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說周易_困卦

47.困 ( ☵ 坎下 ☱ 兌上)

【經文】

困:亨。貞大人吉,无咎。有言不信。

彖曰:困,剛揜也。險以說,因而不失其所,亨,其唯君子乎。貞大人吉,以剛中也。有言不信,尚口乃窮也。

象曰:澤无水,困。君子以致命遂志。

初六:臀困于株木,入于幽谷,三歲不覿。

象曰:入于幽谷,幽不明也。

九二:困于酒食,朱紱方來。利用享祀。征凶,无咎。

象曰:困于酒食,中有慶也。

六三:困于石,據于蒺藜,入于其宮,不見其妻,凶。

象曰:據于蒺藜,乘剛也。入于其宮,不見其妻,不祥也。

九四:來徐徐,困于金車,吝,有終。

象曰:來徐徐,志在下也。雖不當位,有與也。

九五:劓刖,困于赤紱,乃徐有說,利用祭祀。

象曰:劓刖,志未得也。乃徐有說,以中直也。利用祭祀,受福也。

上六:困于葛藟,于臲,曰動悔有悔,征吉。

象曰:困于葛藟,未當也。動悔有悔,吉行也。

樂說困卦

47.困 ( ☵ 坎下 ☱ 兌上)

困:亨,貞,大人吉,无咎。有言不信。

困,卦名,困窮也。為卦水居澤下,枯涸无水,困之義也。又六爻皆為陰所掩,小人之掩君子也,窮困之象也。

下坎上兌,水在澤下,象徵困窮。水在澤下,即澤中无水,澤中的草木、魚類皆處于困窮的境地,故卦名為困。困卦之下卦為坎,坎為陽;上卦為兌,兌為陰,陽下陰上,陰陽交合,故“亨”通。“大人”,指九二與九五。九二與九五均陽剛居中。只要堅守正道,即使處于困窮之時,也能自己救濟自己,故“吉”祥而“无咎”害。兌為口,有“言”之象;坎為耳痛,耳痛不能聽,故說“有言不信”。一個人處于困窮之時,自己說的話不被人相信,此時應少說為佳。

坎宮室也,巽木也,坎闔巽,屋中生木,困之字也。廬也。廬者二畝半一家之居,居必有木,樹墻下以桑是也,故字從囗木。謂之困者,疏廣所謂自有舊田廬,令子孫勤力其中也。困之本義為止而不過,引伸之為極盡。《論語》:‘四海困窮。’謂君德充塞宇宙,與橫被四表之義略同。凡言困勉、困苦皆極盡之義。坎月也,離日也,巽落也,兌西也,日暮窮途,光明掩蔽,困之象也。兌缺也,巽資也,坎食也,兌陰柔也,坎陽剛也,陽剛為陰柔所掩,君子為小人所乘,是困之時也。孔子窮乎陳蔡之間,藜羹不斟,七日不嘗粒,困之事也。西伯拘而演《周易》,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,困之用也。是故困者,窮也,勉也,勤也,憂也,厄也,苦也,病也,危也,難也,亂也,瘁也,憂也,愁也,滯也,倦也,遇也,極也,致也。

言,兌也,西方主言。信,同申、伸,致極也,坎之脊也。

【觀象】:初四互未濟 ䷿ ,六爻失位,上下不親,不唯男之窮也,誠諸事之困也。二五互家人 ䷤ ,君子言有物而行有恒,言不過辭,動不過則,雖困无咎矣。三上互大過 ䷛ ,獨立而不改,遁世而不悶,周行而不殆,君子困窮,小人窮斯濫矣。初五互渙 ䷺ ,藉王假有廟之誠,修利涉大川之功,四海困窮,天祿永終,可也。二上互革 ䷰ ,天地革而四時成,大人革而困厄消,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。反體曰井 ䷯ ,上下不通謂之困,《論語》曰“困而學之,又其次也”是之謂也。往來不窮謂之通,《彖》曰“往來井井,无喪无得”是之謂也。對體曰賁 ䷕ ,明修政教,謹慎折獄,大人之治也。否而能亨,困而能正,大人之德也。以大人之德行大人之治,王者之要道也。

【玩辭】:亨通,大人正固吉祥,无咎。言不過于辭。李光地曰:“蓋困窮者,所以動人之心,忍人之性,因屈以致伸,有必通之理也。然唯守正之大人,則能進德于困,而得其所以可通者爾,豈小人之所能乎。困者,君子道屈之時也,屈則不伸矣。”處困而能亨,固窮而能正,唯大人能之,故吉而无咎也。當困之時,君子不尚其口,而致其命、遂其志矣。孟子曰:“困于心,衡于慮,而後作。”身困而心亨,遇困而道亨,以大人能貞正故也。

《序卦傳》曰:“升而不已必困,故受之以困。”進升不止,以至于幽冥,則道窮力竭,不能自濟,故當止而不過,此困 ䷮ 所以次升 ䷭ 也。

《雜卦傳》曰:“井通而困相遇也。”兌後天西方之水也,坎先天西方之水也,水之精為志,是謂困相遇也。是故井 ䷯ 不遇而困 ䷮ 相遇也。

困 ䷮ ,九二主事,困于酒食,中有慶也。

彖曰:困,剛揜也。險以說,困而不失其所亨,其唯君子乎?貞大人吉,以剛中也。有言不信,尚口乃窮也。

困,剛掩也,謂卦之下卦坎為剛,上卦兌為柔,陽剛處陰柔之下,被陰所掩蓋,故有“剛掩”之象。陽剛被掩蓋,猶如有才德的君子被无才的小人所掩蓋,處于因窮的境地,以此釋卦名。坎為險,兌為悅,故有“險以悅”之象。坎為君子。一個人處在困難危“險”之中時,還能和“悅”以待人,而不失其亨美之德,大概只有君子才能做到這樣吧!堅守正道,大人可獲“吉”祥,是因為九二、九五都是陽剛居中。人處在困境的時候,只有修德行事,才能救濟自己的困窮。兌為口,上爻變,口不見了,故有“尚口乃窮”之象。在困窮時,如果只崇尚口說,不但不能解困,還會導致更大的困“窮”。

兌以陰居上,坎以陽處下,上六在二陽之上,而九二陷于二陰之中,皆陰柔掩于陽剛,君子而為小人所掩蔽,君子之道困窒之時,謂之「困,剛揜也」,據卦體釋卦名。揜通掩,覆也。

下險而上悅,處險而能悅,身困而心亨,遇困而道亨,唯樂天君子能之,謂之「險以說,困而不失其所亨,其唯君子乎」,據卦斷釋“亨”。

九五剛直,居中履正,猶君子固窮,困而能貞,大人所以吉也,蓋其以剛中之道故也,謂之「貞大人吉,以剛中也」,據卦體釋彖辭。

危厄之時,茍欲以口免困,乃所以致窮也,謂之「有言不信,尚口乃窮也」,道可困窮四海,而言不可過辭,行不可過則。老子曰:“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。”尚口之戒也。

象曰:澤无水,困。君子以致命遂志。

水在澤下,澤中无水,表示澤中水已經枯竭,故說“无水”。“致”,盡也。“致命”,獻出生命。中爻巽為命,兌為毀折,故有“致命”之象。“遂”,就,成功,“遂志”,使志向成功。坎為君子。君子觀此卦象,應該在困窮之時,要不惜自己的生命去實現自己的志向。

君子觀澤无水之象,見萬物不潤,民用不阜,无生養收蓄之功,知天命不可求而氣志可遂。君子之處困也,命在天而致之,志在我則遂之,困而安于困者,命之致也。困而有不困者,志之遂也。得困之象深矣。致命者,知其不可求而聽其自至焉。遂志者,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也。文氏天祥,當其貫日月,生死安足論,而今而後,庶幾无愧,則其人也。諸葛武侯,撥亂扶危主,殷勤受托孤,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,則其事也。致,委托,離之麗也。《論語·學而》云:“事君能致其身。”命,天命,巽也。遂,成就,巽之順也。志,心之所之,坎也。

初六:臀困于株木,入于幽谷,三歲不覿。

象曰:入于幽谷,幽不明也。

“株木”,无枝葉之木。坎為臀,互體巽為木,坎為險阻,故有“臀困于株木”之象。巽為入,坎為幽、為陷、為谷,初六又處困卦之下位,故有“入于幽谷”之象。初六處困卦之始,又在坎險之中,雖與九四相應,但九四失位處于困窮的境地,无人相濟以解其困,就象臀股坐在株木之上,陷入到了幽谷不能自拔一樣。坎與離錯,離為三、為年、為歲、為目,離隱于坎中,故有“三歲不覿”之象。“覿”,音dí,見也。“三歲不覿”,隱藏三年不露面。

互體離為明,初六處在離明之外,故說“不明也”。“入于幽谷”,意謂處在幽暗不明的困窮境地。

臀,器物之底,巽之股也。株,枯,離也。木刑于兌之秋,凋于坎之冬,株木之象也。巽木,坎赤,株之字也。入,巽也。幽谷,深暗之所,坎也。三,坎,洛書數也。歲,巽也,木星主歲。三歲,言其久也。覿,相見,離也。離為目,兌為傷,目傷則不覿也。

【觀象】:初六動變,坎之兌,參卦曰節 ䷻ ,君子制數度,議德行,不為情所動,不為物所牽,所以濟困于初也。君子遷善以濟困也。困 ䷮ 之兌 ䷹ ,困遇麗澤,君子猶以為不可,何也?上澤不塞,下澤必決,講習之言,亦大人所不信也。

【玩辭】:坐圍于枯木之下,征進于昏暗之谷,長久不能相見。初六陰柔,居坎處卑,暗之甚也,困而不能自濟者,必得九四剛明之人援引,始能濟其困也。初與四應,四失正不中,而困于金車,難成其行,不能濟初之困,猶枯木无枝葉,不能覆物也。初應四,三為之阻,四應初,二為之滯,陰陽兩隔,應而難與,不得相見。臀困,无止物之功,不能濟己之困也。株木,无覆物之功,不能濟人之困也。入于幽谷,不安其所遇,進退維谷,困之彌深也。三歲不覿,初四雖應難合,不遇其所亨而終困者也。爻之辭或取世位,或取應位,或取世應之相與相敵。初取臀象,四取木象,初應四而難與則取幽谷象。

九二:困于酒食,朱紱方來,利用享祀。征凶,无咎。

象曰:困于酒食,中有慶也。

坎為酒,兌為食。困卦之下卦坎為酒,上卦兌為食,故有“酒食之象”。“困于酒食”,是說困窮到連酒食都沒有吃的。坎為赤、為朱。巽為繩、為紱,故有“朱紱“之象。“紱”,音犳ú,絲帶。“朱紱”,古代貴族祭祀宗廟時穿的朱色飾帶。“方來”,指榮祿即將來來。因九二居中,雖困窮到酒食都沒有,堅守中正之道,榮祿即將到來。與九五相應,兌為亨,利于用以主持祭祀宗廟的大禮。九二與九五雖相應,但為敵應,不宜于出征。此時出“征”多有“凶”險,但九二得中,故“无咎”也。

“中”,指九二居中。坎為錫(賜)、為賞。雖然“因于酒食”,但堅守中之道,不作偏離道德的事,就會有賞賜這類喜“慶”的事情到來。

酒食,坎也,人之所欲也,然醉飽過宜,則是反為所困矣。朱,坎之赤也。紱,蔽膝,縫于長衣之前,為祭服服飾,周制帝王、諸侯及諸國上卿皆著朱紱。方,始也,坎也。坎為穴,故為方。來,巽也。利用,巽也。享祀,祭祖曰享,祭天曰祀,坎也。虛危二宿居坎宮,類主邑居、廟堂、祭祀之事。兌象祭器,巽類白茅,坎主酒,縮酒降神,是享祀之象也。

【觀象】:九二動變,坎之坤,參卦曰比 ䷇ ,君子比之自內,中有慶也。不愿乎其外,征進凶也。困 ䷮ 之萃 ䷬ ,君子聚物而不敢己專,酒食以薦,大牲以祀,祭天享祖,追往報養,賜福降神。

【玩辭】:被酒食所困,官服始至,用以祭祀。征進凶,无咎。九二剛中,當困之時,安其所遇,雖无凶咎,而反為物欲所累,茍以酒食以享,朱紱以祀,則有福慶矣。二五不應,處險之中,行非其時,動而遇滯,唯居德剛明,善補其過,乃可脫困,是故征進凶而其要无咎也。困于酒食,累于物也。朱紱方來,榮于躬也。利用享祀,不自專也。征凶无咎,言不信也。

六三:困于石,據于蒺藜,入于其宮,不見其妻,凶。

象曰:據于蒺藜,乘剛也。入于其宮,不見其妻,不祥也。

兌錯艮,艮為石,石在前,“困于石”之象,指九四。“據”,依也。“蒺藜”,一年生草本植物,果實有刺。坎為蒺藜,坎在後,故有“據于蒺藜”之象,指六三,被上下皆陽剛的東西卡住,故“困”。坎為宮,坎之中宮,兌之中宮,皆為陽爻;互體巽為入;妻為婦、為陰。“宮”,室也。宮中只有陽剛之男,故有回到家中“不見其妻”之象。六三不中不正,當困之時,上困于九五无情之君,下依于有刺的九二之陽剛,因而自身難保,“妻”室喪亡,故“凶”。

“乘剛”,乘九二之剛。“不祥”,不祥之兆。本爻變為大過,棺槨之象,死期將至,故“不祥也”。

石,山石,艮位也。六三陰體居二陽之間,故立石為象也。據,依靠,艮位也。蒺藜,帶刺茨草,坎也。古時為防止犯人逃跑,在監獄周圍種滿蒺藜,故常蒺藜用于指代監獄、刑罰。入,巽也。宮,坎也。坎為隱伏,故為宮也。妻,巽也。兌反巽,則不見其妻。不詳,凶咎,坎也。

【觀象】:六三動變,坎之巽,流湍之,風摧之,眾非之,心憂之,內外交困。坎水也,辰水之墓也,巳水之妃也,坎之巽,水入墓絕之地,困非所困,據非所據,名辱身危,其妻安得見邪?參卦曰井 ䷯ ,枯澤无水謂困,止而不過,穴地出水曰井,通而不遇,以不過而求有遇,鮮有可得也。困 ䷮ 之大過 ䷛ ,當困之時,棟橈而利往,何也?狂者進取,狷者有所不為也。困非所困,則有所不為也。困所當困,則致命遂志也。

【玩辭】:為山石所困,屈居蒺藜之中,進入家中,見不到妻子,凶。六三陰柔,失中不正,處險之極,居陽用剛,知進退維谷,而欲安其居,又失其所安,不善處困之甚者,故有「不見其妻」之凶也。石,碩大難逾之物,九四也。蒺藜,帶刺難依之物,九二也。宮,其居所安也。妻,所安之主也。困于石,阨于四,不能進也。據于蒺藜,乘于二,不能退也。入于其宮,應在上也。不見其妻,三上无應,失其匹配也。

九四:來徐徐,困于金車。吝,有終。

象曰:來徐徐,志在下也。雖不當位,有與也。

自上而下曰來。“來”者,指九四來應于初六,為九二所阻擋,只能遲疑緩慢而行,故說“徐徐”。“金車”,指九二。坎為車;九二為乾陽,乾為金,金車之象。九四與初六為應,但不中不正,志在與初六應合,故有“徐徐”而“來”之象;但為九二所隔,故有“困于金車”之象,因而有悔吝的事情發生。由于九四與初六均為位不當。但是相應,雖然有受困不能速來與之相應的吝難事情發生,終有交互感應的時候,故有“終”有好的結果。

坎為志。九四有志于向下與初六應合,故說“志在下也”。九四以陽爻居陰位,位不當。但與初六之陰相應與,故說“有與”也。所以,九四位雖不當,但終有好結果。

來,巽之入也。徐,安行,巽之順也。徐徐,舒緩不欲決進也。《莊子·應帝王》云:“其臥徐徐,其覺于于。”金,兌也,西方主金。車,坎為輪,故為車;軫宿居巽宮,象天車。金車,黃銅鑲嵌,車之華貴者也。志,坎也。下,指初六。有與,巽之助也。

【觀象】:九四動變,兌之坎,參卦曰困 ䷮ ,失位不中,困所居也。金車徐徐,困于行也。志在應下,困乎心也。困 ䷮ 之坎 ䷜ ,來徐徐,坎不盈也。吝有終,行有尚也。致命不求徐,遂志不求速,君子常德行,習教事,唯求其心亨而已矣。

【玩辭】:徐徐而來,為金車所困。羞吝,有其終。九四陽剛,失正不中,居位未善,又志在應初,而滯于九二,進而見掩,退而遇阻,猶困于金車,其來徐徐,雖可吝而困得濟也。來徐徐,行不過也。困于金車,寵于行也。雖不當位,吝所居也。志下有與,應于初也。

九五:劓刖,困于赤紱,乃徐有說,利用祭祀。

象曰:劓刖,志未得也。乃徐有說,以中直也。利用祭祀,受福也。

“劓刖”,古代的刑法。“劓”,割鼻之刑。“刖”,砍足之刑。兌錯艮,艮為鼻。中爻巽錯為震,震為足。中爻離為兵,兌為刑,艮鼻震足不見,故有“劓刖”之象。“赤紱”,古代貴族祭祀時穿著的紅色飾帶,這里用來比喻九五之尊位。九五以陽剛居陽位,行事過于剛猛,猶如用殘酷的刑法統治臣民,使得眾叛親逆。雖高居尊位,但仍處“困”窮之境地。“徐”,漸也。二動為坤,坤為徐。兌為悅。“說”,“悅”也。故有“乃徐有說”之象。由于九五居中得正,只要堅守中正之德,勇于改正過猛的行為,就能漸漸擺脫困境而喜悅。與上六比應,兌為食,故說“利用祭祀”。舉行祭祀,求得神靈的保護,就能獲得吉利。

坎為志。“志未得也”,九五用殘酷的刑罰統治民眾,說明九五濟困的心志未能得以實現。九五居中,乾為直,故說“以中直也”。乾為福。九五能漸漸擺脫困境,是因為九五處陽剛中正之位。利于祭祀,受神靈的保護而獲得“福”慶。

劓,割鼻,艮伏,葛藟蔽于上也。刖,斷足,伏震,蒺藜掩于下也。劓刖,使安貞不行也。赤紱,紅色蔽膝,為大夫以上所服,巽也。說,兌之脫也。利用,巽也。祭祀,坎也。受,賜,變震也。福,祭祀胙肉曰福,受而膳之謂受福,艮伏兌下是其象也。

【觀象】:九五動變,兌之震,陽唱陰和,男行女悅,君明臣直,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。參卦曰隨 ䷐ ,二五中直,同德相資,同道相益,同心相守,共濟時艱,大人之亨也。困 ䷮ 之解 ䷧ ,困而利西南,何也?君子敬神以受福也,得眾以解困也。

【玩辭】:受劓刖之刑,為官服所困,慢慢脫離困境,利于祭祀。九五陽剛,上被柔所乘,下為剛所比,上下皆傷,如受劓刖之刑。失應于二,則困于赤紱。剛中而居兌,困窮而通,德辨而明,中正道行,志則大遂,故「乃徐有說」也。利用祭祀,至誠感神,必當獲福也。劓刖,傷上下也。困于赤紱,二无應也。乃徐有說,終濟困也。利用祭祀,感于神也。

上六:困于葛藟,于臲卼,曰動悔,有悔,征吉。

象曰:困于葛藟,未當也。動悔有悔,吉行也。

巽為草茅,為葛藟。“葛藟”,藤蔓類植物,故有“困于葛藟”之象。“臲卼”,危而不安的樣子。據于九五陽剛之上,下與六三无應,故有“據于臲卼”之象。凌駕于剛強凶猛的國君之上,又无人幫助,所以處于危險不安的地方。由于被藤蔓所纏繞,又困于危而不安的地方,所以“動悔有悔”。上六居困卦之極,以陰柔乘凌二剛,又无應與,猶如受藤蔓之纏繞,又處于危險之地,說明上六處于困窮的境地。“曰”,發語詞。“動悔”,動輒生悔恨;“有悔”,經過悔恨而有所悔悟。與九五比應。困極必通,向前“征”伐,可獲“吉”祥。

“未當”,不適當。上六處困之極,乘凌二陽剛而被困,是因為所處的位置不適當,所以“動悔有悔”。“吉行”,行動、運動就會吉祥。吉者,意謂困極必通。否極泰來,困極必變通泰,通泰就能獲得吉祥。

【觀象】:上六動變,兌之乾,參卦曰夬 ䷪ ,孤陰處上,五陽決之,心滋臲卼,小人尚口,孚號有凶,君子不信,心生悔悟,而後征居吉也。困 ䷮ 之訟 ䷅ ,夫訟者,所以有悔也。困而不訟,未之有也;訟而不悔,亦未之有也。

【玩辭】:為葛藟所困,動搖不安,言而過辭,動而違則,茍心不逾矩,悔悟在先,而後征進則吉也。上六處困之極,居兌之主,尚口乃窮,窮極而通,若能斷葛藟之牽掛,辭臲卼之不安,行而去之,心生悔悟,終免困矣。葛藟,束縛之物也。臲卼,高危之境也。曰動悔,言而過辭,動而違則也。有悔,心不逾矩也。征吉,去縛遠危也。

【總論】:困卦以柔掩剛立象,以止而不過立意,故往凶而來吉也。初六“株木”,困于持身,三歲不覿;九二“酒食”,困于欲求,中有慶也;六三“蒺藜”,困于用心,名辱身殆;九四“金車”,困于名物,志下有與;九五“赤紱”,困于時勢,祭祀受福;上六“葛藟”,困于言辭,有悔征吉。六爻之困,皆失于无助,及其濟困之道,則各有其所宜也。初六困于“株木”,失合巽爻,九四有株木之象也;九二困于“酒食”,失應乾坎,九五有酒食、朱紱之象也;六三據于“蒺藜”,失應兌爻,上六有草木之象也;九四困于“金車”,失助震爻,初六有金車之象也;九五困于“赤紱”,失與離坤,九二有赤紱之象也;上六困于“臲卼”,失與艮爻,艮有高危之象也。是故三陰苦于窮乏,變其柔暗以濟其困,其道主于悔也;三陽病乎富足,守其剛明以濟其困,其道主于貞也。學者深察乎此,則諳于處困之道也。
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