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. ䷜ 坎 ( ☵ 坎下 ☵ 坎上)
【經文】
坎:有孚維心,亨。行有尚。
彖曰:習坎,重險也。水流而不盈。行險而不失其信。維心亨,乃以剛中也。行有尚,往有功也。天險,不可升也。地險,山川丘陵也。王公設險以守其國。險之時用大矣哉!
象曰:水洊至,習坎。君子以常德行,習教事。
初六:習坎,入于坎,窞,凶。
象曰:習坎入坎,失道,凶也。
九二:坎有險,求小得。
象曰:求小得,未出中也。
六三:來之坎,坎險且枕,入于坎,窞,勿用。
象曰:來之坎坎,終无功也。
六四,樽酒簋貳用缶,納約自牖,終无咎。
象曰:樽酒簋貳,剛柔際也。
九五:坎不盈,祗既平,无咎。
象曰:坎不盈,中未大也。
上六:系用徽纆,窴于叢棘,三歲不得,凶。
象曰:上六失道,凶三歲也。
樂說坎卦
29. ䷜ 坎 ( ☵ 坎下 ☵ 坎上)
習坎:有孚,維心亨,行有尚。
坎,卦名。坎,坎陷也,其卦一陽陷于二陰之中,此坎陷之義也。坎為水者,四陰土,坎也。二陽,坎中之水也。天一生水,所以象水也。上坎下坎,故為重險。
“習”字因初六之“習坎”而衍。坎,險陷也。坎為孚。“孚”,信也。“維”,系也。“尚”,賞也。坎為心,故“亨”通。“有孚”,指二五。二五得中,有誠信維系于心,做事定能“亨”通。“行有尚”,指九五,九五得中得正,上與六比應,往前行必有嘉賞。
二偶得之于坤,一陽得之于乾,乾辟坤者,坎之卦象也。天地開辟,唯水始生,坎之物象也。艱難險阻,坎之事象也。雲行雨潤,坎之跡象也。內明外暗,坎之氣象也。智慧機謀,坎之心象也。休門廣漠,坎之境象也。坎者,險陷也,陰暗也,流水也,江河也,土丘也,監獄也,潤下也,占卜也,術士也,盜賊也,墓穴也,祭祀也,婚姻也,法律也,刑罰也,挖掘也。習,重復。
【觀象】:初四互解 ䷧ ,天下險難,君子維有解,以其能有孚于小人故也。二五互頤 ䷚ ,心險如川,君子養德以牧心,養正以化民,則无險而不可濟也。三上互蹇 ䷦ ,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險以僥幸,蹇曰「利西南,不利東北」,西南王道坦坦,東北徑路崎嶇,君子好道,小人好徑,易為君子謀也。初五互蒙 ䷃ ,險皆生于心,人心不正則人禍生,天心不順則天災降,人心正而天心順,蒙以養正,聖功也。二上互屯 ䷂ ,天運草昧,君子以之經綸;天地險阻,王公以之守國。艱難險阻之時用也大,唯聖賢能利用之。對體謂離 ䷝ ,坎體中實而誠,離體中虛而明,自誠而明謂之性,自明而誠謂之學,天性達學,古聖人之心傳也。
【玩辭】:重坎,有孚信,內心亨通,行動有功。八宮首卦,聖人獨于坎卦名習,何也?曰:習坎重險,君子閑習以對。是故常德行以防心險,習教事以化行險,如雛鷹試飛以避羅網,聖人明戒懼以存王道也。《繫辭》云:“危則使平,易者使傾。”此也。否 ䷋ 九五云:“其亡其亡,系于苞桑。”亦此也。一陽取信兩陰,中實則有孚。九五剛中,陽明則心亨。中實陽明,以是行事,必有功矣。
習,重復,兩坎疊加也。凡經傳言“習”者三:坤 ䷁ 六二云:“不習无不利。”按:占卜不吉謂不習。兌 ䷹ 大象傳云:“君子以朋友講習。”按:習,學也。維,助詞,放于句道,无實義。尚,佑助,艮也。
《序卦傳》曰:“物不可終過,故受以坎。坎者,陷也。”過者,動也。物不可終動,動必有陷,此坎 ䷜ 所以承大過 ䷛ 也。震為動,坎為陷,震長子,坎次子,亦可見動必有陷矣。頤 ䷚ 上九「利涉大川」,大過 ䷛ 繼之以動,大過 ䷛ 上六「過涉滅頂」,坎 ䷜ 繼之以陷,此所以三者為往來卦也。
《雜卦傳》曰:“離上而坎下。”坎為水,水曰潤下。水者,萬物之本源也。
坎 ䷜ ,九五主卦,坎不盈,祗既平,无咎。
彖曰:習坎,重險也。水流而不盈,行險而不失其信。維心亨,乃以剛中也。行有尚,往有功也。天險不可升也,地險山川丘陵也,王公設險以守其國。險之時用大矣哉!
“習”,重也。“坎”,險也。坎卦為兩坎相重,故說“重險”。“坎”為水。水流如果不能滿盈,則其不成為坎陷,故說“水流而不盈”。九二與九五陽剛居中,中正誠信,有“行險而不失其信”之象。維系于內心而“亨”通,是因為九二、九五以陽剛居中而正。“往有功”,前往可以建立功勛。五為天位,九五居坎險之中,艮為止,故說“天險,不可升也”。二為地位,居坎險中,故說“地險”。坎為川,中爻艮為山、為丘陵,故有“山川丘陵”之象。中爻震為王公。艮為國、為守、為時、為天。王公觀此卦象,建筑城郭,挖掘溝池,設立險要,以保護國家和人民。當遇到危險時,設險的功用是多麼的重大啊!
習重也,坎險也,故曰「習坎,重險也」,據卦德釋卦名也。水流曰習,積低洼之地,不盈則不行,行必潤下,終歸于海,亙古不變,似有信也,故曰「水流而不盈,行險而不失其信」,釋“有孚”也。《中庸》注云:“水神則信,土神則知。”此也。九五剛健篤實,陽明居中,篤實陽明則亨,人為天地之中,心為人之中,故曰「維心亨,乃以剛中也」,據九五之德釋“維心亨”也。剛中誠明直道而行,則无險不可以濟,无功不可以成,故曰「行有尚,往有功也」,茍心能亨,則事必功也。高不可登,天之險也。山川丘陵,地之險也。大人觀習坎之象,知險之不可逾越,是設城隍之險,以守山河,保民人,故曰「天險不可升也,地險山川丘陵也,王公設險以守其國。險之時用大矣哉」,極言坎之時用也。升,登上,震也。山艮也,川坎也,丘震也。丘,震之形體也。時用,因時利用,而非用之常也。
象曰:水洊至,習坎。君子以常德行,習教事。
“洊”,再也。水相繼而至,接連不斷地流來,象徵重重險陷。中爻艮為君子。震為德行、為言,故說“教”。教而實習,本卦為重坎,故說“習教”。君子觀此卦象,要恒久地保持美好的德行,反復實習教育百姓的事務。
水之有源,不舍晝夜,積聚細流,漸成江海。君子法習坎之象,恒久自己德行,反復教化人民,內養德而外育人。洊 jiàn ,同薦,接連。常,恒久,艮也。習,重也。教事,教化。常德行者,內得于心,外固于行也。習教事者,近育臣民,遠化左衽也。常德行者,修己也。習教事者,化人也。以修己之道化人,謂之常德行,習教事。
初六:習坎,入于坎窞,凶。
象曰:習坎入坎,失道凶也。
“窞”,音dàn,坎中又有坎,深坑也。重重坎陷,又墮入陷阱的深處,大有“凶”險。初六以陰爻居陽位,柔弱失位,居重坎之下,猶如居深坑之底部,難以逃出險境,故“凶”。
震為大途,故為“道”。初六與六四无應,故說“失道”。初六陰柔居下失位而履險,違背了履險必須剛正的道理,所以必陷入深險之中,而有“凶”禍。
【觀象】:初六動變,參卦見節 ䷻ ,既入于坎窞,又不出戶庭,失行无功,不能濟坎,凶之道也。
【玩辭】:重坎,落入坎中之坎,凶。初六陰柔失位,居重坎之下,險陷益深,不實、不中、不上,盡失濟坎之道,不能出險,所以凶也。窞 dàn ,深坑。
九二:坎有險,求小得。
象曰:求小得,未出中也。
“小”,指陰柔,即上下二陰爻。九二以陽剛居陰位,失位得中,入于險陷之中,與上下二陰相比應,故從“小”處謀“求”脫離險陷,是會有所“得”的。
九二與九五敵應,故說“未出中也”。即使小有所得,但還未出離險陷之中。
【觀象】:九二動變,參卦見比 ䷇ ,比之自內,而不假外物,求心之亨也。夫未出中者,求諸心也。內坎象弓,外坎象矢,射之象也。孟子曰:“仁者如射,射者正己而後發,發而不中,不怨勝己者,反求諸己而已矣。”此也。
【玩辭】:坎陷之中仍有險阻,自求于心,不拒其細,亦有所得。九二居中,取信二陰,雖未出險,亦未深陷,然自求于心,不奢其大,則能有所濟也。求,欲求,艮也。
六三:來之坎坎,險且枕,入于坎窞,勿用。
象曰:來之坎坎,終无功也。
“之”,往也。“來之”,來往。六三處上下坎之間,由外而內曰“來”,由內而外曰“往”。來之內是坎,往之外也是坎,故說“來之坎坎”。中爻震為木,橫于內,艮止不動,枕之象。“枕”,安也。“窞”,陷也。往前有險,退居亦有險,難以安居,陷入深險之中,不能施展才“用”。
中爻艮為終。來往皆陷入險阱之中,不能施展才用,故終難完成脫離險陷的“功”效。
【觀象】:六三動變,參卦見井 ䷯ ,水入井中,固可養人,然井渫不飲、雉膏不食皆拘于時位,非人力之可為也。行潦之水尚可濟物,井渫不食,令人心惻也。
【玩辭】:來往皆坎,危機臨近,深陷險地,不可利用。六三陰柔失正,居兩坎之間,進退皆无事功。是以危厲臨近,身陷險地,唯有靜處,修德順聽,不可以有為,以時不我與故也。
來,返回,巽入也。之,去往,震出也。枕,臨近,艮身也。險且枕,猶言剝床以膚,險在前也。用,施行,震也。勿用,艮止也。
六四:樽酒簋貳,用缶,納約自牖,終无咎。
象曰:樽酒簋貳,剛柔際也。
坎為酒,中爻震為樽。“樽”,音zūn,酒杯。“簋”,音guǐ,古代盛食的器皿,圓口圈足,有耳或无耳。六四為坤爻,坤數二,故有“貳”之象。中爻震為簋,故“簋貳”,即二簋。“缶”,音fǒu,盛酒漿的瓦器。坤為缶。“簋缶”皆祭祀時盛酒食的器具,“約”為神約,與神之約,艮為言,故說“納約自牖”。“牖”,音yǒu,窗戶。中爻艮為牖。六四當位,上乘九五之陽剛,故“无咎”。艮為終,故說“終无咎”。六四處上卦之初,仍未脫離險境,但以陰柔居陰位,柔順得正,上承九五,能以虔誠之心與之相交,如用樽斟酒,兩簋飯食,用缶盛食物,像真誠地對待鬼神一樣;六四與九五均无其他的應與,開誠布公,猶如簽約于明窗之下。六四得九五陽剛之幫助,故“終”于沒有“咎”害。
“際”,交接也。“剛柔際也”,九五之陽剛與六四之陰柔相交接,剛柔相濟,表示處理問題要進行有效的溝通。
【觀象】:六四動變,參卦見節 ䷻ ,安節之亨,承上道也。樽酒簋貳,剛柔際也。其象相通,其道亦同,皆以承陽為美。習坎 ䷜ 之困 ䷮ ,險難之際,有言不信,君子不尚其口而重其行,不飾其文而要其質。蓋習坎之時,唯心能亨,舍心而言,又何益哉。
【玩辭】:一樽旨酒,副一簋黍稷,用瓦盆作祭器,簡單的祭品通過窗戶薦獻,終无咎。樽酒、簋貳、用缶、自牖,輕其文而尚其質也。六四居正,順承九五,剛柔相親,君臣際會,祭品雖薄,祭禮雖簡,誠心副益,終得无咎,尚其質故也。
樽,酒器,震也。酒,坎也。簋 guǐ ,祭祀宗廟盛黍稷之器,震也。方曰簠,圓曰簋。則簠簋之制,其形異也。貳,副益。缶,瓦器,祭祀天地尚質素故用陶匏,震也。納,薦獻,震也。約,簡單,艮之質也。自,經由,艮之門也。牖,窗戶,六三動變,互體出離也。終,艮也。
九五:坎不盈,祗既平,无咎。
象曰:坎不盈,中未大也。
“祗”,與“坻”相通。坻,小丘也。坎為平。險陷沒有滿盈,小山丘已被削平,已“无咎”害。九五陽剛處尊位,下與六四比應,說明九五處險有方,因而“无咎”害。
“大”,光大也。“中未大也”,九五居中位,但平復險陷之功未能光“大”。
【觀象】:九五動變,參卦見比 ䷇ ,王用三驅,禮賢下士,德教有容,猶水之不盈也。習坎 ䷜ 之師 ䷆ ,解困出險,容民蓄眾,唯大人能為之,以其道深而不自矜故也。
【玩辭】:水流入低洼處不滿溢,只是盡于水平,无咎。九五居履中正,有孚、心亨、行有尚,時逢坎險,縱有大過之才而盡得習坎之道,亦僅得无咎而已矣。坎不盈,以其動也。祗既平,以其靜也。動而恭敬,靜而平易,謙德行險,既孚且亨,不侈然自大,又能善補其過,是以行必有功也。
盈,充滿。坎為水,震象器,屯 ䷂ 象盈科也。祗,當為祇 zhǐ ,僅僅。既,盡止,艮也。
上六:系用徽纆,寘于叢棘,三歲不得,凶。
象曰:上六失道,凶三歲也。
“系”,捆縛。“徽”,繩索。“纆”,黑色的繩索。“窴”,置放也。本爻變為巽,巽為繩,有長“徽”之象;巽為木,為草茅,“叢棘”之象。坎錯離,三之象。坎為歲。被繩索捆梆著,囚禁在荊棘叢中,三年不得解脫,故“凶”。
上六居險陷之極,猶言險陷極深,象被捆綁而又置于荊棘叢中,有不得解脫之象。上六柔居陰位,失去了履險必須剛毅中正的大道,處凶的境地必須延至三年之久。
【觀象】:上六動變,參卦見井 ䷯ ,水入井中,所陷深也,不能復行,失坎道也。習坎 ䷜ 之渙 ䷺ ,時險而眾散,孤立而无援,猶乘獨木浮于風浪,危可知也。
【玩辭】:用繩索捆起來,關進監獄,三年不得其出,凶。上六陰柔,居險之極,坎陷已深,失濟坎之道,不得其出,故以牢獄拘系為象。
系,捆綁,艮上出巽也。徽纆,繩索,巽也。三股曰徽,兩股曰纆。皆刑具也。寘,安置,艮也。叢棘,監獄,坎也。謂囚執之處,以棘叢而禁之也。三,坎也。歲,巽也,木星主歲。
【總論】:通觀習坎,陽之陷可出,陰之陷反甚,六爻俱无吉辭。初六履險之始,習而未精,深陷坎險,外无應與,內不能濟,所以凶也。九二居中,執震之主,剛而能行,求小有得,猶江海之不拒細流,乃成其永也。六三失位,居兩坎之間,進退皆險,往來无功。六四正位,上比九五,剛柔有情,能成其孚,出乎坎險,終无其咎。九五居中履正,剛而行尚,孚而心亨,又能謙恭自處,所以无咎也。上六居陰柔,坎險之極,動而无輔,不能出險,凶之甚者也。此六爻之性情,所以盡習坎之道也。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