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說周易_升卦

46.升 ( ☴ 巽下 ☷ 坤上)

【經文】

升:元亨。用見大人,勿恤。南征吉。

彖曰:柔以時升,巽而順,剛中而應,是以大亨,用見大人勿恤,有慶也。南征吉,志行也。

象曰:地中生木,升。君子以順德,積小以高大。

初六:允升,大吉。

象曰:允升大吉,上合志也。

九二:孚乃利用禴,无咎。

象曰:九二之孚,有喜也。

九三:升虛邑。

象曰:升虛邑,无所疑也。

六四:王用亨于岐山,吉,无咎。

象曰:王用亨于岐山,順事也。

六五:貞吉,升階。

象曰:貞吉升階,大得志也。

上六:冥升,利于不息之貞。

象曰:冥升在上,消不富也。

樂說升卦

46.升 ( ☴ 巽下 ☷ 坤上)

升:元亨。用見大人,勿恤,南征吉。

升,卦名,進而上也。為卦巽下坤上,木生地中,長而益高,升之象也。又綜萃,萃下卦之坤,上升而為升之上卦,亦升之象也。

下巽上坤。巽為木,坤為地,地中生木,象徵上升。巽,遜也。坤,順也。和遜柔順而上升,故大為“亨”通。“大人”,指九二。九二與六五相應,九二雖為大人,但是是臣位,六五之君欲用九二,故說“用見大人”。坤為憂、為恤。二與五相應,故“勿恤”。“用”于上“見大人”,沒有憂慮。震為南、為征,九三與上六正應,故說“南征吉”,向“南征”伐可獲“吉”祥。

坤柄也,震器也,兌酒也,巽落也,用斗提酒,酒水滴落,升之字也。坤地也,巽風也,風者土之氣也,風自地出,升之氣也。巽木也,坤地也,震春也,兌金也,木生于地,春花秋食,積小以高大,升之象也。坤全也,兌羊也,巽俎也,震獻也,全牲以薦,求神庇佑,升之用也。是故升者,進也,獻也,登也,上也,起也,烝也,眾也,成也,熟也,豐也。

用,施行,震也。恤,憂慮。勿恤,兌之悅也。征,進于遠,震之行也。南征,十二月卦,陽氣漸長也。

【觀象】:初四互大過 ䷛ ,君子素其位而行,不愿乎其外,是以獨立不懼,遁世无悶,彖曰「柔以時升」是也。二五互歸妹 ䷵ ,帝乙歸妹,親比諸侯,懷化遠人,協和萬邦,亦王道之化也。柔以時升,惟德之行,大任之謂也。三上互復 ䷗ ,陽氣施種于黃泉,孳萌萬物,氣之始動,潛龍勿用,柔以時升。初五互恒 ䷟ ,君子修永貞之德,立常久之道,行于大中之域,不易其操守,待時而進也。二上互臨 ䷒ ,二剛并至,陽氣奮迅而萬物起,无不順其性,是以亨也。反體曰萃 ䷬ ,聚民物曰萃,陰氣之合也。進賢人曰升,陽氣之起也。對體曰无妄 ䷘ ,祭祀之道,至誠格神,初曰允,二曰孚,三曰亨,四不疑,皆无妄之辭也。孔子曰: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”貴其誠也。

【玩辭】:大亨通,用此見大人,无需憂慮,南行吉祥。二五相應,巽而能順,升進以時,道大亨也。二得離之氣,五伏乾之象,二五相應,乾離志同,用見大人。大人居位,陽氣進升,愷悌君子,用見大人,延登賢俊,明揚側陋,必得其所歸也。巽值巳,坤值未,三夏之月,大人居明堂,上觀于賢,下聽于民,向明而治,是以南征吉也。

《序卦傳》曰:“萃而上者謂之升,故受之以升。”陰氣聚而降,陽氣散而升,聚終必散,降極反升,聚散以時,升降以勢,陰陽往來,氣序自然,此升 ䷭ 所以承萃 ䷬ 也。

《雜卦傳》曰:“萃聚而升不來也。”陽順陰逆,陽升陰降,陽往陰來,陽氣進而升,則往而不來也。

升 ䷭ ,六五主事,貞吉升階,大得志也。

彖曰:柔以時升。巽而順,剛中而應,是以大亨。用見大人,勿恤,有慶也。南征吉,志行也。

升卦是以萃卦之下坤上升而來的,坤為柔順,故說“柔以時升”。升卦之下卦為巽,上卦為坤,坤為順,故說“巽而順”。九二陽剛居中,上應于六五,故說“剛中而應”。二升至五,故有“有慶”之象。升卦以大通之德,用見大人,必有吉慶之事。震為南,巽為志,坤為行。向“南征”伐就是向坤“升”之“志”而“行”。就是說“南征吉”,是因為合乎坤上“升”之“志”的。

坤順也,巽柔也,兌和也,震行也,君子之進也,安于時,順于道,謂之「柔以時升」,據卦體釋卦名。柔者,安其時、順其位也。素位而行,隨適而安,安時而順,方為上達,君子上達,小人下達,不求茍同。時者,震春兌秋也。柔以時升,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,姜尚垂釣渭水當其事也。

巽從坤順,柔不自進,二五相應,柔始進也,謂之「巽而順,剛中而應,是以大亨」,據卦體釋彖辭。

凡人之求升,必藉大人之援引,舉以進之,登而用之,皆大人之功也。君臣際會,道濟天下,何恤之有?故謂之「用見大人,勿恤,有慶也」。慶,震也。

大人南面而聽天下,立明堂而視,據衢室而聽,君子前進必遂其升而得行其志,是以吉也,謂之「南征吉,志行也」。志,巽也。行,震也。

象曰:地中生木,升。君子以順德,積小以高大。

升卦之下卦巽為木,上卦坤為地,有“地中生木”之象。木生于地中,有逐漸長大上升之勢,故有上“升”之象。坤為順、為德。坤又為陰、為小、為積。巽為高、為長。中爻兌錯艮,艮為君子。君子觀此卦象,應以柔順之德,積小善以成就崇高,作出偉大的事業來。

君子觀木生地中,長而上升之象,慎修其德,累積微小,以至于高大。胡炳文曰:“木之生也,一日不長則枯,德之進也,一息不慎則退,必念念謹審,事事謹審,其德積小高大,當如木之升矣。”順,慎重,巽之賓敬也。積,聚集,兌之秋收也。

初六:允升,大吉。

象曰:允升大吉,上合志也。

“允”,宜也。“允升”,宜于上升。初六處升卦之始,下卦巽為木,木生土中,日長而上,故有“允升”之象。初上升遇九二之陽,初與二相比應,故“大吉”,宜于上升。

初與二相比應,故說“上合志”也。巽為志。宜于上升而大吉,是因為合于巽木“上升”之“志”也。

允,誠信,坤土主信。志,心之所向,巽也。

【觀象】:初六動變,巽之乾,君子居仁由義,風行天上,大人之氣象見矣。參卦小畜 ䷈ ,德積于小而不悖,道始于微而不遠。復自道,何其咎也?升 ䷭ 之泰 ䷊ ,天氣下降,地氣上升,君子拔茅茹匯,則偉彥元愷集于朝堂,和同之道行,而德義可觀也。

【玩辭】:孚誠以升,大吉。初六主巽,猶木之根,得地氣而滋,信其升之必達,而獲大吉也。四无應援,不能自升,順承二陽,獲信于上,志同道合,與賢共進,善莫大焉。允升者,發登進之愿也。

九二:孚乃利用禴,无咎。

象曰:九二之孚,有喜也。

九二與六五相應,所以說“孚”。“禴”,夏天的薄祭。九二為陽剛居中,上應于六五之陰。九二見用于六五之君,只要心存誠信,就可以獲得君王的信用而“无咎”害。猶如只要心懷誠信,即使像夏天用微薄的祭品祭祀神靈,也可以獲得神靈的保佑一樣。

震為喜。二與五相應,故有“有喜”之象。九二以誠信之德,見用于六五之君,必有喜慶的事情到來。

孚,坤之土也。禴,亦作礿,夏商春祭,周夏祭,四時之祭最薄者也。巽值春夏之交,是禴祭之象也。

【觀象】:九二動變,巽之艮,參卦曰漸 ䷴ ,女子之歸,宜室家而吉。君子之升,得時位而安。進而有序,則其道一也。升 ䷭ 之謙 ䷎ ,升居高位,而能下于人,天地益之,鬼神福之,有喜无咎矣。

【玩辭】:縱夏之薄祭亦可祀神,无咎。九二剛中,上應六五,陽而從陰,剛以事柔,非順道也。茍內存至誠,不假文飾,則无咎矣。當升之時,以安為善,二之有喜,以其安貞于中也。孚乃利用禴,禋于神而求升進之福也。易之言慶,祥瑞及于物也。言喜,則和悅發乎心也。喜自內生,慶自外來。

九三:升虛邑。

象曰:升虛邑,无所疑也。

陽實陰虛,九三為陽,為實。上卦坤為陰、為虛、為邑。九三臨近于虛邑之坤,上升至坤,故有“升虛邑”之象。

坤為疑。九三上升遇六四之陰,陽遇陰為通,故“无所疑也”。九三上升至虛邑是必然沒有可疑“惑”的。

虛,大丘,震也。邑,城邑,坤也。疑,猜忌,坎也。

【觀象】:九三動變,巽之坎,風舉之,雨潤之,君格之,眾歸之,其恤乃去,其疑乃散,進无滯塞也。參卦曰渙 ䷺ ,入廟思敬,過墟生哀,風行水上,心起微瀾,心役于物也。若心能轉物,則入雁渡寒潭之境也。升 ䷭ 之師 ䷆ ,升而得師,容民畜眾,為禮有節,為度有制,崇高以為志,容蓄以為量,大人之道也。

【玩辭】:升進到村落。九三陽剛,正而且巽,上皆順之,復有援應,當升之時,登高不倨,臨深不畏,進无疑滯,故為象也。

六四:王用亨于岐山,吉无咎。

象曰:王用亨于岐山,順事也。

中互震為王,指六五。兌為亨。“王”,指周文王。“亨”,祭祀。“岐山”,在今陜西省岐山縣東北。巽為岐,升與萃綜,艮為山,故有“岐山”之象。“王亨用于岐山”,周文王到岐山進行祭祀神靈,可獲“吉”祥而“无咎”害。這里用周文王順從殷王的典故,說明六四處上卦之下,以陰柔處陰位,在上升之時,宜于以柔順之德堅守臣子之位,可獲“吉”祥而“无咎”害。

坤為順、為事。“順事”,指周文王順從事服殷王之事,說明“柔以時升”的道理。

王,震象,追周先王也。祭祀山川,公侯之事也。亨,通享,祭器之象,進獻之義。初四互大過 ䷛ ,藉用白茅,是祭祀之辭。歧山,周部落發祥地。順,坤也。事,勤也,巽之助也。

【觀象】:六四動變,坤之震,順以動,所以事君王也。誠以薦,所以敬鬼神也。參卦曰復 ䷗ ,出入无疾,事王也。朋來无咎,尚賢也。為人君者尚德不尚力,為人臣者尚賢不尚功,誠政事之要務也。升 ䷭ 之恒 ䷟ ,升而用恒,猶未失常也。賢者狎而敬之,畏而愛之。愛而知其惡,憎而知其善。積而能散,安安而能遷,是以累世不失也。荒之者,升以進之也。康之者,柔以安之也。保之者,恒以持之也。

【玩辭】:先王登岐山祭祀,吉祥,无咎。六四之才,正位居體,上從君王之事,下順賢人之升,居敬行簡,德業能如是,則吉且无咎也。下接九三,順賢人之升也。上承六五,從君王之事也。

六五:貞吉,升階。

象曰:貞吉升階,大得志也。

與九二相應,堅守正道,可獲吉祥,故“貞吉”。坤為土,中爻震為高,故有“升階”之象。“升階”九二上升至五,各得其正之志。就像沿著階梯一步步上升一樣。九二上應六五,猶如成就事業,得到君王的嘉賞故可獲吉祥。

坤為志。九二堅守正道,步步上升,陽升至五而得正位,故說“大得志也”。

階,巽象。陛也,天子登阼階以臨祭祀也。志,心之所向,巽也。

【觀象】:六五動變,坤之坎,養水潤土則有生物之功,培土治水而无泛濫之憂,容民畜眾,大人之功也。參卦曰師 ䷆ ,君子居不主奧,坐不中席,登西階而不諂,升東階而不瀆,升階之吉在循禮而制也。升 ䷭ 之井 ䷯ ,井養之德,在于往來不窮,升進之道,存乎貞正不邪。

【玩辭】:正固吉祥,登天子之階。當升之時,以陰居陽,以柔履尊,必能正固,則可以得吉升階也。貞吉升階,升而有序,故以階言之,謂賓主以揖遜而升者也。大得志者,二五相應,柔以時升,而登于極也。

上六:冥升,利于不息之貞。

象曰:冥升在上,消不富也。

坤為晦冥,故說“冥”。“冥”,昏昧。上六處升卦之極,也居坤陰之極,昏昧上升不已之象。坤為死,震為息,故有“不息”之象。“息”,增長。不可輕易妄為,利于堅守正道。

坤為消、為不富,故說“消不富也”。昏昧而上升,處于極高之上位,說明上升之勢已經“消”弱而不會有所增“富”了。冥,幽深,坤也。

【觀象】:上六動變,坤之艮,積土成山,蓄水生淵,為學日益,則登高不惑,為道日損,則臨深知懼,損之益之,若見天理之幽深,則利其不息也。參卦曰謙 ䷎ ,山高則損之,地卑則益之,君子裒多益寡,稱物平施,是以有冥升之利而无困窮之失也。物盡其力,人盡其才,是古聖人之正德利用也。升 ䷭ 之蠱 ䷑ ,不事王侯,消不富也。高尚其事,不息之貞也。

【玩辭】:升于幽深之域,利正德不已。上六陰柔,居升之極,知進不知退,若能知時消息,自消其亢,不更求進,乃利于正。以之利用,恐遺竭澤之失,以之正德,則收厚積之功,是以聖人既勉之又戒之。「利于不息之貞」者,賢人之得,不肖者之失也。冥升者,用明已極,復入于幽也。消不富者,當无復增益也。

【總論】:升卦以祭祀立象,以升進立義,以孚誠立旨。初六「允升大吉」,合志之進也。九二「孚乃利用禴」,有喜之進也。九三「升虛邑」,不疑之進也。六四「王用亨于歧山」,順事之進也。六五「貞吉升階」,遂志之進也。上六「冥升」,不息之進也。初六,未進而先發心也。九二,將欲進而祭祀求福也。九三,進至虛邑,進之始也。六四,登歧山之高,進之漸也。六五,升天子之階,進之極也。上六,進于幽深之域也。此六爻之用事,以全升之體也。
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