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6. ䷷ 旅 ( ☶ 艮下 ☲ 離上)
【經文】
旅:小亨。旅貞吉。
彖曰:旅小亨,柔得中乎外,而順乎剛,止而麗乎明,是以小亨旅貞吉也。旅之時義大矣哉!
象曰:山上有火,旅。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。
初六:旅瑣瑣,斯其所取災。
象曰:旅瑣瑣,志窮災也。
六二:旅即次,懷其資,得童仆,貞。
象曰:得童仆貞,終无尤也。
九三:旅焚其次,喪其童仆,貞厲。
象曰:旅焚其次,亦以傷矣。以旅與下,其義喪也。
九四:旅于處,得其資斧,我心不快。
象曰:旅于處,未得位也。得其資斧,心未快也。
六五:射雉,一矢亡,終以譽命。
象曰:終以譽命,上逮也。
上九:鳥焚其巢,旅人先笑後號咷。喪牛于易,凶。
象曰:以旅在上,其義焚也。喪牛于易,終莫之聞也。
樂說旅卦
56. ䷷ 旅 ( ☶ 艮下 ☲ 離上)
旅:小亨,旅貞吉。
“旅”,卦名。羈旅也。為卦山內而火外。內為主,外為客。山止而不動,猶舍館也。火動而不止,猶行人也,故曰旅。
艮為少男、為童、為小。上離為陰,陰氣濁而下降;下艮為陽,陽氣輕而上升,上下相交感故“亨”。離,麗也。麗,附也。旅,作客于外。下山上火,火附麗于山上猶人作客于外,故為“旅”。“貞”,正也。在外作客,行為舉止端正,故“吉”也。
離類甲胄、戈兵,艮類身手、盾牌,甲胄在身,干戈在手,旅有兵卒之象。兌象旗,巽象風,兵眾立于旗下,旅之字也。離震同宮,艮震共舍,火山通震,震動不居,旅之卦也。旅者,羈旅,失其本居而客寄他鄉之謂也。艮,山墜于地而持守,止也。離,日經于天而不居,麗也。艮止類寄居之所,離麗象羈旅之客。離者主分別,艮主家鄉,巽主市井,背井離鄉,旅之體也。離,明也,明于遠者燭于心。艮,誠也,誠于中者形于外。誠明一如,旅之用也。巽思之,兌言之,艮類祖先、主宗廟,祭宗廟,告祖先,旅存祭告之義。離麗之,巽客也,艮居家也,客居異鄉,旅存寄客之義。巽為進退,離艮通震,震主人,二人共同進退,旅存伴侶義。離為鳥,兌為口,巽為落,艮為種子,非播種而生,旅存野生義。皆廣義之旅也。
【觀象】:初四互漸 ䷴ ,居德善俗,明慎用刑,皆君子之事。然事有徐疾,善俗之事徐,猶木之生山,積小以高大;用刑之事疾,猶火之焚物,過而不留。二五互大過 ䷛ ,學者无涯,負笈而行,商者无域,載貨而往,遠涉大川,志在四方,亦旅之時義。三上互睽 ䷥ ,二女同居,其志不一,小事吉也。旅人寄居,其情憂戚,道小亨也。初五互咸 ䷞ ,遠父母,背鄉井,對境生心,應物生情,非旅人獨有之,眾生皆有之。二上互鼎 ䷱ ,祀上帝,養聖賢,敬尊長,旅存奉養之義。反體曰豐 ䷶ ,豐曰盛大,旅曰窮大,體相對而義亦相對。對體曰節 ䷻ ,苦旅猶可亨,苦節不可貞,何以故?曰:苦旅有常情而苦節失常道矣。
【玩辭】:小亨通,旅人守正吉祥。處旅之時,止而麗乎明,不失旅道,是以亨也。柔居尊位而順乎剛,二五不應,其亨小矣。君子處旅,以謙和、柔順、得中為要道,是以旅貞吉也。范仲淹曰:“內止而不動于心,外明而弗迷其往,以斯適旅,故得小而貞吉。”
《序卦傳》曰:“窮大者必失其居,故受之以旅。”豐 ䷶ 之上六盛極而衰,豐其屋,蔀其家,窺其戶,闃其无人,爻辭言失其居而旅者也。氣有升降,道有盛衰,皮旅 ䷷ 所以次豐 ䷶ 也。
《雜卦傳》曰:“親寡,旅也。”遠父母,離鄉井,形孤獨,心自憐,親從旅人者必寡矣。
旅 ䷷ ,六五主事,終以譽命,上逮也。
彖曰:“旅,小亨”,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,止而麗乎明,是以“小亨,旅貞吉”也。旅之時義大矣哉!
六五為柔,居外卦之中位,故說“柔得中乎外”。“順乎剛”,指下卦艮,艮為陽卦,陽為剛;或六五上下皆為陽剛,故說“順乎剛”。艮為止,離為麗、為明。旅行本是小事,是以“小亨”。艮為時。“時”,時機、時候也。旅行的時候,遵循中正之德是最大的事情。
六五柔中,為主于旅,謂「柔得中乎外」也。麗乎上下之剛,剛不可用,謂「順乎剛」也。艮曰止,離曰麗,明不能過,適可而止,謂「止而麗于明」也。六五順剛得中,所止又能麗于明,行旅之事惟「小亨」矣。古人安土重遷,視旅居異國他鄉為要事,盛之以旅,衰之亦旅,得之于旅,喪之亦旅。易人因旅失家,重耳因旅得國,或以旅興,或以旅亡,處旅之道則大矣。
象曰:山上有火,旅。君子以明慎用刑,而不留獄。
旅卦之下卦為艮,艮為山;上卦為離,離為火,故說“山上有火”。“山上有火”,是火附麗于草木而存在,人在外面旅游,是依附于他鄉的生活資源而生存,猶火依附于山的草木一樣。“君子”,指君王。艮為君子、為明。艮為慎、為止。兌為刑、為拘獄。君主在治理訟獄時,不但要明察事實真相,謹慎用刑罰,還要從速判決,不要拖延時間。
君子法旅之象,明斷案、慎用刑、不留獄。明法離之火,燭奸象火不可掩蔽也。慎取艮之山,執法如山不可移易也。火之在山,逐草而行,勢不久留,如寄寓耳。君子之用刑也,茍留獄不決,或罪不能誅,或雪不能昭,則雖明猶暗,雖慎反害,非旅之道也。刑,處罰,兌也。獄,案件,巽也。噬嗑 ䷔ 、賁 ䷕ 、豐 ䷶ 、旅 ䷷ 、中孚 ䷼ 大象皆舉刑獄之事,蓋用離明也。
初六:旅瑣瑣,斯其所取災。
象曰:旅瑣瑣,志窮災也。
“瑣”,疑惑。中互大坎為疑。“斯”,此也,“這里”的意思。“所”,住所。艮為所。“斯其所”,旅行時住的地方。初出門旅行的人,總是心里疑惑不安。離為災。初六,位不當;六二與六五得敵應,故有“取災”之象。
艮為心志。初六有向上的心志,與九四雖然相應,但都位不當,不能實現其自己的志向,故“窮”。九四臨近六五,陽剛而遇柔弱之君,初六向上求志,不但不能實現,還有遇到“災”咎的危險。
旅:旅人,巽也。瑣瑣:平庸貌。曰“其”,曰“所”,曰“取”,皆艮象也。災,艮之離,引火燒身,災之象也。志,心之所向,巽也。
【觀象】:君子之處旅也,慎以為體,明以為用,寬以居之,仁以行之,如是則災不外來,禍不自招,何患之有?旅 ䷷ 之離 ䷝ ,雄雉于飛,罹于罟網,牝牛之行,安于阡陌,故雄雉之泄泄不如牝牛之眴眴,蓋處旅之用,剛明不如柔順。
【玩辭】:旅人卑微,離其居所,自取禍患。初六陰柔不中,應四遇阻,其位下,其行污,其志卑,處旅之時,致侮辱而取禍殃也。
六二:旅即次,懷其資,得童仆貞。
象曰:得童仆貞,終无尤也。
“即”,到達。“次”,舍也,旅行之人的住所,旅館或賓館之類。六二為位,中爻巽為利、為資財,故說“懷其資”。巽為獲得。艮為少男,故有“童仆”之象,六二上承陽剛,有“得童仆”之象。“貞”,正也。六二位中,故“貞”正。
“尤”,過失、過錯。艮為終。六二得中得正,故“終无尤”。出門旅行,有安全的住所,有資財,有專門的服務人員照顧,整個過程都不會有過失而出現問題的。
即,就也,艮也。次,住所,艮也。古代旅軍住一夜為舍,兩夜為信,三夜以上為次。即次,就住。懷,包藏,坤位。資,財物,巽也。童仆,隨從,指初六,象指巽。貞,忠信,艮之誠也。尤,怨恨,坎也,離對坎則无尤。
【觀象】:財可以潤屋養命,亦可以懷資養賢,而況得童仆之貞乎?艮之巽,安其居,懷其財,得童仆,是以終无尤也。旅 ䷷ 之鼎 ䷱ ,離雉也,艮據也,雄雉據鼎而祚商,《易》有前知,曰「得童仆貞」。
【玩辭】:旅人就住,藏有資財,贏得奴仆忠心,終无怨悔。六二中正,內不失己能安居,柔順承剛,外不失人得貞信,是處旅之善者也。即次者,旅所安也。懷資者,旅所裕也。童仆者,旅所助也。
九三:旅焚其次,喪其童仆貞,厲。
象曰:旅焚其次,亦以傷矣。以旅與下,其義喪也。
“次”,停留,這里指行人的住所。九三近離,離為火,艮為居,故“焚其次”,燒毀了住所。“喪”,失也。三爻變為坤,坤為女、為婦,艮男不見;中爻兌為隕落,故有“喪其童仆”之象。九三與初六為正應,故“貞”。“厲”,危也。九三居下卦之上位,剛而不中。過剛沒有朋友,六三不在中位,又位不當,故危“厲”也。
“傷”,指童仆受傷。中互為兌,兌為毀折、為傷害,故“傷也”。“下”,指初二。在旅行時燒毀房舍,童仆受“傷”,宜與童仆協作才能共渡難關,但是喪失主尊仆賤(古代等級制度)的道理。九三陽爻處陽剛之位,剛而過剛,則必會遭此禍害。
焚,離之火也。喪,變坎也。傷,困傷,兌之毀也。厲,危險,坎也。
【觀象】:水唯善下方成海,山不矜高自極天。艮之坤,高己卑人,己身困,人心喪,是故以旅與下,君子弗為之矣。《孟子》云:“君之視臣如手足,則臣視君如腹心;君之視臣如犬馬,則臣視君如國人;君之視臣如土芥,則臣視君如寇仇。”此也。旅 ䷷ 之晉 ䷢ ,旅人喪童仆,康侯得賞賜,何以故?曰:旅人自高其位,康侯自昭明德,如斯而已。己德不昭,則視天下皆旅人矣。
【玩辭】:遇大火毀舍次,處旅難止,身必傷而道必困。視隨從如路人,處旅失助,心必失而道危。處旅之時,居下者卑,登高者危,柔順者安,陽剛者災,是故三招焚次之傷,上致焚巢之禍。過剛不中,居艮山之上,自視過高,致童仆不忠,故失旅道而焚次喪仆也。焚次者,剛居高位,失中不柔,无所容也。喪仆者,上无應與,初不順從,无所助也。
九四:旅于處,得其資斧,我心不快。
象曰:旅于處,未得位也。得其資斧,心未快也。
“處”,處所,即舍次,旅舍。“旅處”,暫時的居處。艮為土,土的性質穩定,所以九三為“旅其次”。離為火,火的性質不穩定,故此爻有“旅其處”之象。中爻兌為金。“資”,資財也,財貨、金銀之類的東西。“斧”,斧頭,用以防身。中爻上兌為金,下巽為木,木貫穿于金,“斧”之象。本爻變下卦為坤,坤為我。巽為志、為心。離錯坎,坎為憂,有“不快”之象。下應初六,九四之陽剛順從初六之陰柔,寄托于非理想之人,故“我心不快”。
九四陽爻處陰位,所以說“未得位也”。在旅行中應該是以安全安定為快,九四暫留居處,不安定而“心未快也”。
處,居所。資斧,利斧,兌也。快,兌之說,兌體化去,故不快也。
【觀象】:身雖居于此,而心寄于彼,艮之離,火焚其身,境轉其心,安得樂邪?旅非其處,雖得資斧,心不快也。旅 ䷷ 之艮 ䷳ ,行其庭不見其人,雖旅安處,未登堂也;艮其背不獲其身,思出其位,心未快也。昔者關公之降曹,當此爻也。孔子困于陳蔡,亦此爻也。居有安處,旅有資斧,茍能无欲无求,則疏簾竹簟亦是幽人安樂窩矣。
【玩辭】:旅人安居,得到利器,我心不快。九四視居處如羈旅,執剛履陰,未能升五,不得位也。承五之主,得資斧之衛也。應初而三為之滯,心未快也。旅于處,身可安而心不快也。得資斧,以防患也。
六五:射雉一矢亡,終以譽命。
象曰:終以譽命,上逮也。
“射”,射擊、射殺。射雉必有矢。雉,音zhì,俗稱野雞。離為雉。離錯坎,坎為矢,弓矢之象。本爻變為乾,乾為一,有“一”之象。開始為離,離含有“雉”“矢”之象。本爻變為乾之後,離不存在,不見“雉”與“矢”,故有“雉”飛、“矢亡”之象。“譽”,美譽。中爻兌為口,為悅,以口中言語喜悅于人,即贊頌別人,故為“譽”。“命”,爵命。中爻巽為命。旅行之時雖然遭到了“毀舍喪仆”的不幸,以“雉飛矢亡”為喻,說明損失不大,最終得了“譽命”。離為文明。文明得中,下能夠順于九四,又能夠應于六二,說明旅行之人持守文明中正之德,終將獲得好處的。
“上”,上九。“逮”,及也。六五與上九為正比,說明能逮及于上九。
射,射殺,兌也。雉,野雞,鳥之有文者也。射雉是古代田獵活動,射雉而得譬喻士有進身之階。男子之生,桑弧蓬矢,射天地四方,射雉者,士者所旅也。矢,箭,坎也。坎伏則矢亡,亡者失也。終,艮也。按後天八卦,艮值丑寅之境,夏正建寅終丑,故象終始。譽,稱美,離美也,艮名也。命,賜命,巽也。上,君上,變乾也。逮,行相及,艮也。
【觀象】:順天休命在先,終以譽命在後,君子所以進階者,學成文武技,貨于帝王者也。巽乘艮,齊家國也。離之乾,朝君所也。旅 ䷷ 之遁 ䷠ ,旅有所失也。雉者,君子之所得,以為進身之階也。矢者,君上之所失,以為受命之賜也。收榆失隅,得雉亡矢,不亦嘉遁者乎?強秦以亡矢之費終得六國之雉,當此爻也。
【玩辭】:田獵時射殺野雞,失去一支箭矢,最終得令名賜命。六五柔順得中,離于上下,兩剛與之,有情于旅者也。二不應,行有失,一矢亡也。居尊位,承宗廟,終譽命也。李光地曰:“信于友則有譽,獲乎上則有命。”射雉,善用明也。亡矢,所費小也。譽命,所得大也。
上九:鳥焚其巢,旅人先笑後號咷。喪牛于易,凶。
象曰:以旅在上,其義焚也。喪牛于易,終莫之聞也。
“離”為網罟,故有“巢”之象。離為鳥、為火。中爻巽為風,風遇火,風使火烈,有“焚”燒之象。鳥巢位于風烈火急之中,故說“焚其巢”。“旅人”,指九三。九三為人位,三與上為相應位,故稱“旅人”。中互兌為悅,歡笑之象,與同旅行的人相歡笑。“咷”,“號啕大哭”的意思。本爻變為震,震動不安定。上九又處旅卦之極,又陽剛處陰位,有險難之象,故號啕痛哭。離為牛,牛之象。艮為田、為易。“易”,“田場”的意思。本卦內艮外離,上九在艮之外,即牛在田場之外,故有“喪牛于易”之象。燒毀了房舍,喪失了牛群,故“凶”。
“上”,指上九。“義”,宜也。上九處于危險之地,宜其巢被焚,牛走失。應爻三變,中爻為坎,坎為耳、為隱伏。艮為終。“莫之聞”,莫聞之的倒裝句。“聞”,聽見、知曉。由于被隱伏起來了,所以就終究沒有被知曉。
鳥,離也。鳥之于飛,惟能進,不能退,罹于羅網,皆以剛明故也。巢,艮也。鳥巢者,居高亢,寄危地,易傾覆者也。笑,兌也。號咷,大哭,巽也。居上九之位,反觀全卦,先兌後巽,是以先笑後號咷。離艮為牛,離象化去,出震反艮,故曰“喪牛”。易,反常。終,艮也。莫,沒人,艮也。聞,坎也。坎伏,莫之聞也。
【觀象】:離乘艮,居高亢,寄危地,鳥之棲也。離之震,惟能進,不知退,鳥之飛也。居高焚巢穴,飛疾罹羅網,推之旅人則剛明自居,終不能保其安矣。旅 ䷷ 之小過 ䷽ ,鳥飛高,明也。遺之音,逾明也。居高位,用剛明,失旅道,是故聖人戒之曰:“不宜上,宜下,大吉,上逆而下順也。”
【玩辭】:如鳥巢焚毀,旅人先歡喜後悲傷,亦如牛失常性,凶。上九過剛,處旅之極,居離之上,過剛自高,无敬慎之心,始稱其意,終失其常,凶之道也。巢,鳥所居也。焚巢,失其常居而无所容也。牛,性順物也。喪牛,失其順性而反常情也。鳥焚其巢,怒而忤物也。以旅在上,旅而驕肆也。終莫之聞,又誰告也。
【總論】:綜觀旅卦,卑則自辱,高則見禍,柔有所得,剛有所失,能執柔中,方得旅道。是故初六「瑣瑣」,卑以自辱也。六二「懷資」,得中道也。九三「焚次」,剛之失也。九四「得資斧」,柔濟剛也。六五「譽命」,柔中正也。上九「焚巢」,高而見禍也。此六爻之用事,以全旅之體也。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