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. ䷝ 離 ( ☲ 離下 ☲ 離上)
【經文】
離:利貞。亨。畜牝牛吉。
彖曰:離,麗也。日月麗乎天,百谷草木麗乎土。重明以麗乎正,乃化成天下。柔麗乎中正,故亨,是以畜牝牛吉也。
象曰:明兩作,離。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。
初九:履錯然,敬之无咎。
象曰:履錯之敬,以辟咎也。
六二:黃離,元吉。
象曰:黃離元吉,得中道也。
九三:日昃之離,不鼓缶而歌,則大耋之嗟,凶。
象曰:日昃之離,何可久也?
九四:突如,其來如,焚如,死如,棄如。
象曰:突如其來如,无所容也。
六五:出涕沱若,戚嗟若,吉。
象曰:六五之吉,離王公也。
上九:王用出征,有嘉折首,獲匪其丑,无咎。
象曰:王用出征,以正邦也。
樂說離卦
30. ䷝ 離 ( ☲ 離下 ☲ 離上)
離:利貞,亨。畜牝牛吉。
離,卦名。離者,麗也,明也。一陰附麗于上下之陽,離之象也。離者,明之義也。離為火,火无常形,附物而明,所謂以薪傳火也。
下離上離,象徵附麗,八純卦之一。離為得、為利。事物在有所附麗之時,利于堅守正道,而能達到”亨”通。離為牝牛。“牝”,牲畜的雌性。離卦是二柔處內而居正中,象徵母牛的德行,外強而內順。離以柔居正,利于畜養雌性之物,所以說“畜牝牛”,可獲得”吉”祥。
二陽得之于乾,一陰得之于坤,乾闔坤者,離之卦象也。火不獨處,附物乃生,離之物象也。文書禮儀,離之事象也。鑒定監察,離之跡象也。外明內暗,離之氣象也。文明向上,離之心象也。景門景風,離之境象也。離者,文明也,禮儀也,美麗也,光顯也,附麗也,薪火也,傳播也,批判也,空虛也,附體也,依賴也,境遇也,經歷也,遭受也,成雙也,向上也,貝類也,羅網也,甲兵也。
【觀象】:初四互家人 ䷤ ,家者,人之所麗也。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,家道正而天下定。是故禮之制也,必始于人倫,敘情而即事。二五互大過 ䷛ ,雖有過人之才,虛而能明,明而能繼,大人造也。三上互睽 ䷥ ,聖人制禮樂以安良善,興王師以戡悖亂,設險守國,出征討逆,皆王公之事業。是故聖人厚禮治,亦不廢兵甲也。初五互革 ䷰ ,小人革面,君子革心,大人革命,革政易行必合于禮,禮以辨文。易曰:“大人虎變,其文炳也。君子豹變,其文蔚也。”皆謂此也。二上互鼎 ䷱ ,鼎者,國之重器也;禮者,治之基石也。禮興則基石堅,基石堅則器不傾,國家以治,天下以平。對體謂坎 ䷜ ,坎明于中,而剛健發乎外;離明乎外,而柔順養于中。時險用健,時明用順,治平之道也。
【玩辭】:利于正固,亨通。畜養母牛,吉祥。火之為物,陰麗于陽,體陰用陽,物之所麗,貴乎得正,正則亨矣。二五陰柔,麗乎中正,是以「畜牝牛吉」也。牝牛,坤為牛,離得坤之中,指一畫代全體,故離亦為牛。牛,柔順之物。牝牛,至柔至順之物。畜牝牛者,制禮以順德之喻也。畜牝牛者,利用厚生,犧牲毋用牝也。
畜,飼養。巽草,兌口,草在口中。牝,雌禽。 丘陵為牡,溪谷為牝。引申則見恭敬禮讓之義。牛,土畜,能蓄水生木,國泰民安之應象也。古有臥牛福地之說,治水成功,必鎮之以牛,離承習坎,此之謂也。
《序卦傳》曰:“物不可終陷,故受之以離。離者,麗也。”陰陽互根,物極必反,陷極必麗,此離 ䷝ 所以承坎 ䷜ 也。
《雜卦傳》曰:“離上而坎下。”離為火,火性炎上。
離 ䷝ ,六二主卦,黃離,元吉。概易之道也,扶陽抑陰,非縱陽滅陰。是故,剝卦五陰消陽,于一陽尚存之際,碩果不食,不落龍戰之窮。大壯四陽息陰,于兩陰未滅之際,喪羊于易,免于亢龍之悔。陽大陰小,是故于一陽之際不待剝盡,而于兩陰之時不用其壯也。
彖曰:離,麗也。日月麗乎天,百谷草木麗乎土。重明以麗乎正,乃化成天下。柔麗乎中正,故亨,是以畜牝牛吉。
離為火,火附麗于物,所以說“離,麗也”。六五為天位,離為日,中爻兌為月,故上有“日月麗乎天”之象。中爻為兌、為巽。兌為木,巽為草茅。六二為地位,故下有“百谷草木附麗乎地”之象。“重明”,上下二離卦,離為明,所以說“重明”。上下重明附麗于正道,即得中正之道,既光明而又具有中正之德,可以推行教化于天下。離卦是二柔居中,故說“柔麗乎中正”,以柔為主,故“亨”通。所以,養母牛可以獲得“吉”祥。
火不獨處,附物乃生,性情使然也,故曰「離,麗也」,據卦德釋卦名。麗,鹿雙行也。萬物皆有所麗,无形麗有形,有形麗有形,陽麗于陰,氣麗于形,神麗于精,聖人麗于道。日月本乎天者親上,百谷草木本乎地者親下,各從其類,各麗其正,故曰「日月麗乎天,百谷草木麗乎土」,據自然現象釋“利貞”。日,離也。兌,月也。百谷,伏震也。草木,巽也。離之象,陰陽各當其位,文明而正者,二離乘承,麗其明正,化天下以明德,猶人之所行必由道,所主必由德,故曰「重明以麗乎正,乃化成天下」,據卦象釋“利貞”。水无常形,火无常體。水以生物為用,火以化物為功。水火者,无形无體而生化有形有體,故為天地之大用也。陽用火,陰用水。六二陰柔,居中履正,附麗之道貴柔、貴中,貴正,故曰「柔麗乎中正,故亨,是以畜牝牛吉」,以畜牝牛為喻,據主爻之德釋“亨”。
象曰:明兩作,離。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。
離為日,日為明。“兩”,接連之意。“作”,起也。“離”,光明也。日今日升起,明日又接連升起,故“離”也。三爻動為震,震為公,故為大人。重明,故為“繼”也。離為南,坎為北,震為東,兌為西,故有“四方”之象。大人觀此卦象,應該用連續不斷的光明之德,臨照天下“四方”,使百姓都受其恩澤。
大人取法離卦,繼光明之德,久照天下。徐在漢曰:“繼明者,无時不明也。照于四方者,无處不照也。唯其无時不明,所以无處不照,是之謂明,明德于天下也。”水洊至,君子法之以常習。明兩作,大人法之以繼照。作,起來。繼,連續。
初九:履錯然,敬之,无咎。
象曰:履錯之敬,以辟咎也。
“履”,行也、進也。初爻為震爻,震為履,踐履之象。離為火,火炎上,有上行之象。“錯然”,交錯之貌。本爻變為艮,艮為路徑,交錯之象。初九為陽剛,剛性之人容易急燥;離為明察,人有明察的能力,做事就會謹慎小心不會魯莽。離為敬。“敬”,恭敬謹慎。“敬之”,要以恭敬的態度作事,故就沒有“咎”害。
“辟”,避也。本爻為乾爻,乾為敬。初九得位,與六二比應,故可以“辟咎也”。作事謹慎小心,恭敬從事,這樣就能避免咎害。
【觀象】:初九動變,離 ䷝ 之旅 ䷷ ,離文也,艮質也,文則人不侮,質則不自欺,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,何咎之有?
【玩辭】:舉動錯然而有文采,恭敬處事,无咎。初九陽剛,居震欲動,其志炎上,其性文明,敬慎守中,動而不妄,誠君子辟咎遠害之道也。孟子曰:“居仁由義,大人之事備矣。”概言初九也。古之聖賢,未有不由此而王者也。
履,鞋子、踐行,引申為禮儀,離也。錯,紛雜,離也。錯然,文采之貌也。之,意指錯然之履,變艮體也。辟,通“避”,防止,變艮也。
六二:黃離,元吉。
象曰:黃離元吉,得中道也。
“黃”,中色也。坤為黃,離中爻為坤土,有“黃”之象。“黃麗”,以黃中之色附麗于物,這樣可以獲得大吉。
六二以柔居中,以黃中之色喻之,象徵以柔順中正之德附麗于物。本爻變為乾,乾坤為得。“中道”中正之道。六二之元吉,得于六二中正之道。
【觀象】:六二動變,離 ䷝ 之大有 ䷍ ,日月麗天,明德久照,萬物歸附,是皇天眷命,富有四海之象也。
【玩辭】:附麗中正,大吉。六二陰柔,麗乎中正,盡得附麗之道,大善之吉也。
黃,中之色,文之美,離也。
九三:日昃之離,不鼓缶而歌,則大耋之嗟,凶。
象曰:日昃之離,何可久也?
九三為下卦的三爻,初九表示早晨的太陽,六二表示中午的太陽,九三表示下午的太陽。下午之太陽離中而“昃”。“昃”,偏斜。“日昃”,偏西將要落坡的太陽。“離”為明,偏西時的陽光,衰弱之象,比喻年老體弱之人。九為乾爻,乾為老夫。本爻變為震,震為鼓,有“鼓”之象。“缶”,用瓦制作的樂器。離中虛,有“缶”之象。離為歌。“耋”,音dié,指年齡在八十歲的老人。“耋”,年齡極大。“鼓缶而歌”,奏起音樂,縱情歌唱。人到了老年之時,猶落坡的太陽,還不鼓缶而歌,怡然自樂,到了年邁垂老的時候,會為之惋惜而嗟嘆,有“凶”險之象。
“何可久也”,日落前的光明,怎麼會長久呢?
【觀象】:九三動變,離 ䷝ 之噬嗑 ䷔ ,禮以諧庶眾,刑以威頑民。禮之功萬世不竭,刑之用難過百年,以百年之用能謀萬世之功者,古今未有之也。
【玩辭】:太陽西斜附麗天側,不是敲著瓦盆歌唱,就是對垂老的大聲哀嘆,凶。九三過剛而中,猶日之昃,時不我與,志不我得,當此時也,君子不憂遲暮,不樂達生,則何凶之能近我側?《莊子·人間世》云:“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,德之至也。”鼓缶而歌,樂失其常也。大耋之嗟,哀失其常也。哀樂皆失其常,凶之道也。心德明則繼而不窮,心德昏則困而不久。過中則昃,持滿則傾,非中正之君子不能濟也。
昃,太陽西斜,重離之間,前明將盡也。鼓,敲打,震也。缶,瓦罐,震也。歌,詠唱,震也。耋,老年,下體之終也。年八十曰耋。嗟,哀嘆,巽也。
九四:突如其來如,焚如,死如,棄如。
象曰:突如其來如,无所容也。
九四與九三相連接,陽為實、為突,位于六二和六五二陰之間,故“突如”。兌為來,有“來如之象。中爻為兌、為巽。兌為木,巽為草茅。離為火,草木被火包圍燃燒,故有“焚如,死如,棄如”之象,比喻九四有上進的可能和強烈的欲望,但最終都不能實現上進的愿望而被放棄。
九四處上下兩卦之間,臨近君位,有上進的可能,但陽剛失正,故不能實現上進的愿望。“无所容也”,是說九四陽剛失位,不能附麗于上而被六五所容納。
【觀象】:九四動變,參卦見旅 ䷷ ,旅象親寡,不能麗人,亦不能麗于人,无所容也。離 ䷝ 之賁 ䷔ ,日薄西山,風雨飄搖,氣數將盡,五如之災加乎也。
【玩辭】:莽撞而至,焚物,不生,舍棄。九四之才,出下入上,繼明之時也;上承六五,繼明之位也。突如其來,无巽讓之誠,失繼明之道也。陽剛、不中、不正,盡失附麗之道也,世所不容,眾叛親離,焚如、死如、棄如,皆覆滅之辭。剛暴,如火化物,是謂焚如。忤逆,上不施生,是謂死如。眾惡,不容于世,是謂棄如。
突,莽撞,艮也。來,巽也。焚,巽承離也。死,不生,兌也。兌為剛鹵,少女不生也。棄,巽也。如,即焉。
六五:出涕沱若,戚嗟若,吉。
象曰:六五之吉,離王公也。
“涕”,淚也。“沱”,淚流多的樣子。“戚”,憂傷也。坎為憂。“嗟”,嘆也。淚流不斷的樣子,憂傷悲切,最終獲得吉祥。離錯坎,坎為水,涕若之象;又坎為加憂,悲戚之象。中爻兌為口,“嗟”嘆之象。六五以陰居陽位,為九四之陽剛所迫,所以憂戚悲傷而哭泣。但六五為君,附麗于尊位,能得到眾人之助,所以最終能獲“吉”祥。
“王”,指六五。“公”指上九。“離”,附也。“離王公也”,指上九附麗于六五君王之尊位。六五與上九陰陽相比應,故“吉”。
【觀象】:六五動變,參卦大有 ䷍ ,遏惡揚善,順天休命,君子所以身合于天而行麗于道也。離 ䷝ 之同人 ䷌ ,同人先號咷而後笑,離先出涕戚嗟而後吉,象相通,辭相近,理相明也。
【玩辭】:涕淚滂沱,悲戚嗟嘆,吉祥。六五居尊,陰柔麗中,失正則脅于兩陽,其憂懼有如此,而後得吉也。六五之吉,以其麗得王公之正位,又能省察深戒故也。《繫辭》云:“危則使平,易者使傾。”當此也。否 ䷋ 九五:“其亡其亡,系于苞桑。”亦見之。
涕,眼淚,離乘兌也。沱,淚如雨下,正反兌也。若,樣子,巽也。戚,悲傷,巽也。嗟,哀嘆,巽也。兌悅,巽反兌,故戚也、嗟也。王公,居尊變乾也。
上九:王用出征,有嘉折首,獲匪其丑,无咎。
象曰:王用出征,以正邦也。
離為日,王之象。離為戈兵、為征。本爻變為震,震為動為出,戈兵震動,故有“出征”之象。上九處離卦之極,表示附離之道已經完成,各諸侯國皆來附麗之,但若有不親附者,可以出兵討伐他。“嘉”,嘉美,指功勛。中爻為兌,兌為毀折。離為首。“首”,頭也,指敵人的首級。離為眾。“丑”,多也、類也,故離為丑。“匪其丑”,非其類,指不親附于國王的眾多異己者。王出兵討伐不親附者,取得了勝利,斬殺了敵方的不少首級,俘獲了不親附的異己者,故“无咎”。
中互巽錯艮,艮為土、為邦。“以正邦也”,王出兵討伐不服從的目的,是為了安定邦國的需要。征服不來親附的諸侯,獲得了重大的勝利,故“大有功也”。
【觀象】:上九動變,參卦噬嗑 ䷔ ,大人用獄,察奸除惡,王公出征,以正家邦,刑不及无罪,伐不及丑類,皆王者之道也。離 ䷝ 之豐 ䷶ ,勿憂,不失王道也。宜日中,繼明能照也。王者用明,豐功偉績。
【玩辭】:君王出征,有功嘉獎,斬滅敵方首領,殺不及眾類,无咎。上九陽剛,居離之極,繼明已成,威遠而刑不濫,其道无咎也。上九剛明,察奸除惡,所以正治邦國也。
王,震也。震自變體出,震為王、為車,離為甲兵、為火,兌為毀折,王用出征之象也。折,斬殺,兌也。首,震也。豐 ䷶ 震在兌上,折首之象也。獲,兌也。丑,眾也。獲,馘也。不服者殺而獻其左耳曰馘。
【總論】:通觀離卦,尚柔、尚中、尚正,唯二柔得吉,四風或凶或无咎。劉定之曰:“坎者陰險之卦,惟剛足以濟之,沉潛剛克也。離者陽躁之卦,唯柔足以和之,高明柔克也。二五同歸于吉,以柔而然也。”初九,日之始升,火之始燃,履錯之敬,以辟咎也。六二,日之方中,火之燭照,黃離元吉,得中道也。九三,日之西昃,火之易燼,不歌則嗟,其道凶也。九四,日之落山,焰猛焚物,眾叛親離,无所麗也。六五,日之重光,火之繼明,涕嗟以憂,終獲其吉。上九,日之久照,火之長盛,明道大成,王用正邦。此六爻之致用,所以全純離之體也。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