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說周易_姤卦

44.姤 ( ☴ 巽下 ☰ 乾上)

【經文】

姤:女壯,勿用取女。

彖曰:姤,遇也,柔遇剛也。勿用取女,不可與長也。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。剛遇中正,天下大行也。姤之時義大矣哉!

象曰:天下有風,姤。后以施命誥四方。

初六:系于金柅,貞吉。有攸往,見凶,羸豕孚蹢躅。

象曰:系于金柅,柔道牽也。

九二:包有魚,无咎,不利賓。

象曰:包有魚,義不及賓也。

九三:臀无膚,其行次且,厲,无大咎。

象曰:其行次且,行未牽也。

九四:包无魚,起凶。

象曰:无魚之凶,遠民也。

九五:以杞包瓜,含章,有隕自天。

象曰:九五含章,中正也。有隕自天,志不舍命也。

上九:姤其角,吝,无咎。

象曰:姤其角,上窮吝也。

樂說姤卦

44.姤 ( ☴ 巽下 ☰ 乾上)

姤:女壯,勿用取女。

姤,卦名,遇也。五月之卦也。一陰生于下,陰與陽遇,以其本非所望而卒然值之,如不期而遇者,故為姤也。

古代娶女必定在夜晚,所以叫“婚”。姤卦下巽上乾,象徵陰遇陽,即女遇男,婚姤之象,故卦義為姤。“取”,娶也。“壯”,強壯。一陰柔承五陽剛,象徵一女遇五男,過于強壯之女不宜娶為妻子。

乾君后也,巽女妻也,乾乘巽,姤之字也。五陽據一陰,一陰遇五陽,姤之象也。一陰為主于內,五陽聽命于外,姤之體也。乾天也,巽風也,風行天下,无物不覆,无所不遇,姤之用也。夏至一陰生,感陰氣而鹿角解,姤之氣也。五月蕤賓,陽氣始導陰氣,使繼養物,陰氣為主,陽氣賓服,姤之數也。姤者,婚媾也,傷害也,制止也,邂逅也,偶遇也,意外也,約會也,忌妒也,邪惡也,女權也,曖昧也,色情也,不貞也。

【觀象】:初五互姤 ䷫ ,女歸循六禮,偶遇之私,陰來求陽,非禮之正也,故曰「勿取」如是之女,以示訓戒。二上互乾 ䷀ ,姤自乾來,陰遇陽,男取女,人倫之始也。勿取之義,非不娶也,抑其浸長,扶其順巽,陰平陽秘,則夫婦之道和矣。反體曰夬 ䷪ ,分別贈玦謂之夬,偶遇求婚謂之姤。夬,一陰乘五陽,故必決之而後和。姤,一陰承五陽,故必包之而後安。體相反而義相對也。對體曰復 ䷗ ,朋來无咎,復之辭也,女壯勿取,姤之意也,體相對而義相反。

【玩辭】:女子傷人,不要娶其為妻。不期之遇已非正,又以一陰而遇五陽,則女德不貞而傷男甚矣,是以不取也。女壯之禍,千古之鑒,誠可戒也。

女,妻者齊也,巽者齊也,故巽為女妻。壯,象取于乾,而義取止也。勿,亦止義。取,通娶。勿取,止之也。

《序卦傳》曰:“決必有所遇,故受之以姤。姤者,遇也。”物不可窮,陰不可滅,一陰返下,復遇五陽,決則判分,分久必合,此姤 ䷫ 所以次夬 ䷪ 也。

《雜卦傳》曰:“姤,遇也,柔遇剛也。”一陰方生,求遇于陽,聖人所申女求男之不取也。

一陰消陽,姤 ䷫ ,初六主卦,系于金柅,柔道牽也。九五主事,有隕自天,志不舍命也。

彖曰:姤,遇也。柔遇剛也。勿用取女,不可與長也。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。剛遇中正,天下大行也。姤之時義大矣哉!

“姤”,一陰柔與五陽相遇,故說“柔遇剛也”。“不可與長也”,娶強壯不正之女為妻,不可能長久相處。陰遇陽,“天地相遇”也。乾錯坤,坤為萬物。“品物”,品類之物,及萬物。“章”,同彰,彰顯也,猶言繁茂。姤為五月之卦,正是萬物生長茂盛之時,巽為草木、為高、為長,故有“品物咸章”之象。天為陽,地為陰,天地間的陰陽相遇,萬物發育生長繁茂。“剛遇中正”,指九二之陽剛遇九五中正。假定剛健誠信之臣遇陽剛有為之君,則天下的教化將大為暢行。巽錯震,震為時。可見,相遇的適時是多麼重大啊!

一陽方生,與陽相遇,人倫之大端也,謂之「姤,遇也。柔遇剛也」,據卦體釋卦名。一陰漸浸,則生剝陽之禍,君子之道憂矣,幾微之際,聖人之所戒慎,謂之「勿用取女,不可與長也」,據卦體釋卦辭。夫易之道,見微知著,原始及終,彰往察來,皆見于是也。

夫獨陽不生,獨陰不長,天地相遇,乃生萬物,謂之「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」,據卦象釋卦名。天地相遇,化育庶類也。品物咸章,萬物章明也。巽位地戶,乾居天門,巽承乾,天地相遇,故為象也。

九五君后,居中履正,包容萬類,代天理物,昭誥萬方,風動四海,謂之「剛遇中正,天下大行也」,據九五之才釋卦名。

陰陽相遇,雲行雨施,厚生庶物,君臣際會,道濟天下,澤被烝民,姤亦見天地之心,謂之「姤之時義大矣哉」,盛贊姤之時義也。程頤曰:“天地不相遇,則萬物不生。君臣不相遇,則政治不興。聖賢不相遇,則道德不亨。事物不相遇,則功用不成。”義理之至者也。

象曰:天下有風,姤。后以施命誥四方。

卦之上卦為乾,乾為天;下卦為巽,巽為風,故有“天下有風”之象。風行天下,萬物全都與風相遇,故卦義為“姤”。乾為后、為君。巽為命、為誥。乾錯坤,坤為四方。“后”,君王。“誥”,誥命,發布誥命。君王觀此卦象,發布誥命,曉喻四方之民,使四方之民人人皆知。

君王觀風行天下,吹散伏陰之象,發布政命,昭告四方,以消隱慝,以除積弊。后,君王,乾也。施,發布,巽也。命,政命,巽也。風者,天之號令,故謂之天命。誥,昭告,乾為金,金主言。四方,乾上巽下,風行天下,无所不至之象也。或問:昭告何事?對曰:至日閉關,商旅不行。至日,夏至、冬至也。

初六:系于金柅,貞吉。有攸往,見凶。羸豕孚蹢躅。

象曰:系于金柅,柔道牽也。

巽為繩,故說“系”。“柅”,音ní,織布用的一種工具,俗稱梭子。乾為金,巽為木,故有“金柅”之象。“金柅”陽剛之物,指九二。初六與九二比應。“系于金柅”,意謂初六之陰柔為九二陽剛所系,表示家庭主婦織布以供丈夫之用,男耕女織為古代社會之正道,堅守這個正道就可以獲得“吉”祥。“見”,現也。一陰柔處五陽剛下,陰陽極不平衡,如果前往,必會出現“凶”象。巽錯為震,震為凶。巽為羸,為豕。“羸豕”,羸弱之豬,指初六。巽為進退,故有“蹢躅”之象。“蹢躅”,躊躇不定。初六以陰爻處陽位,位不當。以羸弱之豬躊躇不定為喻,告誡只能堅守其位,否則必遇“凶”險。

“牽”,牽連也。“柔道牽也”,重申陰柔的初六為九二陽剛之所牽制。

【觀象】:初六動變,巽之乾,參卦小畜 ䷈ ,小畜一陰止五陽,姤以五陽止一陰,及其止也,陰陽合德,夫唱婦隨,家齊國治;失其止也,則輿說輻,夫妻反目,不能正室。姤 ䷫ 之乾 ䷀ ,羸豕蹢躅,伏陰需制,免于否 ䷋ 也。潛龍勿用,微陽宜養,至于泰 ䷊ 也。羸豕潛龍之來者也。

【玩辭】:把絲固定在車的金屬架上,靜正則吉。前往則凶。羸弱的豬也要確信其不能前行。金者,剛強之物也。柅者,制動之主也。系于金柅,剛強止動,防小人道長,亦女壯勿取義也。貞吉,戒其進動,復申女壯勿取義也。有攸往見凶,陰浸而長,陽道消矣。

系,巽之繩也。金,乾之精也。柅[nǐ],尼止也,柅止輪動之木也。爻謂九二,卦謂巽木。羸,瘦弱,陰爻巽也。豕,爻謂初六,卦謂乾值亥也。豕,陰躁之獸也。孚,確信。蹢[zhí]躅[zhú],徘徊不進貌,巽之進退也。牽,牽系,止其進也。

九二:包有魚,无咎,不利賓。

象曰:包有魚,義不及賓也。

“包”,包裹也。巽為白茅,故說“包”。巽為魚,魚為陰性之物,指初六。“包有魚”,九二陽剛居中,下乘初六,象徵“包有魚”。九二得中位,故“无咎”。巽為賓。姤為五月之卦,五月天氣炎熱,白茅包裹著的魚已腐敗不能食用,所以不利于用來款待“賓”客。

“義”,宜也。九二陽爻處中位,陽為義。“義不及賓”,腐敗的魚按道理不宜于用來款待賓客。

【觀象】:九二動變,巽之艮,參卦曰漸 ䷴ ,鴻漸于盤,得其所歸,陰系于陽,包其所壯,吉而无咎也。姤 ䷫ 之遁 ䷠ ,見女壯而思遁者也。

【玩辭】:苞茅中有魚,无咎, 祭品 不用來宴賓。初六,不正之陰也,九二剛中,能包而有之,使其不應九四而有遇于賓,令邪不逸于外,則義无咎也。初六主事,九四謂賓,四應初則遇二陽阻滯,初四雖應難和,是不利賓也。

包,通苞,苞茅,巽也。青茅捆束,祭祀之時,利用縮酒,求神之降。魚,爻指初六,卦取巽體。魚豕皆陰物,故以初六為象也。巽為風,為蟲也。巽為蟲,故為魚也。魚,陰類、民眾、兵甲、生育、豐收之應也。賓,敬服,巽也。九四居上,外來者謂賓。《說卦傳》曰:“兌見而巽伏。”巽為伏,故為賓也。睽 ䷥ 六五“劂宗噬膚”,同宗之人分食肉,義不及賓也。

九三:臀无膚,其行次且,厲,无大咎。

象曰:其行次且,行未牽也。

姤卦與夬卦相綜,姤卦之九三與夬卦九四相同,故皆有“臀无膚,其行次且”之象。乾為行。九三以陽爻處陽位,有過剛之象,上无應與,沒有相遇的對象,故“厲”。但九三得位,故沒有大的“咎”害。

“次且”即趑趄。九三乘承皆陽,上下无應與,說明九三的行為孤立,未曾“牽”連外物。

【觀象】:九三動變,巽之坎,參卦曰渙 ䷺ ,入廟思敬,過墟生哀,臨淵知懼,對境應物,一念感觸,易曰「渙其躬,无悔」,是之謂也。姤 ䷫ 之訟 ䷅ ,女壯而知訟之將至,則必知厲之所由,君子做事謀始,所以避之也。

【玩辭】:祭品底部沒有祭肉,行動遲緩,易而无備,危險,无大咎。九三過剛不中,不比于初,无害于陰,安不思危,易而无備,所以為象也。然正位居體,既无所遇,則无所牽,知危能止,故雖危而无大咎也。臀无膚者,備不周也。其行次且,行不進也。厲无大咎,知險能止也。行未牽者,與陰无遇也。

巽為股,故為臀也。膚,坤之皮肉也,伏則无膚。行,乾之健也。次且,趑趄,猶豫不前,巽之進退也。厲,危險,變坎也。牽,牽制,巽之繩也。

九四:包无魚,起凶。

象曰:无魚之凶,遠民也。

“包”、“魚”同九二解。九四不中不正,與初六為正應,初六為九二所包,故有“包无魚”之象。陰為民。“包无魚”,以喻九四失民之象。“起”,動也。九四動而應初,為九二所據,因而喪失其民,九四失其民,與九二相爭,因不中不正,必遭致“凶”險。

“民”,指初六,九四遠離初六,故說“遠民”。“遠民”,遠離下民。遠離下民,喪失民心,故遭受失民之“凶”。

【觀象】:九四動變,乾之巽,參卦曰姤 ䷫ ,女壯生乎內,茍不能包之,則凶咎見乎外,殷商非失于妲己,實亡于紂,宗周非滅于褒姒,實亂于幽,易曰「包无魚,起凶」,理之至矣。姤 ䷫ 之巽 ䷸ ,女壯乎內而申命乎外,牝雞司晨,為家之索,君子之所惡也。

【玩辭】:苞茅里沒有魚,行動有凶險。初四正應,陰遇于二,不及于四,包无魚以喻之。四欲應初,遇二三為滯,是以起凶。當應而不能應,當遇而不能遇,居位不正,使民失道,是遠民之象也。包无魚,不能制陰也。起凶者,不勝而往也。遠民者,使民无道也。

包,同苞,巽也。魚,巽體也,初六也。起,行動、作為。民,初六也,陽象君,陰主民;伏坤也,伏則遠矣。

九五:以杞包瓜,含章,有隕自天。

象曰:九五含章,中正也。有隕自天,志不舍命也。

巽為杞,乾為果,瓜果之象。姤為五月之卦,枸杞與瓜皆為五月成熟之物,故有“瓜”之象。“以杞包瓜”,以杞木做的盆盤裝瓜果。乾為含、為大明,故為章。“含章”,含藏章美。以杞包裹瓜,含藏有章美之象。“隕”,從高而下之物。乾為天,巽為隕,故說“有隕自天”。九五為君,人君的誥命自天而降,神聖而威嚴。

九五當遇之時,雖不與民相遇,但有含章中正之美德,施行誥命于天下,猶如天下有風,沒有物不相遇的,九五之相遇何其廣大啊!九五居中,故有“含章”之美德。乾為志、為命。“志”,心志。“舍”,違背。“志不舍命”,心志“不”違背天“命”。

【觀象】:九五動變,乾之離,參卦大有 ䷍ ,以杞包瓜者,遏惡揚善也;有隕自天,順天休命也。五陽據一陰,惡之始也;一陰有五陽,善之終也。茍能善包小人,則始有大姒嗣徽音,而終无褒姒滅宗周矣。福履而成君子,有隕之道也。姤 ䷫ 之鼎 ䷱ ,以杞包瓜,生黃耳金鉉之美也。有隕自天,正位凝命以待天時也。

【玩辭】:用杞葉來包瓜,文采隱含其中,應天時而隕落。九五陽剛,居中履正,與陰无遇,然得遇之道,為主于姤,終必遇也。杞,陽物之在者,九五之象也。瓜,陰物在下者,初六之應也。時值五月,杞已盛而瓜始生,是故以杞包瓜者,剛包柔,防始生必潰之陰也。柔者揚其花,華章內含,剛者蘊其美,居中履正,以待天時,順天命而不廢其志也。有隕自天者,天時既至而瓜熟蒂落也。志不舍命者,欲挽回造化之機也。夬卦一陰乘五陽,故用決,必欲去之也;姤,五陽據一陰,故用包,將欲止之也。

以,用也,乾也。杞,卦象巽之木,爻指九五。包,巽之茅也。瓜,卦象乾之木果,爻指初六。含章,變離也,文在中也。隕,隕落,巽之風也。天,天時,乾也。志,心之所向,巽也。舍,違也,變離也。命,天命,乾天巽命也。

上九:姤其角,吝,无咎。

象曰:姤其角,上窮吝也。

乾為頭。上九居乾之上,故有“角”之象。上九處姤卦之終,所遇已經到了極盡處,沒有發展的余地了,故有悔“吝”。既无所遇,因而就不與物爭,也就不會有“咎”害。

相遇到了極盡處,是因為上九是姤卦的窮極之位,物極必反,故必生悔“吝”。

【觀象】:上九動變,乾之兌,參卦曰履 ䷉ ,視履考祥,前事不忘,善補其過,是以无咎也。姤 ䷫ 之大過 ䷛ ,老夫女妻,過以相與,以其能相遇而包容故,是以无不利也。姤之大過,吝于不遇,困于不包也。

【玩辭】:遇到觸角,羞吝,无咎。上九陽剛,高而无位,不得其遇,難濟其時,而急于求遇,誠可吝也。以身處事外故,亦无咎也。姤其角者,速求其遇也。

角,觸角,上之位也。角者,兵戈爭斗之應也。上九司宗廟,以无角童牛為用,姤其角,則吝其所用也。

【總論】:縱觀姤卦,以柔遇剛為象,以陽包陰為旨,能包者无咎,不遇者有凶。初六一陰方來,安靜貞吉,妄動見凶;九二剛中,親比初六,能包陰者,義无咎也;九三次且,而病于未牽;九四起凶,而失于遠民;九五中正,得遇之道,包瓜含章,志不舍命;上九无遇,吝于道,而无咎于身。此六爻之用事,以盡全體之姤也。
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