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說周易_節卦

60.節 ( ☱ 兌下 ☵ 坎上)

【經文】

節:亨。苦節,不可貞。

彖曰:節亨。剛柔分而剛得中。苦節不可貞,其道窮也。說以行險,當位以節,中正以通。天地節而四時成。節以制度,不傷財,不害民。

象曰:澤上有水,節。君子以制數度,議德行。

初九:不出戶庭,无咎。

象曰:不出戶庭,知通塞也。

九二:不出門庭,凶。

象曰:不出門庭凶,失時極也。

六三:不節若,則嗟若,无咎。

象曰:不節之嗟,又誰咎也。

六四:安節。亨。

象曰:安節之亨,承上道也。

九五:甘節,吉,往有尚。

象曰:甘節之吉,居位中也。

上六:苦節,貞凶,悔亡。

象曰:苦節貞凶,其道窮也。

樂說節卦

60.節 ( ☱ 兌下 ☵ 坎上)

節:亨,苦節不可貞。

“節”,卦名。有限而止也。為卦下兌上坎,澤上有水,其容有限,若增之則溢矣,故為節。

“節”,止也。坎為水,水為无形之物,澤聚水,不使亂流,有“節”止之象。水性潤下,與澤中之水會聚合一,“節’止有度,故“亨”通。坎為苦。“苦節”,節止過度,則違背常理;適當的節止,則可以行得通。故節止沒有固定的標準,只有因時而行中道,故“不可貞”。“貞”,正也。

坎為酒食,兌為口,就食之象,即之字也。震為竹,竹之有即,是節之字也。先天坎居西方,後天兌值正秋,信守合約,是節之名也。坎水也,兌澤也,震動也,艮止也,水入澤中而止其動,是節之象也。坎性也,艮欲也,兌情也,震發也,艮止也,七情六欲發而有制,亦節之象也。是故節者,竹約也,虎符也,裁制也,貞操也,節省也,法度也,約束也,和樂也。

苦,止息,坎也,兌也。坎為病,故苦也。兌為剛鹵,亦苦也。貞,固守,艮也。貞,定也。精定不動惑也。

【觀象】:初四互歸妹 ䷵ ,水之入澤謂之節,物得其所往也;女之適人謂之嫁,人得其所歸也。人物歸往,无所不通矣。二五互頤 ䷚ ,慎言語,節飲食,君子觀其所養也;制數度,議德行,王者理其所治也。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,无諸己而後非諸人,由是見大學之道也。三上互蹇 ䷦ ,利西南,居平易也;不利東北,戒自高也。居平易,戒自高,君子所以議德行也。初五互損 ䷨ ,天之道,損有余而補不足,君子法之,制數度,議德行,稱物平施。二上互屯 ䷂ ,流水之歸澤,遇坎則止,盈科而後行,屯之象也;君子之經綸,守得利貞,終致元亨,屯之道也。反體曰渙 ䷺ ,風行水上則文生,水蓄澤中而成質,渙必繼以節,猶文必歸于質也。對體曰旅 ䷷ ,禮之所去,刑之所取,出禮則入刑,相為表里。是故制度數,議德行,相為體用,是節之道也。禮必明而齊之,刑必慎而用之,是旅之道也。

【玩辭】:節卦,亨通,過度節制不可固守。九五居中,无過不及,事既有節,則能致“亨”也。節貴適中,過則苦矣,節至于苦,傷于刻薄,物所不堪而難復正,故“苦節不可貞”也。

《序卦傳》曰:“物不可以終離,故受之以節。”天下之勢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,渙分之,節合之,此節 ䷻ 所以次渙 ䷺ 也。

《雜卦傳》曰:“節止也。”水之歸澤也,坎則屯,盈則進,水固有其度量;澤之蓄水也,平則受,滿則溢,澤亦有其裁制。節者,有限而止,苦節止息則不可貞也。

節 ䷻ ,九五主事,甘節之吉,居位中也。

彖曰:節,亨,剛柔分而剛得中。苦節不可貞,其道窮也。說以行險,當位以節,中正以通。天地節而四時成,節以制度,不傷財,不害民。

本卦上坎下兌。坎為陽卦,為剛。兌為陰卦,陰為柔。陽剛在上,陰柔在下,故“剛柔分”。九二為陽,為剛,居下卦之中位。九五為陽,為剛,居上卦之中位,故有“剛得中”之象。說明君臣皆得中,都遵守節止的規定。節止的政策都得以執行,故“亨”。坎為困窮。“窮”,指上六。上六陰柔乘九五之陽剛,位于終極之位,處于轉化和不利的險位,故“其道窮也”。“說”,“悅”也。兌為悅。中爻震為動、為行。坎,險也。所以有“行險”之象。說明“節”止不能冒險,要以和悅為要。“當位”,指九五。“中正”,指二、五。坎為通。說明節止要適當,只有中正才能“亨通”。三爻變為乾,為天。五爻變為坤,為地。中爻震為春,坎錯離為夏,兌為秋,坎為冬,故有“四時”之象。秋收冬藏,有完“成”之象。天地以陰陽二氣為節,陽節之以陰,陰節之以陽,陰陽交相節止,完成了四時的變化。震為威、為戒,制度之象。兌為毀折,坎為陷,均有“傷害”之象。上爻變為巽,為資財。坤為民。國王以制度為節,就不會傷財也不會“害民”。

九五居中,為主于節,坎以剛質柔,兌以柔文剛,下兌上坎則由文入質,故曰「節,亨,剛柔分而剛得中」,據卦體“亨”。上六陰柔,居節之極,用過乎苦,物所不堪,守之不變則物窮必乖,故曰「苦節不可貞,其道窮也」,舉上六之德釋卦辭。兌說也,坎險也,說以行險則无險不濟,无塞不通,而況于中正之道乎?故曰「說以行險,當位以節,中正以通」,專主九五及卦德重申節之亨也。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,天地有節,四時成歲,而品物咸亨矣。易與天地準,善言天者,必有驗于人。節卦擬之家國,則建立制度,平衡財政收支,量入為出,減輕稅賦,使民以時,故曰「天地節而四時成,節以制度,不傷財,不害民」,舉天道而落于王道也。《論語·學而》云“道千乘之國,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。”是之謂也。

象曰:澤上有水,節。君子以制數度,議德行。

本卦下兌上坎,下兌為澤,上坎為水,故“澤上有水”。說明水節止在澤中,而沒有泛濫成災。“制”,制定。“數度”,法度,即禮數法度。坎為矯揉,“制”作之象。震為威、為戒,法“度”之象。“議”,評論。兌為口,為言說,評論之象。兌為節、為信,“德行”之象。中爻艮君子。君子制定法度,并以此為標準,去衡量人的“德行”,以推行“節”止的政策。

澤之有水也,虛則受之,平則止之,滿則泄之,君子取法,裁制法度規章,評議道德品行。涯岸制水,水不能過之;數度約人,人不能犯之。是故數度如岸,而德行若水。裒多益寡,稱物平施,求其公正,所以制數度也。流盈變謙,遏惡揚善,求其中和,所以議德行也。數度者,權量法度之謂,所以制于人也。德行者,道德性命之稱,所以議于己也。制,約束,艮也。數度,法規,坎也。議,評議,兌也。德行,品性施為,震也。

初九:不出戶庭,无咎。

象曰:不出戶庭,知通塞也。

中互艮,艮為門、為庭。一扇門為戶,兩扇門為門。本爻初為一。故取“戶”象。前有陽剛蔽塞,故有“不出戶庭”之象。與六四陰柔相應,六四為坎險之初,險難在前,不宜于出門,亦有“不出”之象。初九陽爻居陽位,得正居節卦之初,又與險難相應,故“不出戶庭”。位當,知道可行就應當行,不當行就不要行動,知道掌握好時機,就“无咎”害。

中互震為車、為足、為行走,通達之象。中爻艮為丘、為山、為高山,故有阻“塞”之象。乾陽為知。中互震為通。故有“知通塞”之象,說明初九深知路途通暢則出行,阻塞則止。在節止之初,因時而行也。

戶,門戶,艮也。庭,廳堂,艮也。戶庭,戶外之庭也。通,通達,坎也。塞,滯障,艮也。

【觀象】:兌類言,坎主聽,有言不信而能聽之,滯塞不通而能守之,大人之困,困于時也。總《易》三百八十四爻,无非時也、命也、運也。節 ䷻ 之坎 ䷜ ,守節遇坎,是知其塞而塞者也。坎者,節之所宜有也。坎之于節,猶在戶庭之內也。君子有位則安其分,无位則守其道,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,深則厲之,淺則揭之,何咎之有?

【玩辭】:足不出于戶庭,无咎。初九陽剛,處節之初,上應六四,為二所滯,知其時未可有為,謹言慎行,知其塞而能守,以至于不出戶庭,是知節而能止者,故无咎也。艮為門,震為戶,初九承震,是“不出戶庭”之象。應于四是順,滯于二則逆,通則行,塞則止。知通塞者,知順逆也。

九二:不出門庭,凶。

象曰:不出門庭凶,失時極也。

中互艮為門,兩扇門為門,本爻為九二,故有“門”之象。“門庭”,門內庭院。本爻為內卦之中位,故有“門庭”之象。九二陽剛居陰位,上无應與,无援无助,當節止之時,“不出門庭”為好,若出門庭有必有“凶”之象。

“時”,時機。節止要掌握好時機。“失時”,喪失掉了節止的時機。“極”,中也。九二為中位,但是失位失應,故“失時極也”。“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”,說明時機的重要性。

門庭,門前空地,艮也。失,坎也。時,艮也。

【觀象】:時有否泰,用有行藏,明夷之世,于出門庭而顯諸行;渙散之時,不出門庭而藏諸用,失隨時之義也。隨時者,以人順天,以事依時之謂也。節 ䷻ 之屯 ䷂ ,節之有苦誠非明夷之見傷,“勿用有攸往”非“不出門庭”,十年之字,失時反常,婦人或可貞,至于夫子則不為也。

【玩辭】足不出于門庭,凶。九二剛中,當有可為之時,以无應承柔故,止步于門庭之內,知節而不知通,是以凶也。不出門庭者,未能應五也。失時極者,近比于三也。

六三:不節若,則嗟若,无咎。

象曰:不節之嗟,又誰咎也。

“嗟”,嘆息。“若”,語氣詞。兌為口,坎為憂。九三處兌卦之上位,有喜悅到了極點之象,喜極則生悲嘆,故有“嗟若”之象。六三當節止之時,不能不節,但六三陰爻居陽位,位不當,不具有能節止的德操。“不節”之後,又產生“嗟嘆”,但是“无咎”。雖然前有坎險,節止不能前進,就不會遇上險難,所以“无咎”。

“不節”,不主動去節止,主動回避險難,又有誰能夠施予咎害呢?即是說“咎由自取”,自己主動回避咎害,就不會有“咎”害。

若,如此。嗟,嘆息,坎之心憂也。咎,歸罪,坎也。

【觀象】: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,茍失牽羊之禮,或取銜碧之辱。牽羊悔亡,可免生不節之嗟也。節 ䷻ 之需 ䷄ ,節固有苦,需固有樂,離苦得樂,是凡夫之發心,非聖賢之牧心也。君子謀道,不患身之有苦,唯憂德之不建。韓宣子憂貧,向叔賀之。憂之不離苦,賀之不得樂,唯善節者无咎矣。

【玩辭】:不守其節有如此,所生嗟嘆亦如此,无所歸咎。六三陰柔,乘剛无應,不中失正,說終臨險,失節嗟嘆,凶咎必至,可傷嗟也。无咎者,无所歸咎,禍由己招故也。

六四:安節,亨。

象曰:安節之亨,承上道也。

六四陰爻處陰位,當位,故“安”。下與初九為正應,故“亨”。

中互艮為安。下爻對于上爻來說為“承”。“承上道”,指上承九五。九五陽為君,六四陰為臣,上承君王之道。六四與九五為比應,說明臣下與君上相溝通,能溝通就能亨通,所以有“安節之亨”。

安,持守,艮也。上,指九五。

【觀象】:兌類金,坎類水,金白水清,聖賢之守己也。金主言,水主聽,諫行言聽,能臣之安分也。節 ䷻ 之兌 ䷹ ,居險而安,守禮以和,承上而亨,節而用說,見君子講習功夫。

【玩辭】:安分守節,亨通。六四應初,為三所滯,當塞能塞,所以“安”也。守柔居正,上承九五,所以“亨”也。

九五:甘節吉,往有尚。

象曰:甘節之吉,居位中也。

本爻變為坤,坤為土,其數為五,其味為甘,有“甘”之象。下卦兌為悅,故有“甘節”之象。前四爻皆節止自我,本爻則為節止別人。兌為內卦,坎為外卦,節止自我之外的人。九五陽剛得中,故“吉”。“往”,向前。“尚”,尊尚。九五為節卦之主,居兌悅之上位,向前推行節止的政策,必然得到臣民的尊尚,故有“往有尚”之象。

“位居中也”,指九五居上卦之正中之位。

甘,甜美,坤之土也。往,歸向,坎之坤也。尚,佑助,艮也。

【觀象】:坎主水,坤主地,水地親比,得所歸也。坎主險,坤主夷,化險為夷,得所往也。坎主苦,坤主甘,先苦後甘,得所愿也。節 ䷻ 之臨 ䷒ ,節而有凶,是人人曉之,苦之作甘,非人人能之。大人之臨民也,天佑之,人助之,執大象,天下往,至哉大人之德!

【玩辭】:甘美節制,吉祥。人心歸向,得佑助。九五中正,无過不及,塞通自如,身心无拘,天下說服,人心歸往,所謂“節以制度,不傷財,不害民”者是也。彖不斷吉,是其吉不必言說也。甘,土作甘,居于中也。

上六:苦節,貞凶,悔亡。

象曰:苦節,貞凶,其道窮也。

坎為苦。“苦節”,節止過分。上六為節卦之極,有過頭之象。“貞”,正也。上六得位為正。雖然得位,但是處于上位,超過了中道,故“貞凶”。因得位,故“悔亡”。

“窮”,盡也。上六到了節止的盡頭,達到了困窮的地步,所以雖“貞”正,亦“凶”險。苦,止息,坎也。

【觀象】:坎象水,巽值辰巳,坎之巽,水入墓絕之地,止息難出,謂“苦節”也。水以生木,井以養人,物盡所用,其“悔亡”也。節 ䷻ 之中孚 ䷼ ,節而有孚,謂之苦節,何以故?曰:君子之為節也,不求信于外物,但求孚于己心,外滯于物則貞凶,內化于心則悔亡。翰音登于天,猶苦節道窮之辭也。

【玩辭】:過度節制,固守凶,憂悔亡。上六陰柔,居節之極,其節巳甚,失節道者,謂苦節者也。若以苦節施人,雖得正而不免于凶;若以苦節修身,雖有悔而終亡之也。苦,火作苦,位乎上也。

【總論】:縱論節卦,藪澤鐘水觀其象,窮通得失立其言,數度約人盡其意,當位中正示其則。是故曰“戶”曰“門”,觀其跡也;曰“嗟”曰“安”,探其體也;曰“甘”曰“苦”察其心也。初九「不出戶庭」,塞而能守,得无咎也;九二「不出門庭」,宜通反塞,失時極也;六三「不節」,宜塞不守,戒无咎也;六四「安節」,塞而能安,承上道也;九五「甘節」,塞而能節,節而能通,得節道也;上六「苦節」,塞而過節,失道凶也。
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