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說周易_頤卦

27.頤 ( ☳ 震下 ☶ 艮上)

【經文】

頤:貞吉。觀頤,自求口實。

彖曰:頤,貞吉,養正則吉也。觀頤,觀其所養也。自求口實,觀其自養也。天地養萬物,聖人養賢以及萬民,頤之時大矣哉!

象曰:山下有雷,頤。君子以慎言語,節飲食。

初九:舍爾靈龜,觀我朵頤,凶。

象曰:觀我朵頤,亦不足貴也。

六二:顛頤拂經于丘頤,征凶。

象曰:六二征凶,行失類也。

六三,拂頤,貞凶,十年勿用,无攸利。

象曰:十年勿用,道大悖也。

六四:顛頤,吉。虎視眈眈,其欲逐逐,无咎。

象曰:顛頤之吉,上施光也。

六五:拂經,居貞吉,不可涉大川。

象曰:居貞之吉,順以從上也。

上九:由頤,厲,吉。利涉大川。

象曰:由頤厲吉,大有慶也。

樂說頤卦

27.頤 ( ☳ 震下 ☶ 艮上)

頤:貞吉,觀頤,自求口實。

頤,卦名。頤,口旁也。口食物以自養,故取養義為卦。上下二陽,內含四陰,外實內虛,上止下動,故名為頤。

“頤”,養也。震下艮上,象口中含有營養之物。下動上止,咀嚼之象。堅守頤養的正道,則吉。艮為觀。“觀頤”,觀察頤養之道。觀察別人的頤養之道。坤為躬、為我,故為自。艮為求,震為口,坤為品物。故說“自求口實”。“實”,食物。觀察頤養之道。要求自我養頤,求得自我飽腹,才是真正的頤養之道。

通觀卦體,上下二陽象唇齒,內含四陰虛而求食,外實內虛,上止下動,故名頤也。頤者,面頰也,觀視也,修身也,養生也,止息也,尊賢也,咀嚼也,醫療也,囚禁也。艮,自我,臣也。震,初生,頭也。震承艮,頤之字也。復 ䷗ 以存誠,剝 ䷖ 以寡欲,坤 ䷁ 以厚生,存誠、寡欲、厚生,頤之體也。震動于下,當牙車也,艮止于上,當牙輔也,面頰輔車,頤之相也。艮休也、息也,震生也,坤養也,休養生息,嚼物以實口腹,頤之用也。

【觀象】:初四互復 ䷗ ,艮慎也、節也,震言也、食也。慎言語,節飲食,不遠之復,君子所以修身也。艮它也、山也、石也,震攻也、玉也,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,君子所以養性也。中爻互坤 ䷁ ,地之生物也有時,人之用物也有度,利用厚生,先王治世之道也。三上互剝 ䷖ ,碩果不食,所以養物也;君子得輿,所以養人也。對體謂大過 ䷛ ,古之為室者,必豐其基,高其甍,堅其墻,隆其棟,故宮室以顛實為體,虛空為用,棟隆而吉,棟橈則凶。而口頤以虛空為體,填實為用,虛以養德,實以養體。卦象相對,而體用之數亦相異也。

【玩辭】:固守正道吉祥,瞻觀頤養,自求食糧。兩陽爻象聖賢,四陰爻象萬民,萬民求養于聖賢,聖賢頤養萬民,又自頤其體,自養其德,皆頤之道也。觀頤,觀其養人之道,則公私分明,養賢為公,養親為私。自求口食,觀其養身之術,則大小頓見,養德為大,養體為小。觀君王養人之道,知上之昏明。觀臣民自養之術,知下之賢愚。道術相得,不失其正,則頤道吉也。陳琛曰:“集義以養其氣,寡欲以養其心,守聖道而不溺于虛无,崇聖學而不流于術數,則所以養德者正矣。窮而不屑于嘑蹴 hū cù ,達而不至于素餐,不以貧賤饑渴害其心,不以聲色臭味汩其性,則所以養身者正矣。”得頤之道深矣。

《序卦傳》曰“物畜然後可養,故受之以頤。頤者,養也。”利用而後可以厚生,物畜而後可以養人,養小體而後可以全大體,此頤 ䷚ 所以承大畜 ䷙ 也。《雜卦傳》曰“頤,養正也。”頤口腹者,養其小體也。頤正氣者,養其大體也。孟子曰:“我善養吾浩然之氣。”集義以大體者也。

頤 ䷚ ,上九主卦,由頤厲吉,大有慶也。

彖曰:頤,貞吉,養正則吉也。觀頤,觀其所養也。自求口實,觀其自養也。天地養萬物,聖人養賢以及萬民,頤之時大矣哉!

“觀頤”,觀其所養也。“自求口實”,觀其自養也。天地養萬物。聖人養賢以及萬民。頤之時,大矣哉。“養正”,指頤養要得其適宜。人有各種欲望,如果欲望不受節制,則不正。所謂“正”者,飲食有度,歡樂有度,只有這樣才對身體有益,故“吉”。“觀其所養”,觀察所以養之道;“觀自養”,觀察自己頤養之道。天,上九。地,初九。中爻坤為萬物。坤錯乾,乾為聖人。坤為萬民。天地養育萬物,聖人要養育賢才之人和普通民眾,頤養之道具有普遍性。“時”,時機、時間。天地萬物的生長有一個必然的時序,農作物的種植,也要不違農時;“養賢”、“養民”,是任何執政者治理國家的大事,也要不失其時。艮為時。頤養失時,則萬物受到傷害,百姓的生活就會發生不幸,賢人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任用。所以說“頤之時,大矣哉”。

養賢養德,養之正也,頤之道,吉于正,故曰「頤,貞吉,養正則吉也」,釋卦名及斷辭。觀察君上所養之人,及其養人之道,則知其用心之公私,故曰「觀頤,觀其所養也」,釋象辭“觀頤”。觀察臣民自養之道,知其心志之所向,故曰「自求口實,觀其自養也」,釋象辭“觀其自養”。李舜臣曰:“夫重道義之養而略口體,此養之大者也,急口體之養而輕道義,此養之小者也。”兩陽爻居天地之位,頤養四陰爻,中爻互坤 ䷁ ,坤主萬物、類萬民,六五象聖人,上九類賢人,六五承上九,乃有尊賢養賢之象,故曰「天地養萬物,聖人養賢以及萬民,頤之時大矣哉」,極言頤道之大也。

象曰:山下有雷,頤。君子以慎言語,節飲食。

頤卦的上卦為艮,為山;下卦為震為雷。故說“山下有雷”。艮,止也,象徵上腮不動。震,動也,象徵下腮運動。上止下動,咀嚼之象。咀嚼而吃下食物,使自身得到頤養,以此釋卦名“頤”。艮為君子、為慎。艮為止,故為節。震為言、為口、為食。君子據此卦象,應該謹慎言語,以養德行;調節飲食以養身體。

君子法頤卦之象,說話要慎重,飲食需節制。雷象天言,山養鳥獸。慎言語,所以養德也。節飲食,所以養體也。言語一出而不可復入,飲食一入而不可復出,故君子慎之也。慎,謹慎,艮也。言語,震也,雷象天言。節,節制,艮也。飲食,震之百谷,艮之果蓏,坤之水也。

初九:舍爾靈龜,觀我朵頤,凶。

象曰:觀我朵頤,亦不足貴也。

“舍”,舍棄。艮為龜。震與艮綜,艮龜不見,故說“舍爾靈龜”。“爾”,指初九。“我”,指六四。“朵”,動也。震為動。“朵頤”,腮動之貌,指飲食之事。六四入艮,初九上應六四,故說“觀我朵頤”。初九舍棄自己的靈龜美食,觀我口中的食物。這種舍棄自己的美食不食,貪求別人口中之食的行為,會招來“凶”險。

初九與上四陰相應,表示有食欲之心,這種貪欲之心是“不足貴”的,不足以值得尊重。

【觀象】:初九動變,離象化去則舍靈龜,坤體動出則養口腹。震之坤,參象見豫 ䷏ ,鳴豫志窮,君子弗為之。「舍爾靈龜,觀我朵頤」,假設之辭也。頤,靈龜也;剝,觀象也。頤 ䷚ 之剝 ䷖ ,觀靈龜之象,心滅朵頤,探金虎之爻,志存幽履,誠真人修心養性之所為也。

【玩辭】:假如放棄你的靈龜,垂涎我的飲食,則凶。爾,初九之謂也。我,六四之謂也。靈龜,寡欲、鮮動、不食而能長壽者也。朵頤,鼓腮、垂動、欲食而養口體者也。初九陽剛處下,足以自養,亦可不食,如龜之不待于物也。茍上應于四,不能養人,不思養德,不節飲食,求養口體于陰,而動于欲求,其道凶也。如若初九不能寡欲,則應凶也。舍爾靈龜,觀我朵頤,則是養口腹而害大體,執人欲而捐道心,求外物而失自性,故君子不貴之。孟子曰:“養其大體為大人,養其小體為小人。”又云:“飲食之人,則人賤之矣。”初九內舍己之大體而外觀人之小體,為人所賤。

舍,放棄,震也。爾,你,震也。艮主我,震反艮,故主爾。艮為指,一切指示代詞,均取艮象,唯我爾對舉,取艮我震爾。中孚 ䷼ 九二:“我有好爵,吾與爾靡之”亦見之。靈龜,又稱靈蝙,龜甲可以卜,能鳴,善自養者也。 艮離皆主龜,頤體大離,中虛空明,靈龜之象也。觀,諦視,辨別是非,必微妙而審諦。 艮震皆主視,震謂臨視,艮曰瞻仰,初九處下觀上,取艮為象。艮象宮闕,觀謂之闕,故主觀也。朵,垂動,震也。朵頤,飲食之象也。

六二:顛頤,拂經。于丘頤,征凶。

象曰:六二征凶,行失類也。

“顛”,倒也。六二與六五敵應,又陰柔不能自養,必下求于初九之陽,以上反下,故曰“顛頤”。“拂”,違背。“經”,常理。艮為丘。“丘”,指上九。“丘”,土之高者,上之象也,象徵權貴豪門。震為征。“征”,行也。六二陰柔不能自養,反下求于初,這樣既違背了奉上的常理,又要向上位的權貴求取頤養。六二居下震體,震為動,象徵下腮咀嚼不停,貪食之象。貪婪不停地向上求取頤養,必遭“凶”險。

“行失類也”,前行得不到同類的支持。“類”,陰陽相遇為類。六二上行不遇陽,故說“行失類也”。

【觀象】:震之兌,參象歸妹 ䷵ ,歸妹征凶,行失位也;顛頤征凶,行失類也。頤 ䷚ 之損 ䷨ ,「利貞,征凶」,六二之戒也。「弗損益之」,顛頤之求也。

【玩辭】:求養于下,除去妄動。茍求養于上,前往有凶。六二坤離之爻,坤象萬民,不能自濟,必求養于賢;離象薪火,不能自處,附物而後生。陰不能獨主,必宗于陽。顛頤,有待于震初也。丘頤,求養于艮上也。《繫辭》云:“柔之為道,不利遠者,其要无咎,其用柔中。”六二柔中,近比于初,顛仆而有待于下,方不失頤養之道也。茍舍近求遠,動而求諸上,則遇三四相嫉,行失其類,而征凶失道矣。是故,聖人告之曰「顛頤」,戒之曰「拂經」,擬之以「于丘頤」,勸之曰「征凶」,憂天下來世之心切矣。

顛,同“蹎”,跌倒,仆下,震也。顛頤,求養于初也。拂,除去,震也。經,行動,震也。從絲為經,衡絲為緯。凡織,經靜而緯動。拂經,戒其動也。于,去往,震也。丘,山陵,艮也。于丘頤,動而求養于上也。

六三:拂頤,貞凶。十年勿用,无攸利。

象曰:十年勿用,道大悖也。

“拂”,違背。六三以陰居陽位,不中不正,與上九為正應,說明六三不求養于初九,而求養于上九,頤養之道大為悖謬。“貞凶”,守正防凶。中爻為坤,坤數十。“勿用”,不得用其養。六三不得養于初,上求養于上九違背頤養之理,又不中不正而不能自養,故十年得不到頤養。十年得不到頤養,又有何“利”可言。

震、艮均為道。震與艮相綜,故說“悖”逆。六三與上九相應,但都位不當,上求養于上九,故說“道大悖也”,六三的頤養之道大相“悖”謬。

【觀象】:震之離,參象見豐 ䷶ ,日中見沬,月食日,臣過君,是生拂頤之凶。折其右肱,終不可用也。頤 ䷚ 之賁 ䷕ ,拂頤貞凶,大悖于道,以其有與也;賁如貞吉,終莫之陵,以其无應也。

【玩辭】:不頤養,其占凶,長期不能利用,无所利。六三陰柔失正,无與于初,應上遇四之妒,自暴自棄,不自養,不養人,不養于人,處動之極,不安其靜,反害其正,所占凶也。拂頤,不養之謂也。六三大失頤養之道,故其終不可用,无所往而利也。孟子曰:“自暴者,不可與有言也;自棄者,不可與有為也。”「十年勿用」之注也。

十,數之終也,坤也。年,震也。用,乾也。坤對乾,曰勿用。悖,違背,變離也。

六四:顛頤,吉。虎視耽耽,其欲逐逐,无咎。

象曰:顛頤之吉,上施光也。

六四柔居陰位得正,但是,陰柔无實不能自養,只有向下求養于初,這樣顛倒了自我養頤的關系,故曰“顛頤”。六四“顛頤,吉”;六二貪婪无厭,故“凶”。六四居艮體,艮止也,象徵上腮不動,節制飲食之象。六四得正,有節欲之德,向下所求之養再用來養人,故“吉”。艮為虎,“虎”之象。離為目,“視”之象。“眈眈”,專一注視某物。“逐逐”,相繼不斷。由于六四有美正、節欲之德,求養的目的在于養人,這樣即使專一的不斷的向下求取養頤,也“无咎”害。

“光”,廣也。六四居下卦之上。“上施光也”,說明六四居上而向下施頤養之德廣大也。

【觀象】:六四動變,參象見賁 ䷕ ,虎視耽耽,匪寇盜也;其欲逐逐,求婚媾也。頤 ䷚ 之噬嗑 ䷔ ,治訟獄,得金矢,養賢之功也。

【玩辭】:求賢于下,吉祥。虎視耽耽,其欲逐逐,无咎。六四正位居體,顛頤則是求養于初,初四相應,求謀順遂,吉之道也。虎視耽耽,專視于食,心不他顧之貌也。其欲逐逐,孜孜以求,汲汲營營之貌也。虎視耽耽,專而求賢也。其欲逐逐,繼而无間也。上求之以真,下應之以誠,故无咎也。六四得剛陽之應,以濟其事,居上推恩,光明下被,是故雖顛頤而能獲吉矣。或問:先告之以吉,後繼之以无咎,何也?對曰:戒其養親而用私也。或問:二四居正,皆有待于初,而顛仆下求,二征凶,四得吉,其何故也?對曰:二志于物,頤養口腹,居震體而妄其動,行失其類,故征凶也。四志于道,集義養德,居艮體而守其分,安貞淑慎,故得吉也。

虎,艮之境象也,後天艮安寅宮,寅主虎。視,震也,上視下也。眈,沉迷,坤也。欲,欲求,艮也。逐,追趕,震也。施,施行,震也。光,廣大,坤也。

六五:拂經,居貞吉。不可涉大川。

象曰:居貞之吉,順以從上也。

“拂”,違反、違背。“拂經”,違背常理。六五以陰居陽位,下无應與,虛而不富,不能自養,只有依賴上九之陽實而頤養自己。進而兼養天下,這樣就違背了君主養賢、養民的常理。“居”,安也。安守正道可獲吉祥。中爻為坤,坤為大川,陰遇陰則窒息,故“不可涉大川”也。

“順以從上也”,說明六五承上九之陽剛,依賴于賢者以自養。

【觀象】:六五動變,參象見蠱 ䷑ ,山風落木,實得其材,頤道漸成,養賢濟事。頤 ䷚ 之益 ䷩ ,六五養賢,賢養萬民,天下被德,勿問元吉。或問:參蠱之益,皆利涉大川之卦,唯六五不可涉大川,何也?對曰:蠱之時,天下已亂,得濟世之才,故利涉也;益之時,厚生利用,木道乃行,故利涉也。六五之際,頤道未大成,故不可涉大川,有待上九之由頤也。

【玩辭】:除去妄動,安住其心,守正其位,吉祥。不能以之濟渡險阻。六五柔中失正,居艮體,故戒之曰「拂經」。陰柔之才,履居坎爻,猶在坤中,故「不可涉大川」也。居坤順之體,近上九之賢,順以從上,乃得居貞之吉。

居,安住,艮也。涉,濟渡,震也。大川,坤也。順、從,變巽也。上,指卦主上九。

上九:由頤,厲吉。利涉大川。

象曰:由頤厲吉,大有慶也。

“由頤”,由之以頤。上九為頤卦之終,意謂天下賴之以獲頤養。雖然危厲,但可獲吉祥。上九處頤卦之極,有危厲之象;但賴之以養天下,故可獲吉祥。“利涉大川”利于渡河。

上九為乾爻,故為慶。“大有慶也”,說明上九大有福慶,與六五相比應,得六五之助。

【觀象】:上九動變,參象見剝 ䷖ ,恬淡虛无,清心寡欲,牧心養德也。頤 ䷚ 之復 ䷗ ,篤實存誠,去其虛妄,養德潤身也。牧心以養德,養德以潤身,潤身以承家,承家以任天下,亦見大學修齊治平之道也。

【玩辭】:頤養之所由,雖危險,猶吉祥。利于濟渡險阻。以君臣之義言,上為賢,五為君,君養賢。以上下之位言,陰爻象萬民,皆為上九所養。上九又懷厲而自養其德,頤之所由出也。由頤者,利之所在也;丘頤者,位之所在也;拂頤者,道之所失也。上九賢人為六五所尊崇,輔助君上頤養萬民,以人臣而任天下,必常懷危厲則吉也,伊尹、周公以之。上九頤道大成,由靜而動,大過將承,宜竭其才力,濟天下之艱危,成天下之治安,故曰「利涉大川」也。上九剛明賢良,承天之寵,頤養萬民,慶賜之大者也。

由,動出,震也。《論語》云:“觀其所由。”注:“由,經也,言所經從。”厲,危險。慶,賞賜,震也。

【總論】:通觀頤卦,內三爻皆所以自養口體,妄動其所當止,故皆凶也。外三爻皆所以內養其德、外養其賢,安止其所妄動,故皆吉也。概頤養之道,宜靜也,宜定也,宜誠也。初上自養,初養其體而為小,上養其德而為大。四五養人,五養賢而為公,四養親而為私。二求養于人,茍舍近求遠,則征而應凶。三不自養、不養人、不養于人,拂頤而終不可用。此六爻之用事,所以治全體之頤也。
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