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說周易_震卦

51.震( ☳ 震下 ☳ 震上)

【經文】

震:亨。震來虩虩,笑言啞啞,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

彖曰:震,亨。“震來虩虩”,恐致福也。“笑言啞啞”,後有則也。震驚百里,驚遠而懼邇也。不喪匕鬯,出可以守宗廟社稷,以為祭主也。

象曰:洊雷,震。君子以恐懼修省。

初九:震來虩虩,後笑言啞啞,吉。

象曰:震來虩虩,恐致福也。笑言啞啞,後有則也。

六二:震來厲,億喪貝,躋于九陵,勿逐,七日得。

象曰:震來厲,乘剛也。

六三:震蘇蘇,震行无眚。

象曰:震蘇蘇,位不當也。

九四:震遂泥。

象曰:震遂泥,未光也。

六五:震往來,厲,意无喪,有事。

象曰:震往來厲,危行也。其事在中,大无喪也。

上六:震索索,視矍矍,征凶。震不于其躬,于其鄰,无咎。婚媾有言。

象曰:震索索,中未得也。雖凶无咎,畏鄰戒也。

樂說震卦

51.震( ☳ 震下 ☳ 震上)

震:亨。震來虩虩,笑言啞啞。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

震,卦名。動也。一陽始于二陰之下,震而動也。其象為雷。

震為雷、為動。下震上震,象徵雷聲震動。一陽生于二陰之下,必動而上進,故“亨”通。九四來應于初九,故說“震來”。“虩虩”,恐懼貌。震為驚恐。九四位不當,并處震雷中,故恐懼。人聞雷聲而恐懼,不會作冒險之事,可以保其自身的安全。震為笑言。“啞啞”,笑聲。“笑言啞啞”,有說有“笑”,十分高興。人懷恐懼不做冒險之事而獲得安寧和福慶,因而有說有笑。“喪”,失也。坤為喪,坤不見,故說“不喪”,不喪失,不放棄。震為百,中爻艮為里。中爻坎為匕。上震為鬯。“匕”,音bǐ,古代取食的用具,類似勺。“鬯”,音chàng,古代用于祭祀的一種香酒。“匕鬯”,用匕提取祭祀用的香酒,表示祭祀。震為長子。長子舉行祭祀之時,巨大的雷聲震驚百里,舉行祭祀的長子鎮靜自若而不放棄祭祀,表示對祖先神靈的至誠。

陽伏而不能出,陰迫而不能烝,一陽動出二陰之下,震之形體也。萬物隨雷而出,隨雷而入,出入有時,震之功用也。後天卯宮,二月仲春,雷乃發聲,火出木心,日月五星躔于其間,八風明庶,六呂夾鐘,先庚後庚,萬物莫不煥然新成,震之時位也。河圖數九,洛書數七,躋于九陵,七日來復,震之氣數也。是故,疾雷,王公,長子,生育,恐懼,威嚴,勤勉,驚蟄,殺伐,崛起,口食『彖傳:自求口食。震下陽動而上陰靜,口之象而言之功也』,笑言『彖傳:笑言啞啞,後有則也』,時辰,震旦『後天居卯宮,卯象門兩辟形,為日出物生之象』,中國『震旦,中國也』,皆廣義之震也。

震,疾雷。來,及至,坎之歸也。虩虩,恐懼驚顧之貌。啞啞,言笑有節之貌。百,坎之眾也。里,邑居,艮也。按古制,諸侯封地不過百里。喪,坎之失也。匕,震象,棘匕,木制匙形之食器,所以載鼎肉而升之于俎者也。鬯,坎象,旨酒,祭祀所用,以秬黍酒和郁金草釀成,所以灌地降神者也。震坎交于艮,不喪匕鬯也。

【觀象】:初四互頤(䷚),王者傳鼎器,繼大統,莫不以養賢為要道也。二五互蹇(䷦),西南死門,東北生門,彖曰「利西南,不利東北」,何也?三上互解(䷧),震而赦過宥罪,何也?初五互屯(䷂),春雷生物以仁,秋雷殺伐以義,生殺有時,居仁由義,君子所以經綸也。二上互小過(䷽),行過乎恭,喪過乎哀,用過乎儉,振振君子所以修省也。反體曰艮(䷳),震起也,艮止也,體相反而義相對也。對體曰巽(䷸),君子法洊雷而恐懼修省,觀隨風而申命行事。修省以行事,行事而知懼,君子慎獨有如此,則可以无大過矣。

【玩辭】:亨通,疾雷襲來,令人恐懼不安,不茍言笑,震驚百里之遠,棘匕鬯酒未失于手。雷霆震于上,雨露降于下,一時陽氣奮發,群生被澤,自然之亨也。君子之于修省,茍平素能知懼,則卒然禍變之來,亦能笑言啞啞,不失其常,人事之亨也。震來虩虩,震驚百里,以洊雷取象也。笑言啞啞,不喪匕鬯,以長子取象也。

《序卦傳》曰:“主器者莫若長子,故受之以震。”鼎者,傳國之重器,而為王者之大統也;長子,傳國家繼大統者也。守宗廟,享社稷,安家國,代君父施恩威,非長子孰能為之者?此震(䷲)所以次鼎(䷱)也。主器者莫若長子,聖人所以救顛趾折足也。

《雜卦傳》曰:“震,起也。”震,一陽動出二陰之下,雷出地奮之象也。

震(䷲),初九主事,震來虩虩,恐致福也;笑言啞啞,後有則也。

彖曰:震,亨。震來虩虩,恐致福也。笑言啞啞,後有則也。震驚百里,驚遠而懼邇也。出可以守宗廟社稷,以為祭主也。

一陽生于二陰之下,春雷震動,萬物復蘇,故“亨”通。震為福。雷聲震動,令人恐懼,因其恐懼而自修其德,最後必“致福”,有福慶的到來。震為後。中爻坎為則。“則”,法則,即禮法之規定。因恐懼而後遵守禮法,帶來福慶而有歡笑。震為驚、為懼、為遠。艮為近。坎為懼。“驚遠懼邇”,遠者驚恐,近者畏懼,說明威震聲勢浩大,震為出、為祭祀、震為長子,為祭祀之“主”。艮為守、為社稷、為宗廟。長子有王位繼承權,也是祭祀的主祭人,必定要出來守宗廟、保社稷,以維護天下的安寧。

一陽生于下,必其進于上,震有亨道,不待言也,謂之「震,亨」,引卦名釋“亨”。震雷襲來令人不安,恐懼反招致福佑,危者使平也,謂之「震來虩虩,恐致福也」。人能知懼,君后有法度可循,不以恐懼而變矣,謂之「笑言啞啞,後有則也」。震驚百里之遠,遠人驚恐,近人知懼,所謂“震不于其躬,于其鄰”是也,謂之「震驚百里,驚遠而懼邇也」。國君外出時,長子可監守宗廟社稷,作為祭祀的主持人,謂之「出可以守宗廟社稷,以為祭主也」。出,繼世而主祭也。守,艮也。宗廟,艮也。社稷,艮也。

象曰:洊雷,震。君子以恐懼修省。

“洊”,再也。震卦為兩震卦相重,象徵二雷相繼發生,威震天下。中互艮為君子。四爻變為坤,坤為身。震為驚恐。君子觀此卦象,應該恐懼雷霆之威,自我修行德行,因九四與初九敵應,得不到幫助,應該反省自己的過錯。

君子觀洊雷重襲,威震四方之象,知其恐懼而不斷自修反省,恐懼作于心,修省見于事。洊,接連不斷。修,整治,震也。省,察視,震也。修,所以克己也。省,所以省察也。

初九:震來虩虩,後笑言啞啞,吉。

象曰:震來虩虩,恐致福也。笑言啞啞,後有則也。

“後”,陽在下也。震為後。初九為震卦的成卦之主,處震卦之初。初與四為陽,二、三、五、上為陰,為陽所動。初九始動,感到惶恐畏懼之後,若能謹懼行事,必會帶來福慶而喜悅歡笑。初九之陽遇六二、六三之陰,所以獲得“吉”祥。

陽為福。雷霆震動,因恐懼而帶來“福”慶;坎為則、為德。因恐懼而守禮法,沒有做非禮非法的事情,十分高興,有說有“笑”。

則,禮法,坎也。恐,懼怕,坎也。致,招致,震也。福,祭祀胙肉,艮也。后,君王,震也。

【觀象】:初九動變,震之坤,兄長之,母覆之,王主之,民順之,動靜有常,使民以時,見古君后之禮法也。震(䷲)之豫(䷏),震而利建侯行師,何也?夫以有道伐无道,解民倒懸,出民水火,登民衽席,亦王者之道也。

【玩辭】:迅雷襲來,恐懼不安,不茍言笑,吉祥。初九居震之始,為主于震,周旋顧慮,不敢寧止,所以致福也。平素知懼,臨危之時,方能言笑有節,君后禮法合治,所以致吉也。震來虩虩,稟雷之威,事臨知懼,原其始也。笑言啞啞,被雷之恩,事後有節,要其終也。《老子》曰:“聖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”虩虩啞啞之謂也。

六二:震來厲,億喪貝。躋于九陵,勿逐,七日得。

象曰:震來厲,乘剛也。

震一陽來復于下,故說“震來”。六二乘初九之陽剛,故有危“厲”。震雷到來,出現危險。“億”,十萬為億,大也。三爻變為離。離為貝。坤為喪。“貝”,古代貨幣。“億喪貝”,喪失了大量的貨幣。震為足,乘凌初九之上,故說“躋”。“躋”,登也。艮為陵,艮陽在上,為老陽,老陽為九,故有“九陵”之象。坎為盜,震為逐,數七。“九陵”,高的山嶺。“躋于九陵”,盜賊偷了貨幣,登上高山上去躲避起來了,不要去追逐,“七日”後喪失的貝幣就可以復“得”。

“乘剛也”,初為陽,二為陰,陰乘凌于陽剛之上,故有危“厲”。

來,坎之歸也,二比初也。比下應下謂來,比上應上謂往。厲,坎險也。億,同“臆”,推測,坎占也,艮卜也。《論語》曰:“賜不受命,而貨殖焉,億則屢中。”同此用。喪,坎之失也。貝,資貨糧用,艮也。躋,登,震也。震納庚,四九合金,震數九也。陵,艮山也,震丘也,坎阜也。九陵,高山峻嶺。逐,往而追之,震也。艮反震,勿逐也。二七合火,火居《洛書》少陰之位,少陰生離震,離二而震七是也。日,離也。七日,天地氣運進退之數。節氣表示天地氣運的變化,一個節氣平均間隔15.22天,進退各半,故七日來復。得,賦受,震也。

【觀象】:六二動變,震之兌,日生于東,過午則昃,月生于西,既望則虧,天地盈虛,氣運使然。是故君子樂得做君子,小人冤枉做小人,而天下本无事也。震(䷲)之歸妹(䷵),眇能視,非有明也。躋于九陵,始有明也。君子不見色于人,不見聲于人,不樂廟堂之高,不憂江湖之遠。幽人吉貞,君子役物也。

【玩辭】:迅雷襲來而生危險,臆測必有損失。登上高山,不要去追尋,七天之後失而復得。二乘初之剛,敵五之乾,則必有財貨之失。登九陵之高,見百里之遠,思失得之事,知逐未必得,勿逐未必失,天地氣運,七日來復,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,喪之于貝,得之于心,如此而已矣。震來厲,乘初九也。億喪貝,敵六五也。躋于九陵,求全生也。勿逐,守中道也。七日得,終未失也。

六三:震蘇蘇,震行无眚。

象曰:震蘇蘇,位不當也。

震為恐懼,故說“蘇蘇”。“蘇蘇”,遲緩的樣子。坎為眚。“眚”,音shěng,災也。震雷滾滾,遲緩不安,但只要自己警惕前行就不會有災禍發生。

六三以陰爻居陽位,故“位不當”,比喻人處于不利的地位有不安之感。

蘇蘇:緩散自失狀也。眚,過錯,坎也。坎象化去,所以无眚也。

【觀象】:六三動變,震之離,雷電皆至,威而明,動其心,忍其性,而後厲其行,是以无眚也。震(䷲)之豐(䷶),厲行而勿憂,何也?震之厲行,非為眚也。清明折監,不殃善人。有道致刑,不及君子。萬物驚蟄,生機盎然,始于震蘇蘇也。

【玩辭】:震驚得瑟瑟發抖,知懼而能行則沒有過失。陰居陽位,處下震之上,位不當而有所震懼也。茍知懼而能行,去其所妄而就其所孚,則可以无過矣。震蘇蘇,失震雷虩虩之功也。行无眚,因恐懼所以修省也。

九四:震遂泥。

象曰:震遂泥,未光也。

“遂”,借為“隊”,“隊”即古“墜”字。“遂泥”,墜入泥濘之中。坤為土,在坎水中,故有“遂泥”之象。因為震雷滾滾使人驚駭而墜入“泥”中。

坎為隱伏,驚雷震動而墜入“泥”濘之中,比喻受外界威力的逼迫而驚惶失措,說明九四的陽剛之德“未光也”,即未能弘揚光大。

遂,古同“墜”,巽入也。泥,滯溺之物也。坎之坤,泥之象也。坎乘艮,泥之字也。未光,坎之暗也,坤之迷也。

【觀象】:九四動變,震之坤,雷无電,震道不明也。龍從馬,君臣不相得也。上欲行,下欲靜,氣志未遂也。震(䷲)之復(䷗),震而復,是遂能復也。震遂生懼,知懼而復,見君子修省之功也。

【玩辭】:雷入泥濘,不能發聲,震物之道未為廣大。九四以剛處柔,不中不正,深陷二陰之間,是不善處震者也。未光者,志氣未能自遂,行拂亂其所為也。

六五:震往來厲,億无喪,有事。

象曰:震往來厲,危行也。其事在中,大无喪也。

由內而外曰“往”,由外而內曰“來”。六五以柔居尊位,當雷震之時,上往與遇上六之陰得敵,下來則乘九四之陽剛而不利,故有或往或來皆有危厲之象。“億”,大也。“億无喪”,大无喪也。“有事”,指匕鬯祭祀之事。六五為君位,為尊位,雖然往來皆有危厲,但它以陰柔居中,不會使主祭神靈的事情有所防礙或損失。

“危行”,上下往來都有危險。“其事在中”,六五作事堅守中道,就可以沒有大的喪失。

往,震也。往厲,上不親也。來,坎也。來厲,下乘剛也。喪,坎也。坎象化去,兌象化出,故无喪也。有事,祭祀,坎也。

【觀象】:六五動變,震之兌,動而折足,震往來厲也;帝之所悅,神之所降,无喪而有事也。震(䷲)之隨(䷐),震懼之時,而飲食宴樂,可也?曰:合其光,同其塵,吉凶與民同患,趨避與民同行,可也。

【玩辭】:震來震往皆有險,臆測沒有損失,不失祭祀之事權。六五居中而處震之時,无時而不危也,以其得中而能自守,故无所喪而有事也。往來厲,震之恐懼也。億无喪,震之修省也。无喪,匕鬯在手也。有事,以為祭主也。

上六:震索索,視矍矍,征凶。震不于其躬,于其鄰,无咎。婚媾有言。

象曰:震索索,中未得也。雖凶无咎,畏鄰戒也。

“索索”,猶言“縮縮”,足不正,雙足畏縮難行,與六三的“蘇蘇”遲緩不安”的狀態相同。“矍”,音jué。震為目眥,眼睛有病。上六處震目之上,有目不正之象。“矍矍”,目不正,雙目左顧右盼內心不安的樣子。震為征。雷震之時,在惶恐萬分,畏縮難行,上六无應與,故“征凶”。在內心不安的情況下,貿然進取,必有凶險。艮為躬,震為鄰,艮與震綜,故有“不于其躬,于其鄰”之象,“躬”,自身。若雷動在震及近鄰還未震及自身時,就恐懼修省自己的品德,則不會招致咎害。“鄰”,指九三所說的“蘇蘇”,知道恐懼而有戒備,故“无咎”。震為婚媾、為言。“有言”,發生言語爭端。震為長男,中爻坎為中男,震綜艮為少男,三男俱備,沒有女象,若有婚姻,則必有言語上的爭吵。

“中未得也”,即未得中,上六未處中位。震為畏懼、為鄰、為戒。雖然凶險但无咎害,是由于畏懼鄰居受到雷震的驚恐而早有所戒備。

索索,消索不存之狀。矍矍,驚慌四顧之貌。征,震也。躬,艮之身也。鄰,接近,艮也,謂六五。婚媾,坎也。言,震也。有言,生怨咎之言也。婚媾有言,離對坎也。畏,坎之恐也。戒,警告,震也。

【觀象】:上六動變,震之離,雷而後電,動而能明,畏鄰之戒,身无咎也。震(䷲)之噬嗑(䷔),震懼而用獄者,何也?曰:君子懷刑,為鄰所戒。小人懷惠,征凶滅耳。遭逢衰世,雖君子亦不樂其生也。文王之囚羑里,微子之遁朝鮮,是其事也。

【玩辭】:震驚得索索發抖,恐懼得驚慌四顧,征進凶。震驚不在己身,而在鄰居處,无咎。婚姻有言語之爭。上六陰柔,處震之極,志氣索索,視瞻徊徨,中无所主,以是而進,必應凶矣。茍能于震未及己身之時,恐懼修省,則可以无咎,而婚媾之有言,猶未可免。震索索,氣志殫也。視矍矍,神色惶也。不于其躬,未及身也。于其鄰,近于身也。婚姻有言,失其匹也。无咎,睹事之未然而知戒,亦聖人之所許也。畏鄰戒,驚遠懼邇乃修身也。

【總論】:全卦以迅雷設象,以恐懼立意,以修省為旨。初九,虩虩啞啞,得其所主也。六二,喪貝勿逐,以全其生也。六三,震行无眚,以去其妄也。九四,遂泥未光,失其之功也。六五,无喪有事,得中道也。上六,征凶无咎,修其身也。此六爻之用事,所以全震之體也。
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