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說周易_鼎卦

50.鼎 ( ☴ 巽下 ☲ 離上)

【經文】

鼎:元吉,亨。

彖曰:鼎,象也。以木巽火,亨飪也。聖人亨以享上帝,而大亨以養聖賢。巽而耳目聰明,柔進而上行,得中而應乎剛,是以元亨。

象曰:木上有火,鼎。君子以正位凝命。

初六:鼎顛趾,利出否。得妾以其子,无咎。

象曰:鼎顛趾,未悖也。利出否,以從貴也。

九二:鼎有實,我仇有疾,不我能即,吉。

象曰:鼎有實,慎所之也。我仇有疾,終无尤也。

九三:鼎耳革,其行塞,雉膏不食,方雨,虧悔,終吉。

象曰:鼎耳革,失其義也。

九四: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

象曰:覆公餗,信如何也。

六五:鼎黃耳金鉉,利貞。

象曰:鼎黃耳,中以為實也。

上九:鼎玉鉉,大吉,无不利。

象曰:玉鉉在上,剛柔節也。

樂說鼎卦

50.鼎 ( ☴ 巽下 ☲ 離上)

鼎:元吉,亨。

鼎,卦名。烹飪之器。其卦巽下離上,下陰為足,二、三、四陽為腹,五陰為耳,上陽為鉉,鼎之象也。又以巽木入離火而致烹飪,鼎之用也。

鼎,下巽上離,象徵烹飪之器。此以卦形之象釋卦名。鼎卦的下陰爻為鼎的足,二、三、四三陽爻為鼎之腹,第五陰爻為鼎之耳,上陽爻為鼎之鉉。鼎有生的食物烹飪而成為熟的作用,熟食對于生食是一種新的東西,所以鼎有取新的意義,“元”,指上九,下與六五比應,故大“吉”大利而又“亨”通。

離目也,巽片也,兌反巽,則爿也,離乘巽兌,鼎之字也。坎三也,震足也,坤二也,坎耳也,屯 ䷂ 三足兩耳,鼎之象也。鼎者,國之重器,象王權也。巽木也,離火也,兌水也,鼎 ䷱ 析木以炊,鼎之用也。鼎者,烹煮之具,主養育也。鼎者,帝王之器也。雉者,耿介之鳥也。雉雊鼎耳,王者得賢人、王化被左衽之應也。是故,禮器,貴重,安靜,國家,天命,王權,帝王,重臣,顯赫,盛大,變革,取新,折足,插足,皆廣義之鼎也。

【觀象】:初四互姤 ䷫ ,蕤賓之卦,陽氣導陰,使繼養物,鼎之用也。二五互夬 ䷪ ,姑洗之律,萬物去故就其新,莫不鮮明也。三上互睽 ䷥ ,禹帝鑄鼎,九洲一統,四海升平,然則夏啟亦與有扈戰于甘,假弧矢之利,以威天下。初五互大過 ䷛ ,大過顛也,吐故納新,顛鼎趾出否惡之物,亦不悖其烹飪養人道也。二上互大有 ䷍ ,大有之世,美善庶物,順天休命;鼎盛之時,安養群生,正位凝命。反體曰革 ䷰ ,火鍛金曰革,木巽火曰鼎,逆克去故,順生取新,順逆生克之間,有仁義存焉。火无常勢,能化物而不為物化,聖人莫不貴之。對體曰屯 ䷂ ,坎三也,震足也,坎耳也,坤兩也,三足兩耳,鼎之體也。巽木也,離火也,兌水也,火水烹飪,鼎之用也。卦象相對,互為體用。

【玩辭】:大吉,亨通。離火也,巽木也,以木巽火,木火通明,燭照四方,光被天下,乃大善之吉也。柔居君位,剛任臣事,在上者能虛己待下,處下者能剛明事上,君臣際會,上下通志,道德玄同,其道亨也。《井》言養,而《鼎》亦言養,然則井居邑里之間,八家共汲,養民之用也。鼎處廟堂之上,享帝燕賓,養賢之用也。鑄鼎養賢,君上之德也。鑿井養民,聖賢之政也。是故井養鼎養,皆古聖人正德、利用、厚生之事業,誠王道之始也。

《序卦傳》曰:“革物者莫若鼎,故受之以鼎。”革曰去故,鼎曰取新,革去故舊,而後萬物新成,此鼎 ䷱ 所以次革 ䷰ 也。

《雜卦傳》曰:“鼎,取新也。”鼎,吐故納新,亦常自新也。

鼎 ䷱ ,六五主事,鼎黃耳,中以為實也。

彖曰:鼎,象也。以木巽火,亨飪也。聖人亨,以享上帝,而大亨以養聖賢。巽而耳目聰明,柔進而上行,得中而應乎剛,是以元亨。

“象”,卦形之象。“鼎,象也”,是說鼎卦是以卦形之象來命名的。鼎卦之下卦巽為木。“巽”,順也。上卦離為火。“亨”即烹也。下上二卦,猶如以木順從火,就象生火烹煮食物一樣。乾為聖人,兌為耳,離為目。聖人烹飪食物來祭祀上帝,大量烹飪食物來供養聖賢。離為明。烹飪以養賢,謙遜而接受賢人的輔佐,就能使之耳目聰明而不閉塞。“柔進”指初六前進。“得中”,指六五,初六上行至六五“得中”,下又應九二之陽剛。國君以柔順之德居中正之尊位,任用在下面的陽剛的賢者,所以“元吉,亨”,大吉而“亨”通。

初六象足,三四五似腹,六五類耳,上九主弦,全鼎之體也。聖人遠取諸物,觀物為象,謂之「鼎,象也」,據卦體釋卦名。鼎之為卦,取器之象也。鼎之為器,法卦之體也。象者,器也,重器也,禮器也。離火也,巽木也,乾金也,兌水也,木入火中,熔金成水,鑄鼎之象也,鑊水納亨,亦烹飪之事也,謂之「以木巽火,亨飪也」,據卦象釋卦名。巽,入也。亨,煮物,古通“烹”。祭祀天帝,牛用繭栗,以誠其誠;任養吉士,禮用太牢,以賢其賢,謂之「聖人亨,以享上帝,而大亨以養聖賢」,推鼎之道,極鼎之用,所以明卦義之所主也。純離為牛,兌象豬羊,皆大牲也。巽賓敬,離目明,兌耳聰,柔進五位,居中應剛,君上聰明以養賢,臣下賢德以任事,道必大亨,謂之「巽而耳目聰明,柔進而上行,得中而應乎剛,是以元亨」,據卦象、卦德、卦體釋“元亨”。陰柔之物,靜而歸根是其分也。及其履居尊位,則“柔進而上行”也。

象曰:木上有火,鼎。君子以正位凝命。

鼎卦之下卦巽為木,上卦離為火,有“木上有火”之象,象徵用鼎烹飪食物。“君子”,指九三,鼎卦有五爻不當位,只有九三得正得位。坤陰初為凝,“凝”,成也。巽為命。“得中”,指九二,與六五相應。乾為君子。君子觀此卦象,要端正自己所處的地位,從而完成君上所給予的使“命”。

君子法鼎之象,正位居體,凝重天命,猶鼎之不可移易也。鼎之為器,其形端正,其體安穩,其情莊嚴,其用供養,是以貴正、貴安、貴重、貴用也。賢之為士,國之重器。賢人有位則教化正,賢人凝命則生民安,賢人任養則國運隆。正,端莊,離也。凝,凝重,乾也。位,居位,巽也。命,天命,巽也。

初六:鼎顛趾,利出否,得妾以其子,无咎。

象曰:鼎顛趾,未悖也。利出否,以從貴也。

初為鼎之足,故曰“趾”。巽為臭腐。“否”,鼎中的廢棄之物。初六處鼎卦之下,在烹飪之前,清洗干凈鼎之後,需要顛倒其鼎,以利倒出鼎中的廢污之物,故“利出否”。巽為長女,位卑在下,妾之象也。巽錯震,震為長男,子之象也。娶妾生子,妾因子而貴,由側室扶為正室,顛倒了側正,但是,沒有咎害。

“悖”,逆也。初六順從九二之陽,故說“未悖也”。“未悖”,沒有違背事理。是說在清洗鼎時,不顛倒鼎就倒不出鼎中的廢污之物,所以顛倒鼎,使鼎足朝上,沒有違背事理。“貴”,指九四。“從貴”,初六應順從九四,猶言去污以納新“從貴”也。

顛,傾倒,巽反兌也。趾,震位,初六。否,污穢,巽敗也。得,收獲,兌秋也。妾,兌象,初六。取位卑之義,同趾。以,利用,乾也。子,震位,九四。九四失位,庶出之子,非元子也。悖,逆亂,坤也。坤伏巽順,故曰“未悖”也。從,巽順也。貴,乾金也。初應四,下應上,陰應陽,故曰“從貴”也。

【觀象】:初六動變,巽之乾,參卦小畜 ䷈ ,天命始受,王化之初,遠人猶未能被,君子內懿文德,外修政教,則左衽化矣,頑民服矣。唐堯之治,流共工于幽陵,放歡兜于崇山,遷三苗于三危,殛鯀于羽山,四罪而天下咸服,則其人其事也。鼎 ䷱ 之大有 ䷍ ,元吉又元亨,尚賢而得賢,凝命而命休,善莫大焉,道莫貴焉。賤為貴之基,顛為正之變,顛趾以去故,得妾以取新,生子以從貴,順天正位皆始于此也。

【玩辭】:鼎趾顛倒,利于傾穢納新。娶妾用生子,无咎。初六居鼎之下,趾之象也。上應九四,趾而向上,顛之象也。巽反兌,口而朝下,利出否也。值鼎之初,猶未有實,而舊惡積焉,顛倒而出之,則有其利也。妾室卑賤,納妾猶鼎顛趾而覆其實,非常道也。然則納賤妾用生子,君王有後,社稷有主,母以子貴,猶鼎之出污物,納新食,不悖烹飪之用,是以无咎也。顛趾出否,因敗以為功也;納妾得子,因賤以致貴也。

九二:鼎有實,我仇有疾,不我能即,吉。

象曰:鼎有實,慎所之也。我仇有疾,終无尤也。

二、三、四為鼎的腹部,九二居下卦之中,陽為實,所以有“鼎有實”之象。中爻乾錯坤,坤為我,指九二。“仇”,匹對也,指初六,九二與初六比應,并且陰陽相匹配。五爻卦為坎,坎為疾。“疾”,妒也。“即”,靠近、接近。與我相匹配的初六嫉妒我,但他不能阻止我與六五靠近,我堅守正道,就可以獲得“吉”祥。

“之”,往也。“慎所之”,謹慎前行,與六五靠近。“尤”,過失。乾為終。中爻乾錯坤,坤為尤,坤隱不見,故“終无尤”,終究沒有過失。堅守中道,謹慎行事,因而最“終”不會有過失。

實,充滿。鼎有實,喻君王充滿誠意,虛位以待聖賢也。仇,古同“逑”,怨偶,六五也。疾,患惡,五乘剛也。我,變艮也。即,就食,兌也;接近,變艮也。不我能即,二應五,遇三四滯塞,不能遂也。六五嘉偶,亦因此而成怨偶。慎,艮也。之,去往,謂二應五。終,艮也。尤,怨恨,坎也。坎伏兌悅,故无尤也。

【觀象】:九二動變,巽之艮,伏而處,居中自守,君子之不遇也。敬而求,虛己以待,天子之任賢也。孔子曰:“君子不患无位,患无所立。”鼎有實而能慎之,君子所以立也。參卦曰漸 ䷴ ,鴻漸于盤,安固平易,士得所歸也。飲食衎衎,享帝饗賓,鼎盡其用也。鴻漸于盤,不惟吉士之利也。飲食衎衎,不惟君王之吉也。誠萬民之利,萬世之吉也。鼎 ䷱ 之旅 ䷷ ,鼎有實而旅于外,何也?鼎有實,君子懷璧而遇君上求賢,故不家食吉故也。

【玩辭】:鼎有實而不能就餐,猶如嘉偶有患而不能親近,吉祥。九二剛中,“鼎有實”象也。六五乘剛,四阻二應,“我仇有疾”象也。二應五,遇四滯塞,不能順遂,必其慎往,“不我能即”象也。五應二,則應而有與,能“終无尤”而得其“吉”也。鼎有實,否惡盡出,賢人懷璧也。我仇有疾,遇四相妒,懷璧其罪也。不我能即,君子不遇,居中自守也。无尤得吉,五來應二,天子禮賢,君臣終際會也。

九三:鼎耳革,其行塞,雉膏不食。方雨虧悔,終吉。

象曰:鼎耳革,失其義也。

“革”,脫落也。中爻兌為耳。巽為脫落,故說“鼎耳革”。巽與震錯,震為行。三爻變成坎,坎為險阻,故說“其行塞”,道路阻塞不通。離為鳥、為雉。坎為水。兌為膏。“雉”,野雞。“雉膏”,野雞煮成的羹湯。鼎中烹滿食物,由于鼎耳脫落,行路阻塞,不能移至就餐之處;又膏湯在上,與九三无應,故有“雉膏不食”之象。兌為雨。“虧悔”,少有晦恨。天正下著“雨”,雨水滲入鼎中,有些“悔”恨,最終可獲得“吉”祥。

“義”,宜也。乾錯坤,坤為義,坤不見,故說“失其義”,指“雉膏不食”一事。膏湯本來是要供人食用的,但是由于“鼎耳革”,沒有達到目的,是“失其宜”的事情,如果早有準備就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情。

革,兌也。耳,兌象,六五,鼎以耳貴也。塞,不通,互大過 ䷛ 也。其行塞,謂三不應上也。雉,離也。膏,乾之肥,亦或兌之澤。雉者,耿介之鳥也。雉膏,喻賢德也。方,坎之象也,始之義也。虧,虧食,兌之損也。悔,晦也,坎主暗昧。虧晦,日月相食也。之卦未濟 ䷿ ,既象日月對望,亦象日月合朔,日月虧食,不出朔望兩日也。

【觀象】:九三動變,巽之坎,月之既望,陰陽會而虧食也。風後雨降,陰陽遇而能和也。參卦曰渙 ䷺ ,先王立廟以享鬼神,君上設鼎以饗聖賢,廟與鼎之于器固異,齊之于禮則一也。鼎 ䷱ 之未濟 ䷿ ,鼎之未濟,未為窮也。小狐濡尾,君子懷惠也。辨物居方,擇主而仕也。

【玩辭】:革除鼎耳,行動滯塞,雉膏沒人能享用。雨剛過,日月會遇,終得吉祥。九三陽剛,居鼎之腹,有實者也。過剛不中,失應于上,塞而不行,猶鼎耳方革而不可舉移,有美味而不能就食也。陽剛得正,茍能文明自守,則陰陽將和而雨降,日月相交而後遇,乃得其終吉矣。鼎革耳,王者失聰,无緣六五。其行塞,三不應上。雉膏不食,賢者懷才不遇,王者求賢不得,失陰陽相求之義也,亦失鼎之用也。方雨,陰陽和也。虧悔,日月交也。方雨虧悔,君臣遇也。

九四: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

象曰:覆公餗,信如何也。

中互兌與震錯,震為足。兌為毀折。兌折震,故有“鼎足折”之象。“覆”,倒也。“公”,指六五。震為顛倒、為覆,又為君。“”音狊ù,糝也,米粥菜湯之類的食物。由于“鼎足折”而倒覆了奉獻給六五的美食。兌為刑。“渥”,大也。倒覆了鼎中的美食,說明九四不能勝任大事,其罪甚大,故“凶”也。九四上承六五,為近君之大臣,重任在身,但自身不中不正,又下與初六相應,任用陰柔之小人,有自不量力不勝其任之象,猶如“鼎足折,覆公”一樣。智小而謀大,事不量力,不能勝其重任,必引來災禍,故“凶”。

九四在乾卦中,乾為信。王公的美食都被傾覆,這樣不能勝其任的人,值得信任嗎!

折,兌之毀也。足,變震也。兌之震,四應初,皆是折足之象也。履,傾倒,巽反兌也。公,王侯,乾或震。餗[sù],鼎實。三陽為實,而四適當其盈,盈則有傾覆之象矣。形,艮之身也。渥,沾濕,兌之雨也。信,身,艮也。

【觀象】:九四動變,離之艮,參卦曰旅 ䷷ ,鳥焚其巢,失其任也。喪牛于易,失其信也。焚巢喪牛,任非其人也。鼎 ䷱ 之蠱 ䷍ ,器不常革,久則生蠱,德不常新,久必失位。賢者,國之重器,其命惟新,則身不傾而位不覆也。

【玩辭】:鼎足折斷,打翻王公美食,形體沾濕,凶。九四居上,任重者也,下應初六,則失其任也。知小謀大,才不勝任,德不配位,辱于其名,災及其身,故其形渥,其身危,而其道凶也。

六五:鼎黃耳金鉉,利貞。

象曰:鼎黃耳,中以為實也。

離為黃中,兌為耳。“黃”,中和之色。六五以陰為鼎耳,故稱“黃耳”。“鉉”,音xuàn,抬鼎的杠。乾為金,“金鉉”,以金屬制成的杠。以六五之陰柔納九二之剛,故稱“金鉉”。九二之陽剛與六五陰柔相應,故“利貞”也。

六五得中與九二相應,陽為實,指九二,所以有“以中為實也”。六五之君雖然陰虛不富,但鼎中卻有豐實之物以養賢人。

黃,離也。耳,兌象,亦指六五。黃耳,兼聽而能守中德者也。金,堅剛之物,乾象。鉉,鼎杠,舉鼎之物,巽象。金鉉,國之棟梁,王之肱骨,天下為貴也。貫于鼎中,則九二當之。處鼎之外,則上九象之。中以為實,應九二,誠以禮賢也。頤之體空,鼎之用實,故乾體三陽,曰實、曰膏、曰餗也。

【觀象】:六五動變,離之乾,參卦大有 ䷍ ,天道无私親,常與善人,遏惡揚善,所以順天性也。君正莫不正,協于上下,正位凝命,所以承天體也。鼎 ䷱ 之姤 ䷫ ,黃耳金鉉而有所遇,何也?君子之德如金鉉,精質以堅,舉百品而不失重任。君上之道如黃耳,兼聽以明,化萬民而不易中色。黃耳有金鉉則鼎舉,明君有賢臣則道行,君臣會遇,猶黃耳得金鉉也。

【玩辭】:鼎,黃耳金弦,利正固。六五虛己,應二取新,承上求舊,為主于鼎,而利及天下,宜持誠以守中道也。

上九:鼎玉鉉,大吉,无不利。

象曰:玉鉉在上,剛柔節也。

“鉉”,指鼎蓋。乾為玉。“玉鉉”,是用玉做成的鼎蓋。上九為鼎之極,象徵鼎中裝滿食物。揭開鼎蓋,鼎中的美食就可以供養賢人,故“大吉,无不利”也。

“節”,調節。上九以陽剛居陰柔之位,以陽剛調節陰柔。凡烹飪食物都要以剛柔調節得好為最佳的操作方法,咸淡、辛辣等味道調節得好的美食,能更好地養賢,因而鼎頤之道大成。

玉,乾象,堅剛而有溫潤者也。鉉,巽象,所以舉鼎者也。節,制度,巽也。

【觀象】:上九動變,離之震,明以動,德格天下。雷電至,光被四表。參卦曰豐 ䷶ ,王者在上,能明其耳目,詳其視聽,朝无幸位,野无遺賢,則鼎功大成矣。鼎 ䷱ 之恒 ䷟ ,鼎而用恒,何也?正位則四海困窮,凝命則天祿永終,鼎而用恒,王道之大行也。

【玩辭】:玉作鼎弦,大吉,无不利。上九陽而居陰,剛而不烈,柔而能堅,剛柔有節,動靜不過,玉鉉之象也。六五承上,君王尚賢,鼎功大成,是以大吉而无不利也。井 ䷯ 與鼎 ䷱ 以上出為用,處鼎之終,鼎功之成也。

【總論】:全卦以鼎器立體,以養賢行用,以取新立意,以正命訓誡。初為足,顛趾出否,吐故納新也;二三四為腹,曰“有實”,曰“雉膏”,曰“公餗”,皆美味也;五為耳,鼎所貴也;上為鉉,鼎所以舉也。初曰趾、曰妾,應四則顛趾、得子;四曰足、曰公,應初則折足、禍身;二曰實,應五遇滯則不食;五曰耳,應二則得金鉉;三曰行,敵上失鉉則行塞;上曰鉉,乘五黃耳則謂玉鉉。此六爻之用事,以全鼎之體也。
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