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. ䷣ 明夷 ( ☲ 離下 ☷ 坤上)
【經文】
明夷:利艱貞。
彖曰:明入地中,“明夷”。內文明而外柔順,以蒙大難,文王以之。利艱貞,晦其明也,內難而能正其志,箕子以之。
象曰:明入地中,明夷。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。
初九:明夷,于飛垂其翼。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。有攸往,主人有言。
象曰:君子于行,義不食也。
六二:明夷夷于左股,用拯馬壯,吉。
象曰:六二之吉,順以則也。
九三:明夷于南狩,得其大首,不可疾貞。
象曰:南狩之志,乃得大也。
六四:入于左腹,獲明夷之心,于出門庭。
象曰:入于左腹,獲心意也。
六五:箕子之明夷,利貞。
象曰:箕子之貞,明不可息也。
上六:不明,晦,初登于天,後入于地。
象曰:初登于天,照四國也。後入天地,失則也。
樂說明夷卦
36. ䷣ 明夷 ( ☲ 離下 ☷ 坤上)
明夷:利艱貞。
明夷,卦名。夷者,傷也。為卦坤上離下,日入地中,明見其傷,與晉相綜,故曰明夷。
離為日,為光明,坤為地。下離上坤,象徵光明殞滅。日入地中,象徵暗君昏君在上,光明之臣在下,不能顯示其光明與智慧。“利艱貞”,在明夷昏暗之時,君子利于認識到環境之艱難,堅守正道,不可盲于行事。
離明也,坤地也、平也、夷也,離承坤,日入地平,是明夷之體也。良禽知時,日幕而棲,賢人守節,无道則隱,是明夷之用也。離東也,震人也,坎弓也,坤姓也,東方持弓善射之族,夷之字也。坤鳳也、不也,離鳥也、圖也,震至也、出也,坎河也,孔子曰“鳳鳥不至,河不出圖,吾已矣夫”,明夷之世,道與時違,聖人嗟之也。
【觀象】:初四互既濟 ䷾ ,坎雲也,離日也,烏雲蔽日,明之隱也。二五互解 ䷧ ,「利西南」者,用坤順而斂其跡也;「其來復吉」,陽氣歸而光明復也。三上互復 ䷗ ,能固守時艱者,必能有貞明之日也。是故,所謂天地之心,亦人之心也。初五互豐 ䷶ ,離日也,兌月也,月食日體,明之蔀也。二上互師 ䷆ ,大人貞正,行險而順,用師之道不亦內明乎?反體曰晉 ䷢ ,明出地上萬物進生,明入地下萬物痍傷,行藏有時,聖賢之道也,出入无疾,陰陽之序也。對體曰訟 ䷅ ,水違天而行曰訟,訟而不長,君上治世之道術也。地掩日光曰夷,夷而无傷,聖人治心之法門也。
【玩辭】:利于艱難固守。明夷之際,天下晦暗,君子不可隨波逐流,宜艱難固守,自晦其明,猶不失貞正之德也。噬嗑 ䷔ 九四、大畜 ䷙ 九三,皆曰「利艱貞」,居位之艱也。明夷 ䷣ 彖辭曰「利艱貞」,時勢之艱也。明夷有二象,據兩體言,則離主明,坤象晦,坤傷離也;據六爻言,初至五爻皆明,上九傷之也。雞者,起居人,司時之小畜,猶賤類也;角者,執政事,爭斗之器物,猶兵象也。雞生角者,小臣執事為政,秉君威,害正事,知時守節者夷傷也。又雞巽也,角艮也,雞生角,山風蠱,鼫鼠之晉,而良人之害也。艮為鼠,巽為高、為木,鼠登高木,故象鼫鼠之晉也。鼠盜竊之小蟲,晝日去穴而登木,象賤人將居貴顯而敗俗之應也。
《序卦傳》曰:“進必有所傷,故受之以明夷。夷者,傷也。”知進而不知退,知得而不知喪,亢龍有悔,必見其傷,此明夷 ䷣ 所以次晉 ䷢ 也。
《雜卦傳》曰:“明夷,誅也。”明夷者,明入地中,光明誅滅。離類日,坎主歸,震為南,坤象萬物,太陽南至,萬物痍傷。
明夷 ䷣ ,六二主事。夷于左股,不用其行也。用拯馬壯,順以為則也。
彖曰:明入地中,明夷。內文明而外柔順,以蒙大難,文王以之。利艱貞,晦其明也。內難而能正其志,箕子以之。
“利艱貞”,晦其明也。內難而能正其志,箕子以之。離為火、為明,坤為地。“夷”者,滅也。明入地中,光明夷滅之象。明夷卦內卦為離,為文,為明;外卦為坤,為柔順,故曰“內文明而外柔順”。明在地下,為坤陰所蔽,“大難”之象。“以蒙大難”,指周文王被囚于羑里之事。三爻比喻文王。“大難”,指坤。坤為弒父,猶紂殺比干。中爻坎為隱幽,三陷坎中,象文王拘禁于羑里。震為諸侯,指文王。文王有內文明而外柔順之德,因被蒙受囚禁之難而能保全。“以”,通“已”,已經。“文王以之”,文王就是這樣。坤為晦。“晦其明”,隱晦其光明。箕子商紂王之叔父,被紂王囚禁起來,故稱“內難”。坎為志,箕子佯狂為奴,隱悔其光明而不做事,得以免遭禍害,所以說“內難而能正其志”也,箕子正是這樣的。
離明也,坤地也,坤乘離,日落桑榆,明滅也,謂之「明入地中,明夷」,據卦象釋卦名。離明也,坤順也,心文明,跡柔順,文王如是,脫于羑里,謂之「內文明而外柔順,以蒙大難,文王以之」,舉卦德,引史證辭。邵雍曰:“用也者,心也。體也者,跡也。心跡之間有權存焉者,聖人之事也。”猶文王蒙難之事也。坤蒙也,坎難也,坤晦也,離明也,坤乘離,謂之「利艱貞,晦其明也」,據卦象釋卦辭。上六暗主,六五承之,晦于宗室,切近其難,佯狂披發,囚奴而不改其志,箕子如是,走之朝鮮,謂之「內難而能正其志,箕子以之」,引史證辭也。大難者,謂天下之難也,系乎蒼生,文王幽囚羑里當之。內難者,謂家之難也,關乎宗社,箕子佯狂披發當之。
象曰:明入地中,明夷。君子以蒞眾,用晦而明。
“蒞”,臨也。“蒞眾”,猶言統治民眾。“君子”,指九三。“蒞”,坎臨近坤。坤為眾,為晦。離為明,故“用晦而明”。君子觀此卦之象,應該隱晦自己的明智,從而更加顯示自己道德的光明。
君子法明入地中之象,其于治民理物也,雖明而用晦,雖用晦而明,不任察而不失其治矣。蓋用晦而明,不盡用其明,免傷于太察,而能物无不照、人无不親者,君子所以含弘蒞眾之道也。彖傳曰「晦其明」,謂藏明于晦也;象傳曰「晦而明」,謂生明于晦也。彖象遞相發明,反復申明往聖治世之心傳也。老子曰:“人皆昭昭,我獨昏昏;人皆察察,我獨悶悶。”去其察察,用其昏昏,外昏而內察,外暗而內明,用晦而明之道也。孔子曰:“小辯害義,小言破道。”君子所以蒞眾之道也。蒞,治理,《孟子》云“蒞中國而撫四夷”,震也。眾,民物,坤也。用,施行,震也。晦,隱伏,坎也。明,智慧,離也。
初九:明夷于飛,垂其翼。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。有攸往,主人有言。
象曰:君子于行,義不食也。
“明夷”,光明夷滅,指昏暗之世道。“明夷于飛”,說明賢人處黑暗之世時,應該逃避。“飛”,逃避之速。“垂其翼”,是說逃避時要收斂起翅膀,小心翼翼。離為飛鳥,故有“于飛”之象。君子指初九,初九為陽,陽為君子。六五為陰,表示昏暗之君在上;初九有光明之德,有德的君子,不食昏君的俸祿,所以有“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”之象,形容賢人逃避之急速,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。離為三,為日,三日之象;離中虛,為大腹,空腹為“不食”之象。初九與六四為正應,故說“有攸往”。初九為震卦之主爻,震為人,為言,故說“主人有言”。有所前往,所到之處主人責難遠逃之賢人,因為災難還沒有發生,似乎不應該逃遁。
“食”,指吃奉祿。君子逃避暗世,不吃昏君的奉祿,是正義的行為。
【觀象】:初九動變,離之艮,參卦曰旅 ䷷ ,旅瑣瑣,斯其所取災,小人之行也。懷碧而行,抱器而入,君子之行矣,當微子去商適周之事也。明夷 ䷣ 之謙 ䷎ ,孟子曰“居仁由義,大人之事備矣”,居仁者不被禍,由義者不失道,君子謙謙之行也,聖賢有終之道也。
【玩辭】:天色未明,鳥類蒙眼,斂翼下飛。暗主居上,君子諫言,三日不受則去。主人不可以有言,則君子往矣。立飛鳥垂翼之象,以諭君子不食之事,寫物以附意,揚言以切事。初九離體,處明夷之始,去上最遠,夷傷猶淺,君子諫言,三日不受,臣子義盡,則去其國,以其主人不可以與言故也。明夷之初,聖人不系吉凶悔吝之辭,何也?曰“言吉凶者,轉開小人趨避之門,非聖人蒞眾之道也。微子曰:“父子有骨肉,而臣主以義屬。故父有過,子三諫不聽,則隨而號之;人臣三諫不聽,則其義可以去矣。”君子之行也。孟子曰:“自暴者,不可與有言也;自棄者,不可與有為也。”三日不食,君子去之。是故明夷于飛,晦于時也。飛鳥垂翼,避羅網也。君子于行,所以諫也。三日不食,義猶存也。有攸往,以遠害也。主人有言,自暴棄也。
坤為晦,離象鳥,震主飛,坎下首,故有禽鳥垂翼低飛之象。飛,震也。翼,翅膀,巽象,巽伏則垂其翼也。又蜚,災獸也。巛,古川字,坤為川、為巛,離為火,地火明夷,象災字也。君子,變艮也。行,諫言也。孔子曰:“君子以行言,小人以舌言。”震為行,故主言也。三,坎也。日,離也。不,坤也。食,接受。不食,不接受勸諫,變艮反震也。主人,指上六。有,不宜有也。言,諫言。
六二:明夷,夷于左股,用拯馬壯,吉。
象曰:六二之吉,順以則也。
六二為陰、為臣。中爻震為左。“左股”,左右之大臣。本爻變,中爻為兌,兌與巽錯。巽為股,股之象。“夷于左股”,說明有才德之臣被昏暗之君所傷害。“拯”,拯救。本爻變為乾,乾為健,為良馬,馬壯之象。用健馬拯救之則吉。六二居下卦之中,得位得中,象徵六二有柔順中正之德,故“吉”。
中爻坎為法。“則”,法則也。六二以陰柔居陰位,陰為柔順。六二之所以吉,是因為以柔順中正之道為法“則”的緣故。
【觀象】:六二動變,離之乾,參卦大有 ䷍ ,火天同道,皆主大明,君子內昭明德,外順暗主,所以濟明夷之艱也。明夷 ䷣ 之泰 ䷊ ,心明而健,身安而順,君子濟明夷之用也。先蒙難而後安泰,當文王幽囚羑里之事也。
【玩辭】:傷到左腿,騸馬去其野性,吉祥。六二敵五,去上猶遠,傷之不深,如夷左股,又能安順以處,猶馬去勢,不失君子處夷之道,是以吉也。夷于左股,肱股之傷,不用其行也。用拯馬壯,文強示弱,順處為常也。
夷,傷也。左,古人指東謂左,取其佐助之義,先天離值左,後天震居東,所以為象也。六二“夷于左股”,六四“入于左腹”,右為賓階,左為阼階,君居左,臣居右,主居左,賓居右。夷于左者,君傷臣,主傷賓也。初九羽翼,六二肱股,六四心腹,皆重臣貴賓也。股,巽也,巽伏則傷其股也。拯,閹割,變兌也。壯,強健,乾也,乾伏則去其壯也。則,常道,坤也。
九三:明夷于南狩,得其大首,不可疾貞。
象曰:南狩之志,乃得大也。
離為南,為雉,為戈兵。震為田獵。故有“南狩”之象也。“明夷于南狩”,前往南方去狩獵。“大首”,指上六。九三與上六為正應,居下卦離之極,上卦坤之下,陰壓制光明,其最大之禍首為上六之陰,九三欲上進除害。震為決躁。以陽居陽位,過剛,故“不可以疾,貞”。不可急躁,要堅守正道,方能成功。
陽為大,乾為得。堅持向南方狩獵的志向,將有有所大得,不是馬上可以采取行動的,必須待時而動。
【觀象】:九三動變,離之震,參卦噬嗑 ䷔ ,人道明夷,暗主傷民,巨惡欺世,誅暗主,梟惡首,匡正于將傾,救道于將廢,功莫大焉,當武王受命伐紂之事也。明夷 ䷣ 之復 ䷗ ,飄風不終朝,驟雨不終日,天地盈虛,七日來復。是故君子用晦而德愈明,用遁而道愈進也。
【玩辭】:光明誅滅,到南方狩獵,擒獲首惡,不可操之過急,固守。九三剛居陽位,值離上伏坎中,外暗內明,應上六暗主,其志有向明除害,擒獲首惡之象也。然明夷既久,南狩之志不可以操之過急,是存「不可疾貞」之戒也。夷于南狩,用內明也。得其大首,除惡首也。不可疾貞,利艱貞也。
夷,誅滅也。南,離也。六爻之位擬諸六虛,則初象地,二象東,三象南,四象西,五象北,上象天。狩,田獵。坤類馬,坎象弓矢,震主射,田獵之象也。離火也,坤田也。震行也,坤物也,離貝也,大,坤也。首,震也。疾,急躁,坎之亟心也。
六四:入于左腹,獲明夷之心,于出門庭。
象曰:入于左腹,獲心意也。
本爻變為巽,巽為入,中爻震為左,坤為腹,故有“入于左腹”之象。中爻坎為志。九三為坎之主爻,吸引上下二陰,故說“獲明夷之心”。中爻震綜艮,艮為門庭,艮隱藏于震中,故說“于出門庭”。六四陰柔居陰位接近于六五,猶如左右之大臣接近于君,故能知道其昏君之心,于是迅速逃出門庭,遠離昏君。
坎為心。進入于左右大臣的位置,能夠獲得昏君的“心意”也。
【觀象】:六四動變,坤之震,于出門庭之象也。參卦曰復 ䷗ ,天地之心生物不有,明夷之心失得勿恤,中復獨行,當比干強諫剖心之事也。中復,明夷之心也。獨行,于出門庭也。明夷 ䷣ 之豐 ䷶ ,日入地中則明夷,夷而无傷者,君子之心也。月侵日體則明蔀,蔀而不憂者,君子之道也。
【玩辭】:傷到左腹,生忠勇之心,不計利害。六四當位,下應初九,居正應正,象剛正不阿者也。近比六五,位居三公,心腹重臣也。舍生取義,當明夷之心者也?入于左腹,傷既深也。明夷之心,忠且勇也。于出門庭,不避害也。心者身之主,意者心之所,得其心而身可忘,得其意而心可忘,心意既得,大道既聞,身可死矣。
入,巽位也。腹,坤也。心,離也。出,震也。門庭,坤也。
六五:箕子之明夷,利貞。
象曰:箕子之貞,明不可息也。
“箕子”,商代貴族,紂王的叔父,曾勸諫過商紂王,紂王不聽,把他囚禁起來,佯狂自晦以堅守光明之志,後來周武王滅商後把他放了出來。“箕子之明夷”,箕子的光明被夷滅,利于堅守正道。
“息”同熄,滅也。箕子堅守正道,說明他內在光明之德是不可能熄滅的。
【觀象】:六五動變,坤之坎,參卦曰師 ䷆ ,長子帥師居中,而弟子輿尸外制,危之道也。處明夷之世,君子唯包藏其心,隱伏其意,內難而能正其志,猶佯狂披發以濟其難也。明夷 ䷣ 之既濟 ䷾ ,明夷既濟,守艱則不利,去夷則不貞,故曰利貞。
【玩辭】:箕子之傷,貞正其志,隱伏其心。同處明夷之世,文王用柔順,所以濟外難也。箕子用貞藏,所以濟內難也。時位不同而道亦不同,聖人隨時變易以求道者也。六五值坤體,居至暗之所,承至暗之主,正之則勢不敵,救之則力不能,去之則義不可,明夷之最難處者,唯箕子正志故能濟之也。寒暑往來,日月相推,理勢自然,君子蒙難,身可辱而明不可息也。
上六:不明晦,初登于天,後入于地。
象曰:初登于天,照四國也。後入于地,失則也。
“晦”,暗也。“不明晦”,日落不明而晦,太陽初升天上,後落入地中,不發出光明,反生黑暗。上六為明夷的主爻,明夷到此已經完成,比喻上六以陰處明夷之極,昏暗到了極點之象。太陽初登于天上,照耀天下四方之國。後來入于地中是生黑暗,失去了本來的定則。
明夷與晉綜,離明在上。故說“初登于天”。離為明,為照,震數四,坤為方,故說“照四國也”。上六與九三相應。坎為法,故為“則”。“後入于地”,指明夷卦日在地下,比喻人君不但不以光明普照天下臣民,反生黑暗以傷害其臣民,這樣就失去了作君的準則。
【觀象】:居卦之終反觀,則明夷 ䷣ 猶晉 ䷢ ,先離後坤,故曰「初登于天,後入于地」。上六動變,坤之艮,參卦曰謙 ䷎ ,天道下濟而光明,地道卑而上行,天地合德,君臣同心,則光被四表,德格上下,世无明夷也。暗主不食諫言,安能守謙道乎?明夷而謙,君子所以濟明夷之艱也。明夷 ䷣ 之賁 ䷕ ,不明庶政,亂用刑獄,商紂所以亡國也。
【玩辭】:不明而暗,始升天上,後入地下。上六以陰居坤之終,明夷之極者也,不明其德以至于晦,五爻皆為其所傷,失道已極。始則處高位,光被俗表,傷人之明,終必入深淵,明夷輝淪,自傷其明,當商紂王殺比干,囚箕子,終至亡國之事也。初登于天,自耀其明,而傷人之明也。後入于地,自毀其明,而人之明不息也。
登,上升,震也。天,變艮也。四國,天下,坤也。
【總論】:縱觀明夷,上六象暗主,五爻皆被其傷,而各存濟夷之道也。初九夷其羽翼,微子用行也;六二夷其肱股,文王守柔也;九三夷于南狩,武王用明也;六四夷其心腹,比干守艱也;六五明不可息,箕子守貞也;上六不明反晦,商紂失道也。此六爻之用事,所以全明夷之體也。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