟:亨小,利貞。初吉終亂。
彖曰:既濟亨,小者亨也。利貞。剛柔正而位當也。初吉,柔得中也。終止則亂,其道窮也。
象曰:水在火上,既濟。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
初九:曳其輪,濡其尾,无咎。
象曰:曳其輪,義无咎也。
六二:婦喪其茀,勿逐,七日得。
象曰:七日得,以中道也。
九三:高宗伐鬼方,三年克之,小人勿用。
象曰:三年克之,憊也。
六四:繻有衣袽,終日戒。
象曰:終日戒,有所疑也。
九五: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禴祭,實受其福。
象曰: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時也。實受其福,吉大來也。
上六:濡其首,厲。
象曰:濡其首厲,何可久也。
樂說既濟卦
63. ䷾ 既濟 ( ☲ 離下 ☵ 坎上)
既濟:亨小,利貞,初吉終亂。
“既濟”,卦名。既,已也。濟,成也。既濟者,事之已成也。為卦水火相交,各得其用。又六爻之位,各得其正,故為既濟。
“既濟”表示“事已成”,“完成”、“成功”的意思。高亨認為,“亨小”誤倒,應為“小亨”。離為陰卦,陰為小。開初吉而最後亂,故為“小亨”。本卦六爻都當位,并且皆陰陽相應。“亨”,通也。陰陽相應,故“亨”通。“貞”,正也。六爻得正,不偏邪,故有利。“初吉”,指下卦離之中位,陰爻居陰得正,表示事物的發展,開初順利安吉。“終亂”指上卦坎之中位,雖然陽爻居陽位,但陷入陰的包圍之中,表示事物發展到最終後階段,不順利,處于危亂之中。
離為齊,坎為水,坎乘離,是濟之字也。剛柔正則體立,水火交則用行,體立用行,所以名《既濟》也。既,已經。濟者,渡也。止也。成也。坎雨離日,雨過日出,是《既濟》之象也。六爻各正其位,八卦各守其分,无相奪倫,不相逾矩,是《既濟》之體也。水潤下,火炎上,得火則水不寒,得水則火不燥,水火之交,初相逮也。水溢則火滅,火旺則水涸,水火之遇,後相射也。內虛明,外溢滿,初得吉,終致亂,是《既濟》之用也。
【觀象】:初五互離 ䷝ ,燭照于內,光被四表,既濟之初所以吉也。二上互坎 ䷜ ,外遇險難重重,既濟之終所以亂也。常德行,習教事,君子思患而豫防之也。互體、對體、反體皆曰未濟 ䷿ ,天下既濟,而心猶未濟,不敢懈怠,聖人所以治終亂之病也。
【玩辭】:小事亨通,利正固,初始吉祥,終止離亂。剛居五,柔居二,各得其正,猶水火相濟,以成生化之功,所以亨也。天下既定,國家安寧,四達不悖,難奏大功,唯居安思危,求其小亨而已矣。剛柔皆得其正,利在貞固以守之也。先正其心,後病其心,內明外暗,初吉終亂,聖人明戒慎而全王道也。地天交《泰》,初交《泰》互《歸妹》,再交《歸妹》互《既濟》,三交《既濟》互《未濟》;天地交《否》,初交《否》互《漸》,再交《漸》互《未濟》,三交《未濟》互《既濟》。是故,泰 ䷊ 、歸妹 ䷵ 、既濟 ䷾ 、未濟 ䷿ 、漸 ䷴ 、否 ䷋ ,陰陽升降,乾坤交而生六子。是故《既濟》初吉終亂,始于《泰》止于《否》也。
天地交為《泰》,不交為《否》,水火交為《既濟》,不交則為《未濟》。以治亂之運推之,《泰》、《否》其兩瑞也,《既濟》、《未濟》其交際也。《既濟》當在《泰》之後而《否》之先,《未濟》當在《泰》之先而《否》之後。《泰》猶夏也,《否》猶冬也,《未濟》猶春也,《既濟》猶秋也。故先天之圖,乾坤居南北是其兩端,離坎居東西,是其交際也。《既濟》之義不如《泰》者,為其《泰》而將《否》也。《未濟》之義優于《否》者,為其《否》而將《泰》也。是以《既濟》彖辭曰‘初吉終亂’,即《泰》‘城復于隍’之戒,《未濟》彖辭曰‘汔濟濡其尾无攸利’,即《否》‘其亡其亡’之心。
《序卦傳》曰:“有過物者必濟,故受之以既濟。”小過者,處非常之時,行非常之事,成非常之功,此既濟 ䷾ 所以次小過 ䷽ 也。
《雜卦傳》曰:“既濟,定也。”震動于初,離麗于二而伏坤,艮止于三,巽入于四,坎陷于五而伏乾,兌說于上。六子用事,各安其位,顯諸仁也;乾坤退居,偏安漏奧,藏諸用也。六爻正乎六位,八卦守乎八方,是存貞定之象也。定,安也。
既濟 ䷾ ,九五主事,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時也。
彖曰:既濟,亨,小者亨也。利貞,剛柔正而位當也。初吉,柔得中也。終止則亂,其道窮也。
既濟各相應爻都陰陽相應,相應即是相濟,相濟故“亨”通。“小者,亨也”,下卦離為陰、為小,六二陰居陰位,與九五正應,故“亨也”。陽為剛,陰為柔,六爻中三陰三陽,皆各得其正而當位,故說“剛柔正而位當也”。“柔得中”,指下卦六二。“既濟”為已成之事,“終”事物發展到了終極的階段,完成事物發展的一個周期了,要向新的發展周期轉化了。“止”,停止。“窮”,困也。完成了一個周期,不向新的周期轉化,則必定混亂。只有變才能通,通才能長久,如果就此停止不前則其道困“窮”。
凡五剛二柔之卦,皆不可大事,以君強臣弱、上不能下賢故,是以傳曰「既濟,亨,小者亨也」。據卦體言之,六爻剛柔各當其位,擬諸人事則上下各居其正,是故傳曰「利貞,剛柔正而位當也」。六二柔順文明而得中,能成既濟之功。又居下體,善處方濟之時,是故傳曰「初吉,柔得中也」。天地盈虛,與時消息,治亂相倚,理當必變,是故傳曰「終止則亂,其道窮也」。
象曰:水在火上,既濟。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
既濟卦下卦為離,離為火;上卦為坎,坎為水,故“水在火上”。世上常發生火災,救火必用水,水在火上,表示救火能夠完成。三陽得位,陽為君子。坎為心思、為患。“患”,災難。“豫防”,即預防。“思患而豫防”,就是對任何事情都要防患未然,早有預防,如防火災應該預備有消防用水,就像是水在火上一樣。
水在火上,相為體用,以成生化之功,然則水決則火滅,火炎則水涸,相交之中,相害之機伏焉。是故君子取法,思以豫之,豫以防之,則患不至也。。
初九:曳其輪,濡其尾,无咎。
象曰:曳其輪,義无咎也。
“曳”,牽引、拖拉。離錯為坎,坎為輪、為曳、為濡。“曳其輪”,牽引其輪,控制它運行的方向和速度。“濡”,濕也。與未濟卦相綜,未濟卦有“小狐汔濟”之象。離錯坎,坎為狐。狐貍過河都高翹起尾巴。“濡其尾”,狐貍的尾巴浸濕了,但并不影響它過河,故沒有“咎”害。
“曳其輪”,意思是說做事要謹慎小心。初九得正,與六四為正應,按道“義”說,“无咎也”。
曳,拖拉,坎也。輪,坎也。濡,沾濕,坎也。尾,變艮也。輪在下,尾在後,皆初之象也。
【觀象】:目之見山,止意生必乎心,曳其輪,使不行也。濡尾之吝,非瑣瑣之災,以其合于道義故也。既濟 ䷾ 之蹇 ䷦ ,既濟猶用蹇,何為之也?曰:修德守業則是未忘創業之艱也。
【玩辭】:拖住車輪 使車不能行進 ,即使沾濕尾巴,无咎。初居震位,上應六四,又得火體,必其汲汲而欲動者。曳其輪,止其行也。凡獸之涉水必翹其尾,防沾濕尾巴身體下沉。濡其尾,身見危也。《既濟》之初,當止有如是,縱濡尾臨危,于義无咎也。
六二:婦喪其茀,勿逐,七日得。
象曰:七日得,以中道也。
離為中女,有婦人之象。“喪”,丟失。“笰”,音fú,婦人車旁擋風塵的竹簾子。坎為笰、為盜賊,故有“喪”失之象。“逐”,追趕。三爻變為震,震為逐,震象不見,故說“勿逐”,不要去追趕。此爻變為乾,乾為一,坎為六,一加六為七,離為日。故有“七日”之象。七日後喪失掉的車簾子會有人送回來,因為六二得中當位,與五陽剛正應,為君之婦人,君王婦人的車簾誰敢盜去不歸還呢?故“七日得”也。
六二陰爻居中位,當位,得中道,故“以中道也”。
婦,六二坤位。喪,坎之失也。茀,車茀,坎也。婦人乗車不露見,車之前後設障以自蔽隱,謂之茀。
【觀象】:日月經天,无一時之息;君子用事,无一絲之茍。喪茀勿逐,君子之行必合順于道德而理于義也。既濟 ䷾ 之需 ䷄ ,婦喪其茀,可以勿逐,何也?曰:需,不行也。君子之濟難也,寬以居之,仁以行之,非禮則勿居勿行矣。
【玩辭】:婦人丟失車茀,不必追尋,七日後失而復得。六二之才,居文明之體,持中正之德,上應九五,宜行其志也。二之應五,六四滯于其間,又處《既濟》之時,君王不能下賢以行其道,是“婦喪其弗”之象。古人乘車,男子立乘,婦人坐乘,婦人坐乘必有車茀,丟失車茀,禮不當行也。中正之道,不可終廢,時過則行,勿逐之矣。婦喪其茀,禮不當行也。勿逐,則慎其行也。七,陽之數也。日,陽之精也。七日得,終將有應于九五之陽也。
李光地曰:“初二居下位,故皆取君子欲濟時而未得濟為義。輪者,車之所以行路也。茀者,車之所以蔽門也。初之時,未可以行也,故曰‘曳其輪’。二可以行矣,而不茍于行,茍‘喪其弗’,亦不行也。夫義路也,禮門也,義不可則不行,禮不備則亦不茍于行也。二有應而曰‘喪其茀’者,既未濟卦義以上下體之交為濟,二猶居下體之中故也。
九三:高宗伐鬼方,三年克之,小人勿用。
象曰:三年克之,憊也。
“高宗”,殷王,名武丁,高宗是他的廟號。本爻變為坤,坤為王。離為戈兵,本爻變為震,戈兵震動,伐國之象。“鬼方”,西羌國名。離為國、為方。“克”,勝也。《漢書·西羌傳》載:“高宗伐西戎鬼方,三年乃克。”離為三、為年。六三為內卦之終,表示事已成。故說“克之”。離為陰,陰小,三為人位,故有“小人”之象。本爻變,中爻為艮,艮止也,故有“勿用”之象。事既成功之後,不能高枕无憂,須防患未然,故“小人勿用”,不能使用小人。
“憊”,極度疲勞。坎為勞。三年伐鬼方,極度疲勞,警告不再進行戰爭。
高宗,武丁,殷中興之主,震也。伐,征討,離之震。鬼方,殷周西北少數民族西羌,坎也,上六也。三年,坎也。三者,陽數也。年者,朔數也。陽勝陰,故謂三年。《同人》云“三歲不興”,陽敵陽也。《坎》云“三歲不覿”,乘于陽也。《困》云“三歲不覿”,陽滯陽也。《屯》云“十年乃字”,陰滯陰也。《復》云“至于十年不克征”,陰敵陰也。克,戰勝,震也。憊,極度疲勞,取兩坎相連象。
【觀象】:甲胄之動,戈兵之行,除間去梗,吊民伐罪,猶電雷之至,時雨之降也。既濟 ䷾ 之屯 ䷂ ,既濟亦未免于難生,何以故?曰:《既濟》中爻猶互《未濟》,高宗伐鬼方,處《既濟》之世經綸《未濟》之事也。建侯行師,憊中國以伐夷狄,王者不得已而為之矣。
【玩辭】:殷高宗討伐鬼方,三年征服,小人不可以有所作為。九三居兩離之中,乃剛健有為之主,遠應上六,當“高宗伐鬼方”之事也。三年克之,于時久矣,于事艱矣,非才疏識淺者能為之也。小人勿用,戒才不能濟者也。伐鬼方而克之,可用也。三年克之,猶可用也。攜才智而貪事功,則不可用也。
六四:繻有衣袽,終日戒。
象曰:終日戒,有所疑也。
“衣”,通“襦”,絲作成的華麗的短襖。“袽”,破敝的衣服。“有”猶“或”也。本爻變,中爻為乾,乾為衣,錯為坤,坤為帛,“”之象。又兌為毀折,敝衣之象。由華麗的“”衣將可能變成破敝的“袽”衣,以象徵已成功的事物可能走向反面,既濟中也存在著未濟,因此要“終日戒”備。“終日”,盡日也。離為日,六四居離卦之上,故有“終日”之象。六四出離入坎,陰柔得位,知道濟道將要變革。坎險在前,要十分謹慎行事,必須“終日戒”備,才能順利前行。
坎為疑。六四上承陽剛,臨近君位,有功勞的臣子面對剛健之君,必要心存“疑”懼,故要時時保持警惕。
繻,通濡,滲漏,巽也。袽,破爛衣裳。乾衣坤裳,離破乾體,坎破坤體,衣袽之象也。終日,離日坎夜。戒,防患,離象警示。疑,猜度,坎也。
【觀象】:坎加憂,兌驚懼,憂懼加乎心,安節亨于道,坎 6 之兌 2 ,則見聖人憂天下來世之心矣。既濟 ䷾ 之革 ䷰ ,出離入坎,濟道將革,則罅漏生焉。革物用己日而見新成,既濟用終日而遠禍患。
【玩辭】:船漏備有破衣爛衫,整天戒懼。《既濟》之時,值柔居陰,處多恐懼之地,能豫備而戒懼者也。繻有衣袽,豫防之具不離舟車也。終日戒,思患之念不忘頃刻也。
九五: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禴祭,實受其福。
象曰: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時也。實受其福,吉大來也。
離為東,坎為西。本爻變為坤,坤為鄰。離為牛,兌為毀折,坎為血,故有“東鄰殺牛”之象。“禴”,音yuè。“禴祭”,夏四月舉行的對祖先的薄祭。離為夏。坎為薄。東鄰殺牛舉行盛大的祭祀,不如西鄰進行微薄之祭能受到神靈更多的福祉。坎為西,九五當坎之中,五得位,所以能比東鄰受到更多的福祉。九五陽爻居陽位,陽為實。坎為獲、為得、為受。坤為祉、為福。故有“實受其福”之象。九五在既濟卦之終,特別警示修德的重要性。修德重在內在的德行,不在外在的形式。
“時”,時機,適時。祭祀必須按規定的時間進行。西鄰的“禴祭”合乎禮的規定,并且適時。坎錯離,離為時,故有“時”之象。福,吉也。吉,福也。坎為福,有福故吉。九五陽爻處陽位,陽為大,與六二正應,故有“吉大來”之象。九五陽剛居中,具有剛健中正之德,當既濟之終時,必定有大吉大福到來。掌握好時機,堅守中正之德,就能吉到福來。
東,離也。鄰,五家為鄰,坎納戊,土數五。牛,離也。殺牛,盛祭,坎對離也。西,坎也。禴,同礿,薄祭,坎也。禴祭,夏商代舉于春,周代舉于夏。實,坎也。福,祭肉,坤也。
【觀象】:水流于地,得其所歸,時也、勢也、位也。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之禴祭,時也、勢也、位也。亦既濟 ䷾ 之明夷 ䷣ ,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禴祭,當文王與紂之事也。東鄰殺牛,西鄰受福,時也,運也,命也。
【玩辭】:東鄰盛祭,不如西鄰薄祭,實受天神庇佑。九五中實孚誠,六二中虛有受,故取祭祀為象。殺牛,盛祭也,九五盛極則衰。禴祭,薄祀也,六二虛己有進。盛不如薄者,時不同也。東,陽道尚左,君之方也。西,陰道尚右,臣之所也。君不及臣者,德不同也。蓋處《既濟》之時,能守利貞求小亨,則吉大來矣。
上六:濡其首,厲。
象曰:濡其首,厲,何可久也?
“濡”,被水淹沒。坎為水,故有水淹之象。“首”,頭也。坎為首,故有“首”之象。“厲”,危險。坎為陷、為險。水淹沒了頭,故“厲”也。上六居既濟終,坎險之上,陰柔乘剛,既濟之道已窮盡,則應該求之于未濟,故與未濟初六“濡其尾”相接。
水已淹過了頭,十分危險,能長久嗎?居高必危,坎險之深處,不可長久。任何成功都是暫時的,不斷的創造新的成功才合乎易道之規律。
濡,沾濕,坎也。首,坎下首也。厲,危險,坎也。
【觀象】:坎為水,巽為寡發,坎 6 之巽 5 ,生濡首象。既濟初吉,濡尾曳輪或可保濟焉,終止則亂,濡首匍匐亦不可救也。既濟 ䷾ 之家人 ䷤ ,既終而用家人,反身修己以治家國,或可為也;隕身濡首以救未濟,未可竟也。
【玩辭】:陷沒頭項,危險。上六陰柔,處位之極,居險之體,是生濡首之危,使知危能反則不至于凶矣。《既濟》之終,而以小人處之,其敗壞可立而待也。物盛則衰,定極則窮,治極則亂,理之常也。
【總論】:既濟為卦,水在火上觀其象,戒懼黽勉系其辭,六爻正位立其體,初吉終亂行其用。初九「曳輪濡尾」,止其動也。六二「喪茀勿逐」,緩其行也。九三「小人勿用」,戒終亂也。六四「繻有衣袽」,戒始終也。九五「實受其福」,濟得其時也。上六「濡其首」,返未濟也。此六爻之用事,以全《既濟》之體。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