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. ䷃ 蒙( ☵ 坎下 ☶ 艮上)
【經文】
蒙:亨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初筮告,再三瀆,瀆則不告。利貞。
彖曰:蒙,山下有險,險而止,蒙。蒙亨,以亨行,時中也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,志應也。初筮告,以剛中也。再三瀆,瀆則不告,瀆蒙也。蒙以養正,聖功也。
象曰:山下出泉,蒙。君子以果行育德。
初六:發蒙,利用刑人,用說桎梏,以往吝。
象曰:利用刑人,以正法也。
九二:包蒙,吉。納婦,吉。子克家。
象曰:子克家,剛柔節也。
六三:勿用取女,見金夫,不有躬。无攸利。
象曰:勿用取女,行不順也。
六四:困蒙,吝。
象曰:困蒙之吝,獨遠實也。
六五:童蒙,吉。
象曰:童蒙之吉,順以巽也。
上九:擊蒙,不利為寇,利御寇。
象曰:利用御寇,上下順也。
樂說蒙卦
04. ䷃ 蒙( ☵ 坎下 ☶ 艮上)
蒙:亨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初筮告,再三瀆,瀆則不告。利貞。
蒙,卦名。䷃ ,卦象。與屯卦相綜。“蒙”,暗昧,不明也。蒙,物之稚也。幼稚之童不明事理,故為“不明”也。九二與六五相應,故“亨”。若在蒙稚之時,加以啟發,雖蒙昧必亨通,故“蒙亨”。下卦坎 ☵ 為中男,九二為陽。“我”指九二。上卦艮 ☶ 為少男,“蒙童”之象。蒙之象,坎暗坤迷,所以昧也;坤眾坎雲,所以蔽也;水險山阻,故有障也。山高水長,故相隔也。是故蒙者,昧也,敝也,有障也,相隔也。
蒙 ䷃ 之上五互及下旋互皆為離 ☲ ,為光、明、眼、見,曰“亨”。天性本善。
初六童蒙上承九二啟蒙師,曰“匪 [非] 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”。坎 ☵ 為耳,震 ☳ 為動。震聾發聵,曰“初筮告”。
九二啟蒙師陽爻居陰位,剛中履柔、內柔外剛、剛柔並濟,曰“我”。良師也。
六三童蒙下乘九二啟蒙師,曰“再三瀆”。六三與上九有應,上卦艮 ☶ 止,曰“瀆則不告”。震 ☳ 與艮 ☶ 綜反。故說“瀆”。“瀆”,不敬之意。艮為止,故有“不告”之象。
山水蒙 ䷃ 為山下泉水,天上雨水經艮 ☶ 山坤 ☷ 土大自然之過濾,而乾乾淨淨、清清涼涼。下卦坎 ☵ 水,潤下也。水向下流動,初爻動為兌 ☱ 。曰“利貞”。
上卦艮 ☶ 山象老師,下卦坎 ☵ 水象學生。以下求上,曰“匪 [非] 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”。
上卦艮 ☶ 止,下卦坎 ☵ 險,有陷險而止之象。又有山下出水、山止水流之象。
蒙,從「艸」「冖」、「一」、「豕」。「艸」者昧也,取象震 ☳ 之草;「冖」者蓋也,取象艮 ☶ 之家;「一」者土也,取象坤 ☷ 為地;「豕」者豬也,取象坎 ☵ 之豕。眾三人。是故萬物初生,天地洪荒,宇宙渾淪,是謂之蒙 ䷃ 也;山下出泉,水氣蒸發,雲霧彌漫,掩不見山,是謂之蒙也;民生之初,心智未開,識神昏昧,是謂之蒙也。自然人事,應作如是觀也。
【觀象】:蒙 ䷃ 之象,坎 ☵ 暗坤 ☷ 迷,所以昧也;坤眾坎雲,所以蔽也;水險山阻,故有障也。山高水長,故相隔也。是故蒙者,昧也,敝也,有障也,相隔也。初五互《師 ䷆》,傳道授業,開覺茫蠢,正其禮教,蒙之道也;二上互《頤 ䷚》,保其赤子之心,養其浩然之氣,啟其聰明,蒙之用也;三上互《剝 ䷖》,為道日損,去其人欲,得見天理,蒙之法也;二五互《復 ䷗》,山下出泉,不遠之復,從容中道,蒙之時也;初四互《解 ䷧》,去其小惡,赦過宥罪,用脫桎梏,蒙之功也。
【玩辭】:蒙,亨通。非我求教于童蒙,是童蒙求學于我。初次問道,則答其疑;再三求解是褻瀆蒙學之道,則不再解惑。宜培養學生之正氣。二五居中,桴鼓相應,則其道「亨」也。觀之以爻,則我指九二之剛,童蒙指六五之柔。觀之以卦,則震象導師,艮象學童。六五居艮體,艮為求,九二居震體,震為舍,故曰「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」。坎象初問,震以答之,坤象再三問,艮以止之,故曰「初筮告,再三瀆,瀆則不告」。神者不可瀆,猶師者不可狎,狎則不誠,瀆則害信,誠信之差,神不降臨。辭借問神之誠,譬喻尊師之道也。蒙學之道貴在頤養正氣,故曰「利貞」。我,取象艮,求,取象艮。筮,取象坎。瀆,取象坎,坎有溝瀆之象,借指褻瀆之義。或問:聖人與《蒙》卦發卜筮之道者何也?對曰:艮為止,不易也,坎為水,變易也,彖變若一,易之道也。二至五,正反艮,兩手合,正反震,上下動,一陰下,錢落地,象搖卦也。中宮數五,坤數十,艮象手,震類草,手執五十策,一陰在手外,虛一不用,象揲蓍也。正反艮象龜甲,互坤為十朋,一陰象卜兆,象灼龜也。搖卦、揲蓍、灼龜,皆易之用也。外不動如山,至誠之象也。內趨變若水,感通之象也。精誠所至,感而遂通,易之神也。
《序卦傳》曰:“物生必蒙,故受之以蒙。”天地相遇,萬物化生,初生必蒙,幼稚需養。屯進蒙退,往復屈伸,勢成循環,氣之自然,理之自昭,物之自化,易之自序。
《雜卦傳》曰:“蒙雜而著。”蒺藜叢生地中,雲霧彌漫山下,昏昧遮蔽聰明,皆謂「雜」也。蒺藜不掩地之厚,雲霧不蔽山之高,昏昧不隱人之明,是「雜而著」也。
《蒙 ䷃》,六五主事之體,九二成象之用,新君虛其心,重臣盡其心,君臣志應,蒙道乃亨。
彖曰:蒙,山下有險,險而止,蒙。蒙亨,以亨行時中也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,志應也。初筮告,以剛中也。再三瀆,瀆則不告,瀆蒙也。蒙以養正,聖功也。
上卦艮 ☶ 為山、為止;下卦坎 ☵ ,險也。險被山止,止則不通,蒙昧之象也。艮 ☶ 為時。九二處下卦之中位,若把握好時機而啟蒙,則必“亨”通,所以雖蒙則必開啟智慧而通。坎 ☵ 為智、為志。“志應”,指二五陰陽相應互求,用以解釋“匪我求蒙童,蒙童求我”,“我”與“蒙童”相應也。“剛中”,指九二陽爻居中位,為內卦之主,象徵蒙師剛健有力,初筮必告。三與上應,又以陰柔下乘剛之上,極為不敬,表示心志不相應,曰“再三瀆,瀆則不告”,“瀆蒙”。蒙又能養正,保持其純正之德,是致聖之功。
坎性險,艮情止,貞坎悔艮,故曰「蒙,山下有險,險而止,蒙」。據卦德解卦名也,先立山之體,後行險止之用。九二居坎通之中,又值震動之主,通則亨,動則行,故曰「蒙亨,以亨行時中也」,據卦體釋「亨」者也。九二之師,六五之童,陰陽相應,心志相通,故曰「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,志應也」。坎為筮,震為告,九二居中,故曰「初筮告,以剛中也」。坤為再三,坎為瀆,艮為止,褻瀆蒙學之道,則不告,故曰「再三瀆,瀆則不告,瀆蒙也」。教者之道正,而求者之應亦正,蒙學之道貴在頤養正氣,行道正則事功成,故曰「蒙以養正,聖功也」,所以釋「利貞」者也。
象曰:山下出泉,蒙。君子以果行育德。
艮 ☶ 為山,震 ☳ 為出,坎 ☵ 為水、為泉,“山下出泉”之象。“蒙”,水被山掩蓋住。艮為君子、為果;震為行、為仁;坤 ☷ 為育、為德。君子觀此卦象,要以果決的行動來培育自己的品德,就象涓涓之泉水,育養自己的德行,最終能匯流而成大川大河,成就功業。
觀《蒙》之象,君子果決其行,養育其德。泉之始出,潔凈清澈,不染雜塵,猶童稚之性,自具天良,純真不雜,蒙而求知,惑而求辨,養正宜及時也,故名之曰《蒙》也。觀其出而未能通行,則以果決其所行,觀其始出而未有所向,則以養育其明德。果行以求明,育德以求用,明則不昧,用則全生,是「果行育德」也。巽為猶疑,震對巽,為果行;震為娠,孕育之象;震為足,為大涂,行道之象。得于心曰德,見于事曰行。《象》言「育德」,《彖》言「養正」,相互闡明,詮釋利貞。利貞者,德行之基也。
【樂說園密傳心法】
易經64卦取“非覆即變”之對卦為順序,易經一共有32對卦,由于“萬物負陰而抱陽”,就像一個家庭的最基本單元是夫妻二人,易經一共有32個家庭。乾坤為首家,屯蒙為第二家。屯卦和蒙卦是反覆的關系(綜卦),屯卦反過來就是蒙卦。
在64卦排列中,每兩卦為一組,其後卦基本都是前卦的綜卦(如屯蒙、需訟、師比等),碰到其綜卦與本卦一樣時,即變為錯卦(如乾坤、頤大過、坎離、中孚小過)。又稱“非綜即錯”綜卦又叫覆卦,錯綜複雜這個成語即來源于此。學易要把綜卦和錯卦放在一起互參。
屯卦“元亨利貞”四德全備,而蒙卦只有“亨利貞”。由于屯卦為雲雷屯,黑雲密布電掣雷鳴,為天候;而蒙卦為山水蒙,山下出水,為地質,已經進入後天發展階段,所以沒有“元”只有“亨利貞”。進而推天地之道以明人道。達到天地人合一。
“童蒙”原指兒童心智處于蒙稚狀態,泛指所有尚未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人。易經乃先知先覺,眾生是未知未覺。學易就是為了啟發大智慧,覺悟人生的真相。
初六:發蒙,利用刑人,用說桎梏,以往吝。
“發”,啟也。“發蒙”,啟發教育蒙稚之童。“刑”,法也,與型通。“利用刑人”,是說對蒙童的教育,利于樹立一個模型(模範)。“說”,“脫”也。坎 ☵ 為桎梏,互震 ☳ 為足,艮 ☶ 為手,有“用說桎梏”之象。“用說桎梏”,用以脫離刑具加身。就是說對蒙童的教育,要樹立起一個典範,使之有所效法,成為懂得法律的人,這樣就可以免于犯罪,不受到刑法的懲罰。初六與六四敵應,故“往吝”。如果蒙稚不認真接受啟蒙,急于前往必定會遇到困難。
蒙 ䷃ 初六童蒙上承九二啟蒙師,曰“發蒙”。啟發童蒙。
初爻動為兌 ☱ ,曰“利”。下卦坎 ☵ 象手鐐腳銬,曰“用刑人”。
初爻動為兌 ☱ 為說、為脫,下卦坎 ☵ 為桎梏,曰“用說 [脫] 桎梏”。
初六與六四相敵不相應(敵應),所以不宜前往。上卦艮 ☶ 山止於前,曰“以往吝”。
【觀象】:發,啟也,取象震 ☳ 之開辟。觀蒙 ䷃ 之體,一陰之上出大離,陰 ⚋ 象无,離 ☲ 主明,无明之象,故名之曰蒙 ䷃ 也。震 ☳ 用辟,坎 ☵ 類智,艮 ☶ 功止,坤 ☷ 象迷,啟其聰明,止其迷惑,是「發蒙」象也。震 ☳ 性動,艮 ☶ 象手,坎 ☵ 主通,初四互《解 ䷧》,動手令通,亦「發蒙」象也。刑,型也,塑造義,取象坎 ☵ 之矯輮。曲木令直,謂之矯;直木令曲,謂之輮。故矯輮有定型之義。震為初生,坎象赤心之木,艮類火、性止,初生之木,用火焙烤,以定其曲直之型,以保其赤子之心,既發因材施教之旨,又明山下出泉之象,復申及時教化之誡。刑之本義是“去其欲,全其生”,猶「用說桎梏」也。艮震同體,如影隨形,震先行而艮效仿,是「利用刑人」象也。說,擺脫,取象艮之止。桎梏,刑具,在足謂桎,在手謂梏,取象坎之枷鎖,有束縛義。坎之象,半震半艮,震象足,艮類手,手腳陷于坎險,是「桎梏」象也。為防止犯人逃跑,古代監獄周圍種滿蒺藜,坎象蒺藜,故指代監獄、刑具。蒺藜有刺,坎為赤心,又為歸實,故坎象治人者原心,不失其赤實,此亦聖人用刑之真心也。艮為止,止其險,是「用說桎梏」象也。觀蒙之象,艮性執,又象我,坎類法,執于法我,是名之曰蒙也。艮為執,其性愚,震辟艮,破其二執,去其癡愚,自在身心,亦「用說桎梏」象也。初六動,坎之兌,坎為桎梏,兌為脫,亦可見「用說桎梏」之象也。
【玩辭】:開啟蒙昧,躬行教化,去其束縛,若縱之以往,則蒙學之道吝矣。初六陰柔失正,居六爻之下,陷坎險之深,如入幽暗之地,不見明光,蒙之甚也,故師必發之。為師之道,莫過身教,發蒙之旨,莫若正法。初四无應,縱之以往,必至困窮矣。初六「發蒙」,開覺茫蠢,蒙學之旨也。「利用刑人」,躬行身教,發蒙之法也。「用說桎梏」,自在身心,發蒙之功也。「以往吝」者,絕學失道,縱蒙之戒也。
象曰:利用刑人,以正法也。
坎 ☵ 為法律,震 ☳ 為行動。依法行動,“正法”,以法為正。
以身作則,言行合于法式。初六變,蒙 ䷃ 之節 ䷻ ,象曰「制數度」,亦「正法」義也。法,法度、法式,取象坎之平。坎巽皆象法度,巽 ☴ 為繩直,引申為繩墨,重規矩義。坎 ☵ 為水,引申為平準,重公平義。
九二:包蒙吉,納婦吉,子克家。
坤 ☷ 為包,故有“包蒙”之象。九二處于初、三、四、五眾陰的包圍之中,象徵蒙師周圍有眾多的弟子,正好實施教誨,故“吉”。坤 ☷ 為婦,故有“納婦”之象。六五來應九二,故“吉”也。“克”,能也。震 ☳ 為長子,艮 ☶ 為家,九二往應之,故說“子克家”,說明長子能治理好家事。
蒙 ䷃ 九二啟蒙師陽爻居陰位,剛中履柔、內柔外剛、剛柔並濟,又與六五相應,為蒙卦之主爻,自然有包容蒙昧之德。曰“包蒙吉”。
九二陽爻居陰位為陽抱 [包] 陰,相抱相親、相濟相成,上下相應,爻動為坤 ☷ 婦,三四五互為坤 ☷ ,曰“納婦吉”。
上爻為宗廟,五爻為天子,四爻為諸侯,三爻為三公,二爻為大夫,初爻為元士。諸侯的封地稱為國,大夫的采邑稱為家。九二為下卦坎 ☵ 中男,互卦震 ☳ 長男,為全卦之主,與六五相應,曰“子克家”。克承家業。
【觀象】:坎 ☵ 性暗,坤 ☷ 象布,艮 ☶ 為手,下坎互坤上艮,是「包蒙」象也。九二動,坎之坤,水地親比 ䷇ ,坎 ☵ 類婚嫁,是「納婦」象也。震 ☳ 為子,艮 ☶ 為家,震承艮,是「子克家」也。
【玩辭】:包容蒙昧吉,取妻吉,子能治家。九二為蒙卦主,包容群陰,故曰「包蒙」,包眾蒙而為之主也。以陽受陰,領袖群蒙,故曰「納婦」,受眾陰而為之歸也。居下位而能任上事,猶子之能治其家,故曰「子克家」,以應五而言也。剛明居中,二五相應,是以「吉」也。克,勝任,取象艮之肩。
象曰:子克家,剛柔接也。
“接”,交接也。九二為陽、為剛,六五為陰、為柔,九二與六五相應接,故說“剛柔接也”。
子能治家,取二五剛柔交合之象。二五陰陽相應,乾辟坤,剛柔交,而生坎體,故曰「剛柔接」也。接:交合,取象二五相應。
六三:勿用取女,見金夫,不有躬,无攸利。
“取”,娶也。互坤 ☷ 為女。“金夫”,美男子。艮 ☶ 為金、為夫,故說“金夫”。六三與上艮金夫相應,故有“見金夫”之象。坤 ☷ 為躬。震 ☳ 為行、為急躁。六三之女不顧六四、六五的阻撓,急欲向上去見美男子,故說“不有躬”。六三不正不中,又以陰柔乘九二之陽剛,象徵行為不正之女子,不懂得禮法,不用娶她,取之則不利。
蒙 ䷃ 六三陰爻居陽位為陰抱陽,又與遠親九六有應,曰“見金夫,不有躬”。
六三爻動下卦變為巽 ☴ 風、長女、進退,互為兌 ☱ 悅、少女、五行屬金,為利。下乘九二,即霸凌近鄰九二,已失坎 ☵ 貞,曰“勿用取女,无攸利”。
【觀象】:金,美也,取象艮之金。艮乾同居西北,轉乾注艮,故為金也。夫,取象坎,乾辟坤也。九二居中,上應六五,下乘初六,眾蒙歸往,事君承家,集眾好于一身,是「金夫」象也。躬,身也,取象艮之背。六三居艮失位,遠應上九艮體,遇四五為滯,是「不有躬」之象也。六三動,坎之巽,坎為失,巽為利,是「无攸利」也;爻曰「井渫不食」,是「勿用取女」也。六三變,蒙 ䷄ 之蠱 ䷑ ,女惑男,行不順,亦「勿用取女」也。
【玩辭】:不可娶妻,見金夫而失其身,无所利。六三陰柔,不中不正,女之妄動者也。正應居上,不能遠從,近見九二為眾蒙所歸向,時盛位尊,遂舍其正應而從之,故曰「見金夫,不有躬」。見金夫而求之,于行不順,故曰「勿用取女」。陰陽相應,男女之義也。正行待命,女體之禮也。「見金夫,不有躬」,則失其義禮,故斷「无攸利」。人致蒙者多端,故亨蒙非一術。有不被教育而蒙者,初是也。有不能問學而蒙者,四是也,有性質未開而蒙者,五是也。如三則自我致蒙,聖人戒之曰「勿用取女」。或發之,或擊之,教亦多術,勿取非絕之,不屑之教也。
【樂說園密傳心法】
首曰勿用,再曰不有。可知勿與不取意不同。此處明明矣。
天下第一爻潛龍勿用。可知勿用之用的艱難。易曰利居貞。
天道之序元亨利貞;人道之序利貞元亨。明明德而止至善。
【樂說園密中密】
蒙 ䷃ 六三陰爻居陽位,位不當時不宜,本該爻變以為用,即有用之用。但爻辭卻曰“勿用”,何故?
若是六三爻動,蒙 ䷃ 變為蠱 ䷑ ,蒙昧變為蠱惑,互卦復 ䷗ 變為歸妹 ䷵ ,坤 ☷ 身已失變為震 ☳ 。下卦坎 ☵ 貞已失變為巽 ☴ 入,進退不已。故曰“勿用取女”。三爻勿動仍取陰爻為用,曰“勿用取女”。警戒六三爻靜守貞 ☵ 信,以達三四五互為坤 ☷ 純陰之貞。若能如此,則能化无攸利為无不利
象曰:勿用取女,行不順也。
震 ☳ 為行,坤 ☷ 為順,艮 ☶ 為不,故有“行不順”之象。
觀之以象,則震為行,坤為順,艮為山,坎為水,前行遇艮阻,後退有坎險,故曰「行不順也」。觀之以道,則六三棄正應,而就金夫,有違婦道,其行偏僻,故曰「行不順也」。
六四:困蒙,吝。
六四无應與,處眾陰包圍中,又為六三所隔,遠離九二之蒙師,不能接受蒙師的教育,故有“困蒙”之象。因為不能接受蒙師的啟蒙,故“吝”也。
蒙 ䷃ 三四五互為坤 ☷ ,六四困於群陰之中,无比又无應,曰“困蒙”。困在蒙昧、蒙蔽之中。
與九二、上九不接,曰“吝”。无師之教,不脫於蒙,斯為吝也。
【觀象】:困,取二五大離之象。兩陽困坤陰,有囚禁之象,震為行,艮為止,行止皆困,是「困蒙」之象,而羞吝之占也。六四動,艮之離,艮為誠,離為明,自誠而明,天性使然,猶可教也。子曰:“仁乎遠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!”六四无實,遠賢生蒙,困而學之,師而治之,則自明而誠亦可致也。六四變,蒙 ䷃ 之未濟 ䷿ ,小狐濡尾,知不達而失其實,亦困蒙遠賢之吝也。
【玩辭】:困于昏蒙,吝于道也。六四離陽无情,遠實无明,亦以窮矣,故曰「困蒙」。如能困而學之,求剛明之德而親授之,則可脫其困,而免其吝矣。
象曰:困蒙之吝,獨遠實也。
陽為“實”。六三、六五都臨近于陽,唯獨六四遠離于陽,故有“獨遠實”之象。
困蒙之吝,是因為獨遠賢人。陽實,陰虛,陽篤,陰疑,陽饒,陰乏,此易之通例也。初與三比二之陽,五比上之陽,初三五皆陽位,而三五又皆與陽應,唯六四所比所應所居皆陰,故曰「獨遠實也」。六四遠實,離賢人之域,故吝于道也。六四遠實,不見君子,故困于道也。
六五:童蒙,吉。
艮 ☶ 為少男,故有“童蒙”之象。六五雖然位不正,但居中,故“吉”。
六五童蒙上承上九尊師(上師),且得中,又與九二啟蒙師有應,曰“吉”。
【觀象】:童,取象艮。六五動,艮之巽,艮少也,巽年也,艮止也,巽命也,止于順,聽于命,少年順聽,「童蒙」之象也。巽為散,為寡髮,古人未行冠禮前,頭髮任其自然下垂稱為髫,亦有「童蒙」之象也。
【玩辭】:童稚之蒙,吉。六五居于尊位,而能存柔中之性,生真純之心,行不二之志,順以聽命,童子未發而資于人者也,是「童蒙」之象也。六五居中位尊,承上九之碩果,應九二之良師,其占「吉」也。
象曰:童蒙之吉,順以巽也。
“順”,順從。“巽”,謙遜也。六五上順承上九之陽剛,故為“順”。六五為尊位,下謙遜于九二,故為“巽”。“童蒙之吉”,上順從于上九,下遜和于九二之陽,故說“順之以巽”。
互坤 ☷ 為順,六五動變為巽 ☴ ,曰“順之以巽”。
陰承陽,陰應陽,謂之順,易之通例也。六五降志下求,應比皆順,故曰「順以巽也」。巽,通遜,卑順也,取象艮之巽。
上九:擊蒙,不利為寇,利御寇。
艮 ☶ 為手,故為“擊”。“擊”,治也。上九象徵高居在上的蒙師,用強制的治蒙手段,故說“擊蒙”。九二是下位的蒙師,治蒙的方法比較溫和,故曰“包蒙”。上九與六三相應,坎 ☵ 為寇。上九為上卦之極,有道窮之象,故說“不利為寇”。艮 ☶ 為堅守,下有坤 ☷ (眾人)的幫助,故說“利御寇”。
上九尊師陽爻居陰位,內柔外剛以解蒙釋惑,上卦艮 ☶ 為手,用以打擊蒙昧。曰“擊蒙”。擊破蒙昧、擊破蒙蔽。
下卦坎 ☵ 為盜,為寇。有如盜匪來寇,必有一擊。故曰“不利為寇”。上九與六三相應,上卦艮 ☶ 山止於前,所以適宜抵禦盜寇。 曰“利禦寇”。蒙 ䷃ 上九爻變為師 ䷆ ,曰“利禦寇”。
【觀象】:擊,取象二五正反震。艮為手,震反艮,兩手相搏,是「擊蒙」之象。寇,取象坎之盜。御,取象艮之止。坎為寇,艮為止,止其寇,是「不利為寇,利御寇」之象。上九動,艮之坤,參伍剝 ䷖ ,三上互剝,五陰不寧,爻曰「小人剝廬」,故「擊蒙」以治之矣。上九變,蒙 ䷃ 之師 ䷆ ,安民厚下,討逆罰罪,故曰「不利為寇,利御寇」也。
【玩辭】:打擊昏蒙,不可太過,只宜去其頑劣,守其純真。蒙卦初上兩爻皆發治蒙之道,初六陰柔,其于蒙也,乃發之,治之以寬者也。上九極剛,其于蒙也,乃擊之,治之以猛者也。取必太過,攻治太深,反而為害,宜去其頑劣,全其真純,故戒「不利為寇,利御寇」者也。過猶不及,凡事皆然,不唯治蒙也。
象曰:利用御寇,上下順也。
坤 ☷ 為順,為民。下眾陰順從于上九之陽,故“上下順也”,猶如眾民順從于君子,上下的思想順應和諧。
六四妄動之女,失身金夫,九二德厚被廣,不能包之,亦不能發之,唯上九擊之,三上相應,故曰「上下順也」,陰陽相應為順者也。
【總論】:蒙卦以三四五爻為蒙,九二為師。六三蒙于心,而逆于行;六四蒙于位,而困于學;六五蒙于時,而應于師;九二正位凝命,包蒙為師;初六發蒙,張揚其善,師道之慈也;上九擊蒙,抑制其惡,師道之嚴也。寬而不畏者,發蒙也。嚴而見愛者,擊蒙也。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