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說周易_兌卦

58.兌 ( ☱ 兌下 ☱ 兌上)

【經文】

兌:亨。利貞。

彖曰:兌,說也。剛中而柔外,說以利貞,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。說以先民,民忘其勞。說以犯難,民忘其死。說之大,民勸矣哉!

象曰:麗澤,兌。君子以朋友講習。

初九:和兌,吉。

象曰:和兌之吉,行未疑也。

九二:孚兌,吉,悔亡。

象曰:孚兌之吉,信志也。

六三:來兌,凶。

象曰:來兌之凶,位不當也。

九四:商兌未寧,介疾有喜。

象曰:九四之喜,有慶也。

九五:孚于剝,有厲。

象曰:孚于剝,位正當也。

上六:引兌。

象曰:上六引兌,未光也。

樂說兌卦

58.兌 ( ☱ 兌下 ☱ 兌上)

兌:亨,利貞。

“兌”,卦名。悅也。一陰進于二陽之上,喜悅之見于外也,故為悅。

兌為悅,一陰凌駕于二陽之上,陽得陰而悅。九二和九五皆為陽剛,上下卦的外爻均為陰柔,剛中而柔外,故“亨”通也。上卦為兌,兌為秋,故“利貞”。

兌序八,兌象巫,巫即祝,兩兌承乘,兌之字也。兌,秋也,收也,殺也;巽,風也,舞也,木也;離,槁也,黃也,葉也;秋風蕭殺,草木枯槁,風舞黃葉,秋者,兌之時也。巽象龍蛇,離主雀蛤,龍蛇伏焉,雀蛤化焉,澤者,兌之物也。剛誠于中,柔形于外,誠中形外,兌之體也。兩澤附麗,龜蛇伏焉,魚蝦游焉,民物康阜,德格庶類,光被四表,兌之用也。悅者,兌之德也。說者,金主言,兌之用也。

【觀象】:初四互睽 ䷥ ,物之合也,必自外而內;物之睽也,必自內而外。麗澤相親,悅乎內而發乎外也。二五互家人 ䷤ ,風助火勢,火借風威,相得益彰,是君子講習之用也。三上互大過 ䷛ ,獨立不懼,遁世无悶,君子之獨處也。寬以居之,仁以行之,君子之講習也。初五互中孚 ䷼ ,刑不厭輕,罰不患薄,四海之內无刑民,君子治民之德也。悅以先民,民忘其勞,君子使民之道也。二上互革 ䷰ ,變物者莫若金,化物者莫若火,金火鍛煉革乎外也。生物者莫若水,潤物者莫若澤,講學問道革乎心也。對體曰艮 ䷳ ,羊不獨行,君子法麗澤而講習,相儆而寡過者也。狗不群居,君子法兼山而靜思,慎獨而誠明者也。反體曰巽 ䷸ ,一陰入于兩陽之下,順也。一陰見于兩陽之上,悅也。順无不悅,悅无不順,順以立體,悅以行用,體用相即。

【玩辭】:亨通,利正固。剛中柔外,能說于物,物莫不以說與之,所以致亨也。非道求悅或生諂邪之咎,聖人所以存利貞之戒也。

《序卦傳》曰:“入而後說之,故受之以兌。兌者,說也。”入于法者得法喜,入于禪者得禪悅,入而後說之,此兌 ䷹ 所以次巽 ䷸ 也。

《雜卦傳》曰:“兌見而巽伏也。”一陰始生于二陽之上,陽主氣,陰主形,氣不見而形而察,是兌之見者。見者,現也。

兌 ䷹ ,九五主事,孚于剝,位正當也。

彖曰:兌,說也。剛中而柔外,說以利貞,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。說以先民,民忘其勞;說以犯難,民忘其死。說之大,民勸矣哉!

“說”,悅也。兌為悅。“剛中”指二與五,柔外指三與上。陽剛居中,中心誠實之象。陰柔在外,待人接物溫和之象。對外雖然柔悅,而內心卻誠實剛健,故“貞”正。因貞正,故“利”。五為天位,上六順從之,故說“順乎天”。三為人位,中爻巽,巽為應,二應乎三,故說“應乎人”。“說”,“悅”也。“先”,本意為“前進”,這里是“引導”、“領導”的意思。坎為民、為勞、為險難、為棺槨,故為“死”。中正之君用民眾喜悅的政策來引導和領導民眾,民眾就心悅誠服,為國君服務就忘記了勞苦。“犯”,至、到、奔赴也。統治者用悅民的政策使民眾奔赴危難,民眾不畏死亡而前往。坎為勸。“勸”,勉也,“奮勉”、“勤勉”的意思。“大”,廣大。“說之大”,悅民的政策的意義十分廣大,統治者把悅民的政策推行廣大,民眾都會勤勉而努力地工作著。

兌,正秋收物,民用備足,萬物之所悅也。「兌,說也」,據卦德釋卦名也。二五剛中,剛正者莫若天道,君子誠于中,所以順天道也。三上柔外,柔順者莫若人心,君子形于外,所以應人心也。柔而无剛者阿世,剛而无柔者忤物。无柔不能悅物,无剛不能利貞。「剛中而柔外,說以利貞,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」,據卦體、卦德釋卦辭也。茍說以先民,則使之任勞苦而不辭,赴患難而不畏,故謂「說以先民,民忘其勞;說以犯難,民忘其死。說之大,民勸矣哉」,盛贊說之妙用也。

象曰:麗澤,兌。君子以朋友講習。

“麗”,兩也,偶也。兌為澤。“麗澤”,指兩個兌澤相重。“兌”,悅也。兌錯艮,艮為君子。一陰在二陽之上,陰氣下沉陽氣上升,陰陽相遇,相互交感幫助,故為“朋友”。兌為口,為言說,故有“講習”之象。朋友之間相互交流學習,是一件喜悅的事情。

兩澤相連,互流互通,交相滋益,君子法之,朋友間講習,和而不流。子曰:“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說乎?”又曰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”君子以朋友講習,和樂之至也。講,兌之口也。習,巽之反復也。同門曰朋,同志曰友,朋友聚居,講習道義,相說之盛,莫過于此也。艮為門,巽為志,反對立體,正體行用。

初九:和兌,吉。

象曰:和兌之吉,行未疑也。

初九陽爻居陽位,處一卦之初,悅而下,故“和”。“兌”為口、為言說。和悅的態度與人交流說話,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,故“吉”也。

初與二敵應。本爻變為坎,坎為疑。由于“和悅”而獲得吉祥,其行為、行動未曾遭到懷疑。

和,和同,兌也。和兌,和而不流,樂而不淫。疑,巽也,兌反則不疑。

【觀象】:兌金主言,坎水主聽,金白水清,親如聽命,言行未見疑也。兌 ䷹ 之困 ䷮ ,未信之言,學以辨之,有疑之行,寬以居之,和而不流,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,困而不失其所,君子上學而下達,樂之矣。

【玩辭】:和同喜悅,吉祥。初九爻位皆剛,能居兌之卑,不比于柔,亦不應于上,是能和而不流、行而不疑者,所以吉也。陽剛則无阿世之嫌,處下則无功名之累,不應則无相引之私,是以吉而未見疑于人也。言夫和兌者也。

九二:孚兌,吉,悔亡。

象曰:孚兌之吉,信志也。

“孚”,信也。九二陽剛居中位,剛中為孚。因以誠信的態度說話和交流,故“吉”。“悔”,悔恨,小不幸。九二陽爻居陰位,位不當。上承六三陰柔,有遇上小人之象。九二有剛正之德,誠信充實,雖然遇上小不幸,定會消亡的。

剛中為信。中互巽,巽為志。“志”,心愿。“孚”信的交流而“吉”祥,是因為有真誠的心愿。

孚,信誠。志,意向,巽也。

【觀象】:兌以應之,震以動之,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,物感以動,隨之道也。无孚詭隨,則失兌道。兌 ䷹ 之隨 ䷐ 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明以問道,晦以思過,心不外求,意不外弛,是君子用孚兌也。

【玩辭】:令人心悅誠服,吉祥,憂悔消除。九二剛中,誠信內充,令人悅服,雖比六三小人,能不失其守,是以吉而悔亡矣。

六三:來兌,凶。

象曰:來兌之凶,位不當也。

六三為內卦之上爻,外曰往,內曰來。“來兌”,別人沒有要求你說話時就主動說話,討人厭惡。三多凶,位又不當,來得不正,故“凶”。

六三以陰爻居陽位,位不當。因位不當,故“凶”。

來,招徠,巽也。《論語·季氏》云:“故遠人不服,則修文德以來之。”

【觀象】:兌以說之,乾以君之,兌之乾,媚于上也。兌 ䷹ 之夬 ䷪ ,澤不可決,德不可居,決澤則不可漁,居德則不可王,來兌之凶,位不當而用不及也。

【玩辭】:來求其悅,凶。六三失位,近比九二,象猶陰柔小人,阿諛奉承,脅肩諂笑,无與而妄求,說非利貞,失道凶也。位不當者,德不配位,以心捐道也。

九四:商兌未寧,介疾有喜。

象曰:九四之喜,有慶也。

“商”,商討也。兌為口,為言,語言交流,故有“商”討之象;中爻巽,巽為不果,商討沒有結果。商討沒有結果,故“未寧”也。上六與九五比應,九五為君,為公;下比于三為普通百姓,故有商討“未寧”之象。“介”,《帛書易》作“疥”。“疥”,疥瘡之類的小毛病,用以比喻小小的不幸。本爻變為坎,坎為疾。與三比應,六三爻變為乾,乾為喜。小小的疥疾痊愈了,故有“有喜”之象。上有明君的保護,下有百姓的支持,因而“有喜”慶。

乾陽為慶。九四下比六三為有應,三、四皆為人位,協調比應,故“有慶也”。

商,斟酌,巽也。不果,巽也。介,分限,離之介蟲也。疾,象指坎,爻指六三。

【觀象】:兌主口,坎類酒,把酒言歡,介疾有喜,吉相慶也。兌 ䷹ 之節 ䷻ ,甘之若苦,說而能節,其唯君子乎?安節之亨,道猶行也。

【玩辭】:商討未定,隔除小人,喜福及于物,天下慶也。九四陽剛,本可決也,然失位比三,為私所累,故不能決。茍能介然守正,則疾惡柔邪不能害也。近君之臣,能遠小人,則君側自清,天下自寧,非獨善其身,誠天下之慶也。未寧,行有疑也。介疾,遠小人也。子曰:“里仁為美,擇不處仁,焉得知?”是介疾之謂也。

九五:孚于剝,有厲。

象曰:孚于剝,位正當也。

“孚”,信也。“剝”通駁,辯解。兌為口、為言,有辯解之象。上六為陰,陰為小人,九五接近上六之小人。如果誠信于上六小人之辯駁,就有可能危“厲’。兌為毀折、為滅,故“有厲”也。

“剝”,割裂也。九五為中位,為誠信之位。陽爻居中,剛健而中,故“正”。陽爻居陽位,故為當位。所居之位“正”而“當”,就能真誠地與小人之道割裂開來,危險就自然不存在了。

剝,落也。巽曰隕落,兌曰附決。上六處兌之極,能妄說以剝陽者也。厲,危險,親小人故也。

【觀象】:感說而動,君子道也。求說而動,小人道也。君子衛道,小人不能害也。小人捐道,君子亦可化也。是故危不危者存乎事,凶不凶者應乎人,禍福无門,唯人自招。兌 ䷹ 之歸妹 ䷵ ,不寧方伯,被發左衽,是國之剝也。帝乙歸妹,以懷諸侯,以化遠人,是孚于剝也。

【玩辭】:取信于小人,危險。九五居尊,近比上六,擬之人事,則有君王親小人,禍亂朝綱之險。親賢臣,遠小人,此先漢所以興隆也。親小人,遠賢臣,此後漢所以傾頹也。然則九五居中履正,能盡兌道之善者,雖有厲而未應凶矣。

上六:引兌。

象曰:上六引兌,未光也。

兌錯艮,艮為手,故有“引”之象。“引”,引伸,引而申之,把喜悅引申而擴大。上六為悅之極,故用“引兌”。沒有說吉凶,是因為九五已經有危厲之戒。九五都有危厲,上六就更不用說了。上六與九五比應,借引九五之光,以擴大引申喜悅。

兌為暗昧,故“未光也”。“光”,廣也。雖有引申喜悅之愿,然而處于不利的地位,不可能發揚廣大也。

引,吸引,兌也。光,廣也。未光,西方是日落之所,兌為昧也。

【觀象】:時有否泰,用有行藏,盈虛消息,天之道也。君子以夬 ䷪ 決小人,終見无號之凶;小人以剝 ䷖ 去君子,終生剝廬之患。是故君子之有為也,必慎其終。兌 ䷹ 之履 ䷉ ,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,能視履考祥,則說而有終矣。

【玩辭】:接引求說。六、五相引成勢,有朋黨之嫌,其道未廣也。使人唯賢則善,任人唯親則惡,吉凶在道,茍非其人,道不虛行。來兌,物感我而來。引兌,物引我而去。君子來而勿受,引而勿去。

【總論】:兌之為卦,剛中立體,柔外行用,本乎時也。六爻之用,陽剛得吉,陰柔致凶,應乎位也。是以初九「和兌」未疑,九二「孚兌」信志,六三「來兌」失位,九四「商兌」有喜,九五「孚于剝」有厲,上六「引兌」未光。卦者,時也;爻者,適時之變也。是故卦有卦德,爻有爻才,卦之用未必爻之用,六爻相雜,唯其時物也。
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