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. ䷆ 師 ( ☵ 坎下 ☷ 坤上)
【經文】
師:貞,丈人吉,无咎。
彖曰:師,眾也。貞,正也。能以眾正,可以王矣。剛中而應,行險而順,以此毒天下,而民從之,吉又何咎矣。
象曰:地中有水,師。君子以容民畜眾。
初六:師出以律,否臧凶。
象曰:師出以律,失律凶也。
九二:在師中吉,无咎,王三錫命。
象曰:在師中吉,承天寵也。王三錫命,懷萬邦也。
六三:師或輿尸,凶。
象曰:師或輿尸,大无功也。
六四:師左次,无咎。
象曰:左次无咎,未失常也。
六五:田有禽。利執言,无咎。長子帥師,弟子輿尸,貞凶。
象曰:長子帥師,以中行也。弟子輿尸,使不當也。
上六:大君有命,開國承家,小人勿用。
象曰:大君有命,以正功也。小人勿用,必亂邦也。
樂說師卦
07. ䷆ 師 ( ☵ 坎下 ☷ 坤上)
師:貞,大人,吉无咎。
師,卦名。 ䷆ ,卦象。師者,眾也。其卦坎 ☵ 下坤 ☷ 上。以卦象論,地中有水,為眾聚之象。以卦德論,內險而外順,險道以順行,師之義也。以爻論,一陽居下卦之中,上下五陰從之,將統兵之象也。九二以剛居下,六五以柔居上而任之,人君命將出師之象也。
“師”,兵眾,指軍隊。“貞”正也,正義。坤為眾。“丈人”,指九二,互震為長子,居中,故為“丈人”。本卦除九二外,皆為陰爻。坤為眾、為民。九二陽剛居中,有統帥眾人之象,故為“師”也。兵者,不祥之器,危險之道,但是只要進行的是正義的戰爭,又有經驗豐富、德高望重的將軍帥領軍隊,可獲吉祥,而无咎害。
地水師 ䷆ 下卦坎 ☵ 水訓為貞,與上卦坤 ☷ 為先後天同位卦,若能居貞守正則丈人吉。倚仗其人坎 ☵ 中爻、互震 ☳ 初爻則吉。後天返歸先天,曰“丈人吉”。坎 ☵ 險化為坎 ☵ 貞,曰“无咎”。若是不能居貞守正,坎 ☵ 險无以化為坎 ☵ 貞,則是險凶而有咎。
上卦坤 ☷ 為眾,師 ䷆ 全卦一陽五陰,以眾中得長者率之,不似群龍之无首,此所以稱為“師”也。軍旅固然、教學亦然。以一率眾、以長率群,乃師之象、亦師之用也。
九二為下卦坎 ☵ 之卦主,更為師 ䷆ 之卦主,故為主帥。
師,眾意也。土丘,取象坎。帀,周圍,取象坤。故師 ䷆ 象應師字。六十四卦之名,十之六七,皆取自卦象。聖人觀象作易,亦觀象造字,卦與字通乎象者也。師之字,包刀兵、征伐、效法、師範、京都、憂患、容民、畜眾諸義。
【觀象】:古時寓兵于農,散兵為農,聚民為兵,伏險于易,藏動于靜。坤為地,坎為水,地下之眾者,莫過于水。是故,地中有水,畜兵于民,是師之象也。外不動如地,內趨變若水,強而示之以弱,智而示之以迷,是師之詭道者也。震為征伐,坤為陰逆,震辟坤,是征不寧也。坤為眾,坎為罪,坤辟坎,率眾伐有罪也。初四互解 ䷧ ,奉辭罰罪,梟其惡首,去其暴虐,安其生民,是師之用也。二五互復 ䷗ ,復反剝 ䷖ ,五陰消陽,剝有不寧之象,故師之用,安不寧者也。師 ䷆ 反則比 ䷇ ,師伐无道,而比賞有功也。師 ䷆ 對同人 ䷌ ,師討悖逆,而同人親比附也。
【玩辭】:出師以正,統帥者具大人德,則吉而无災。師之興也,貴乎正,失其正,則民不從,出師以正者,唯大人為能,故戒之曰「貞,大人」者也。九二剛中,居坎震之體,智且仁勇,帥眾拒險,象將兵之統帥。六二柔中,居坤順之體,寬而厚生,容民畜眾,象施命之人君。二五志應,剛柔相濟,智勇仁厚,除暴安民,如此行師,其荼毒也淺,而其吉唯无咎已矣。兵者凶器,戰者亂事,兵凶戰亂乃天地之閏數,聖人不得已而用之者也。唯知其害,能避其禍,聖人戒兵凶戰亂之情昭然可見矣。吉者,言其事也。无咎,說其理也。
《序卦傳》曰:“訟必有眾起,故受之以師。”訟之起也,生于小則聽之,興于大則師之,治訟罰罪,保民无疆,王者之道也。
《雜卦傳》曰:“比樂師憂。”師者,生于憂患之際,用于危難之時者也。
師 ䷆ 。九二剛居坎中,將帥出征以行險,是成卦之主也。六五柔居坤中,君王施命以居易,是主卦之主也。
彖曰:師,眾也。貞,正也。能以眾正,可以王矣。剛中而應,行險而順,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,吉又何咎矣。
坤 ☷ 為眾、為直,坎 ☵ 為貞、為正。震為帝、為王。“以”,猶“使”也。能使部屬堅守正道,可以作君王了。九二陽剛居中,與六五相應,故說“剛中而應”,比喻統兵之將英勇剛健,又得國君之信任。震為行,坎為險,坤為順,九二與六五相應,故“行險而順”。“順”,指順乎人心。兵者,詭道也,險陷之事,而必須要順乎民心。坎為毒。“毒”,治也。坤為順,故為“從”。用順乎民心的方法來管理軍隊,進行戰爭,治理國家,民眾就會服從而獲得吉祥,又有何咎害呢?
坤舍于坎,坤為庶,坎為眾,故曰「師,眾也」,所以釋卦名者也。師之道,貴乎正,故曰「貞,正也」。能左右兵眾行正義之道者,是王者之師也,故曰「能以眾正,可以王矣」,所以釋大人者也。「能以眾正」者,據九二統帥言之。「可以王矣」者,據六五人君言之。九二坎之剛中,六五坤之柔中,二五相應,坎之德險,坤之德順,故曰「剛中而應,行險而順」,此據卦體、卦德釋斷辭者也。興師動眾,使百姓平添疾苦,討逆伐亂,令生靈免遭涂炭,故曰「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,吉又何咎矣」。《老子》曰:“兵者,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。”謂此者也。毒,苦也,取象坎之水。
象曰:地中有水,師。君子以容民畜眾。
上卦為坤、為外,下卦為坎、為水、為內。水在地中,故曰:“地中有水”。坤為容、為民、為畜、為眾。“容”,包容。“畜”,養也。古代寓兵于民,平時兵即民,戰時民即兵,就像地下包容、畜養著豐富的水一樣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,故說“容民畜眾”。
君子法《師 ䷆》之象,容保其民,畜養其眾。水之聚于地也,猶兵之藏于民。水之藏地,有水之利,无水之害。兵之畜民,有兵之利,无兵之害。容,包也,取象地之承載。民,黎庶也,取象坤之眾。眾,民也,取象坎之水。水聚則為一,散之則萬,故坎兼具孤獨和眾人之象。畜,畜養,取象坤震之厚生。
初六:師出以律,否臧凶。
坎為律。“否”,不也。“臧”,善也。初六以陰爻居陽位,上无應與,坎為險、為血,故有“否藏凶”之象。
初爻為師 ䷆ 之始,下卦坎 ☵ 水,為貞、信、正、固、治、律,曰“師出以律”。
以律則臧,否則下卦坎 ☵ 險凶。曰“否臧凶”。不曰“吉”而曰“臧”,明其非吉也。
坎 ☵ 初六以律而動為兌 ☱ 金,利義澤悅而曰“臧”。
【觀象】:師,軍旅,取象坤之眾。出,行也,取象震之動。以,用也,取象震之施。律,方針、規則,取象坎之法。律者,天地之大數也,不唯師出以之,行世間萬事皆倚之矣。否,逆惡,取象坤之陰。臧,順善,取象坤之順。否臧,謂逆施而失其順成也。師出以律,兵之常道者也。失律則逆其常道,而失其順成,敗亡之始也。二五互復 ䷗ ,初六承之,震德動,坤德順,動而以順行,是「出師以律」也。坤屬陰,陰逆行,動而以逆行,是「否臧凶」也。是故,物兼兩用,事備兩體,權輿取舍,吉凶殊分,可不慎乎?子曰:“必也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者也。”此之謂也。坎之兌,水澤節 ䷻ ,彖曰「節以制度,不傷財,不害民」,是「出師以律」之注也。師 ䷆ 之臨 ䷒ ,彖曰「悅而順」,師出以律,則民悅而從之。象曰「容保民无疆」,亦可見畜眾之義也。
【玩辭】:興兵之始,必用規則治師,敗其成則凶。以律不言吉,否臧卻斷凶,何也?初六之才,陰柔處下,居坎之險,失陽之應,兵之始作凶者也。師出以律,將兵之常,其勝負猶未可知,故不言吉也。師出失律,逆行則其凶立見矣。初六師出,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,當敬其始而守大數也。
象曰:師出以律,失律凶也。
“律”,軍紀、法律。初六失位,故有“失律”之象。統兵作戰必須要有嚴明的軍紀,否則必遭失敗而帶來凶險。
失律逆敗,是以凶也。失,取象坎之敗。失律,釋否臧也。
九二:在師中吉,无咎,王三錫命。
九二在下卦之中位,故說“中”。“在師中”,九二統率軍隊打仗方法正確,與六五相應,故“吉”。位不當,有“咎”,但是居中有應,故“无咎”。“錫”,賞賜也。六五下應九二,故為“錫”也。震為王、為言,故為命。震數三,故有“王三錫命”之象。打仗取得勝利,因而受到國王多次的賞賜。
九二在師 ䷆ 下卦坎 ☵ 之中爻,曰“在師中”。得中守中,二五有應,曰“吉”。坎 ☵ 險化為坎 ☵ 貞,曰“无咎”。
二三四互震 ☳ 為元、為仁,卦數為三。仁者之師而无敵。六五為王施仁政。九二有功受賞賜,位在九五下三爻,曰“王三錫命”。君王再三下命令賞賜。上卦坤 ☷ 、三四五互為坤 ☷ ,為眾、為命。
【觀象】:王,取象震之君。三,取坎之生數。錫,通賜,賞賚也,取象震之施。命,告也,取象伏巽之號令。九二剛中,承辟皆坤 ䷁ ,眾陰所歸,專制其事,所以統師率軍也。坎之坤,水容于地,兵畜于眾,水興其利,兵无其害,皆以順成也。水地比 ䷇ ,世比自內,應王三驅,是王三錫命之象也。師 ䷆ 之坤 ䷁ ,君王尚其賢,將帥任其能,不疑其所行,則无不利也。拓土開疆,保家衛國,以成其功也。
【玩辭】:將帥居中,吉而无咎,君王賜之以三命。九二剛中處險,除暴安良,象行軍之將帥,六五柔中居易,容民畜眾,象朝堂之人君,二五相應,則君王尚其賢,將帥任其能,无往不利,故曰「在師中吉,无咎」。九二剛明居中,治軍有方,行師有功,故得君王三命之賜也。在師中吉,其功也大,王三賜命,其賞也厚,君臣无猜,各制其事,所以「吉无咎」也。
象曰:在師中吉,承天寵也。王三錫命,懷萬邦也。
六五為天位。九二與六五相應,象徵“承”受六五君王之恩“寵”。坤為容、為民、為畜、為眾。為萬邦,故有“懷萬邦”之象。君王再三予以賞賜,表示國王以懷柔的方法來治理天下萬邦。
九二有應于六五,故曰「承天寵」。君王興仁義之師,存坦坦王道,感懷天下,令四夷來朝,故曰「懷萬邦」。坤為腹,為眾,為國,是「懷萬邦」象也。
六三:師或輿尸,凶。
“輿”,大車。坎為棺槨。震為輿。坤為死、為尸。尸在車上,故有“輿尸”之象。用大車載尸而歸,說明戰事失敗。六三失位,上无應也。故“凶”。九二為師卦之主,六三陰柔,不中不正,凌駕于九二主帥之上,出征時代替九二主帥指揮作戰,因才柔志剛猛進,必遭失敗,故“凶”。
六三在師 ䷆ 下卦坎 ☵ 之終爻,以內外之交、進退未定、行止猶豫不決,本爻變為巽 ☴ ,巽為進退,故用或字,曰“師或”。
六三下乘九二,陰爻居陽位,時不宜位不當,雖師眾不能克敵,死傷无數。若輿屍而進 ☳ ,其坎 ☵ 險凶必甚。曰“輿屍凶”。若是再進則為坤 ☷ 群陰至,全部死光光。
【觀象】:或,假設之辭。輿,眾也,取象坤之承載。尸,主也,取象坎之死喪。坤為輿,坎為尸,坎在坤中,是「輿尸」之象也。辭托坤輿坎尸之象,意明任人不專之事。繫辭曰:“其言曲而中,其事肆而隱。”由此可見也。六三辟師 ䷆ ,壞軍之紀者也。坎之巽,水風井 ䷯ ,繘井羸瓶,功敗垂成,凶之應也。師 ䷆ 之升 ䷭ ,彖曰「勿恤」,兵者凶道,可勿恤乎?勿恤敗師,其凶不可如何也。
【玩辭】:行師之事,假使任人不專,凶。六三失位,據乘九二,竊主之權,掣二之肘,君生猜忌,任將不專,事權不一,難司其職。三軍之災,生于狐疑,師或輿尸,凶之道也。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,師之常道也。師或輿尸,亦否臧之凶也。
象曰:師或輿尸,大无功也。
因為大失敗,故“大无功”也。
行師之要,權歸一帥,使眾主之,必无成功,凶之道也。
六四:師左次,无咎。
乾為先,坤為後;乾為右,坤為左。右為前,左為後。“次”,舍也。“左舍”,退舍也。一支部隊駐扎某地三日不動為“次”。六四為上卦之始,居陰得正,有出師之象,但是雖然得位卻无應,前為重陰所阻,意味著出師不利,暫駐而不前進,故“无咎”。
六四在師 ䷆ 上卦坤 ☷ 之始,陰爻居陰位,以陰行陰處勢宜巽 ☴ 。以退為用則不涉於 ☵ 險。故曰“師左次无咎”。左次者。退避也。陰降而逆行,陽升而順行。六四從左以次降,暫駐而不前進,此時位所宜也。
【觀象】:左,取象六四陰行陰也。古人以左為陰,右為陽。次,舍也,取象坤之靜。坤德靜,震居左,坤之震,是「師左次」也。地雷復 ䷗ ,爻象曰「中行獨復,以從道也」,猶言「師左次」,不失律也。師 ䷆ 之解 ䷧ ,彖曰「利西南」,宜居平易之地,而左次无咎也。
【玩辭】:軍隊後退駐扎,无咎。左次,退舍也,軍隊後退三十里駐扎謂之左次。六四巽爻,陰柔居正,伺機而動,不失其時。凡師能進則進,不能進則守,不能守則退,全師以保,則不失律,故「无咎」也。
象曰:左次无咎,未失常也。
六四得位,故“未失常”也。知難而退,出征之常道;該退則退,亦是出征之常道,“左次无咎”,沒有違犯通常的用兵之道。
《老子》曰:“君子居則貴左,用兵則貴右。”用兵尚右,以右為常。六四柔居陰位,進退不拘于勢,行止不囿于時,實未失律也。
六五:田有禽,利執言,无咎。長子帥師,弟子輿尸,貞凶。
“田”同畋,獵也。震為射,故為田獵。本爻變為坎,坎錯離,離為雉、為鳥、故有“禽”之象,說明打獵有所收獲。互艮為手、故為“執”;互震為“言”;五與二相應,故說“利執言”。“利執言”說明出師伐敵有正當的說法,故“无咎”。震為“長子”,指九二。“弟子”,指六三,坎為中男,震之弟也。六五為君位,但陰柔不能統兵,必委任他人,陽剛之九二充當此任。但弟子眾多,參與不良之謀略,使長子之才幹受到牽制,雖然是反擊入侵之敵的正義戰爭,如果用人不當,雖然“貞”正,但亦有“凶”險。
師 ䷆ 六五居上卦坤 ☷ 之中,得中時宜,故曰“田有禽”,有所獲也。坤 ☷ 為大地,為眾人。有禽則利可知,曰“利”。守中言順仁義之師,師出有名曰“利執言”,有名則有功曰“无咎”。
長子震 ☳ 主爻初九乃師 ䷆ 之卦主為帥故曰“貞”。弟子六三曰“師或輿屍,凶”。
一貞一凶,六五為王遴選將帥之責,大矣哉!
【觀象】:田,田地,取象坤之地。禽,走獸,取象震之行。二應五,震來坤,是「田有禽」之象也。執,抓捕,取象坤之柄。言,語辭,取象震。坤之艮,是「利執言」之象也。坤之坎,兵者國之禍,而民之患也。師 ䷆ 之坎 ䷜ ,王公設險以守其國,師之用者也。
【玩辭】:禽獸入于田地,應該抓捕,沒有災殃。長子統帥,弟子監軍,其占凶。獸之在山,則无害也。入于田,害我稼穡,故必執而獲之。六五柔中,不為兵端,敵加于己,出于无奈,誓師誅之,是「田有禽,利執言」也,其義「无咎」者也。長子,指九二震體。弟子,指六三艮爻。九二剛中,群陰歸往,正應六五,奉辭罰罪,是「長子帥師」也。六三陰柔,小人參事,失位乘剛,眾主覆敗,是「弟子輿尸」也,假設之辭者也。長子帥師,无不當也。弟子輿尸,失律凶也。
象曰:長子帥師,以中行也。弟子輿尸,使不當也。
長子指九二。震為行。六五、九二皆居中位,九二上行受六五統領軍隊的命令,故說“以中行也”。“使不當也”,九二深陷坎險中,不能充分發揮其才幹,弟子六三位不當,所以說“使不當也”。
九二居中,震主應五,是「以中行也」。六三弟子,乘剛九二,以制其權,六五之君,用人不當,眾主分治,失律致凶,是「使不當也」。
上六:大君有命,開國承家,小人勿用。
“大君”,指六五,全國最高的統治者。“有命”,發出詔命。坤 ☷ 為國。“開國”,被封為諸侯以立國。“承家”,被封為大夫以立家。在周代實行分封制的時候,諸侯的封地稱為“國”;大夫的封地稱為“家”。天子頒布命令,封賞有功之臣為諸侯、為大夫。“小人”,指上六。本爻變為艮,艮 ☶ 為止。“小人勿用”,小人不能委以政事。
大君六五有政命以行之施之,開闢國土承繼家業,齊家治國之訓以見。
上六陰爻居陰位,以勿用為用,順承大君之命則家齊、國治、天下平。而師之道大成矣!
【觀象】:大君,天子,指六五。開,創也,取象震之初生。承,繼也,取象震之長子。國家,取象坤之艮,坤為國,艮為家。上六乘互師 ䷆ ,師之告捷者,而論功行賞之時也。坤之艮,山地剝 ䷖ ,爻象曰「君子得輿,民所載也。小人剝廬,終不可用也」,是以「開國承家,小人勿用」也。師 ䷆ 之蒙 ䷃ ,童蒙瀆師為寇,小人恃功亂邦,家國所不利者也。
【玩辭】:君王詔告,戰功顯赫者分封諸侯以開其國,賜命卿大夫以承其家,小人有不可用。古之出師告捷后,君王于宗廟舉行賜命儀式,獎賞有功之人,寓意戰爭勝利得之于先人蔭庇,君王不敢獨享。小人有功,非不賞也,賞之以金帛祿位可也,不可使有國家而為政也。師之初,小人失律,故不用也。班師之終,小人亂邦,亦不用也。古之聖人,其慮也遠,其戒也深矣。
象曰:大君有命,以正功也。小人勿用,必亂邦也。
五多功,得位,故說“正功”,論定功勞之大小給予封賞。坤 ☷ 為邦。“邦”,古代諸侯封國之稱,以後泛指國家。如果“小人”得以執政,必持功自傲,暴虐民眾,“必亂邦也”。
君王按功行賞,是班師之正。小人不予重用,否則禍亂邦國。正功,言賞必當功,不可差失也。「王三錫命」,命于出師之始,所以鼓士氣也。「大君有命」,命于班師之終,所以賞有功也。「弟子輿尸」,戒于出師之始,始无弟子,不失律也。「小人勿用」,戒于班師之終,終无小人,不亂邦也。
【總論】:師卦主講用兵之道。師出之律,在用君子,而遠小人,得之无咎,失之必凶。初六「師出以律」,開宗明義,總論出師之大旨也。九二「在師中吉」,君賢帥能,「王三錫命」,不失律也。六四「師左次」,進退有節,兵无常勢,不失律也。六五「利執言」,保家衛國,師出有名,不失律也。上六「大君有命」,「開國承家」,「小人勿用」,不失律也。三五「輿尸」,親近小人,掣肘將帥,失律凶也。師卦取義,初與四對,初出而四退。二與五對,二无咎而五貞凶。三與上對,三无功而上有命。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