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說周易_咸卦

31.咸 ( ☶ 艮下 ☱ 兌上)

【經文】

咸:亨。利貞。取女吉。

彖曰:咸,感也。柔上而剛下,二氣感應以相與。止而說,男下女,是以亨利貞、取女吉也。天地感而萬物化生,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觀其所感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。

象曰:山上有澤,咸。君子以虛受人。

初六:咸其拇。

象曰:咸其拇,志在外也。

六二:咸其腓,凶。居吉。

象曰:雖凶居吉,順不害也。

九三:咸其股,執其隨,往吝。

象曰:咸其股,亦不處也。志在隨人,所執下也。

九四:貞吉。悔亡。憧憧往來,朋從爾思。

象曰:貞吉悔亡,未感害也。憧憧往來,未光大也。

九五:咸其脢,无悔。

象曰:咸其脢,志末也。

上六:咸其輔頰舌。

象曰:咸其輔頰舌,滕口說也。

樂說咸卦

31.咸 ( ☶ 艮下 ☱ 兌上)

咸:亨,利貞,取女吉。

“咸”,卦名,感也。不曰感者,咸有皆義,男女皆相感也。艮為少男,兌為少女,男女相感之深,莫如少者。蓋艮止則感之至,兌悅則應之至,此咸之義也。

咸卦下卦為艮、為少男。上卦為兌、為少女。艮為求,兌為悅,少男上求于少女,少女喜悅而答應其請求,所以發生交感。初與四、二與五、三與上,都陰陽一一對應,故“亨”也。二與五為正應,故“貞”正也。但由于初六位不當,故說“利貞”,利于堅守正道。“取”,娶也。少男向少女求婚,要遵循禮的規定,才能獲得吉祥,故說“取女吉”。

兌,口也,後天八卦乾居西北,嬰兒八卦巽居西北,先天八卦艮居西北,西北值戌,口入戌宮,咸之字也。男女相感,陰陽相與,乾坤交合,萬物感通,咸之卦也。咸,感也,萬物皆有感應,有心之感有限,无心之感无窮。《中孚》曰:“鶴鳴在陰,其子和之。”有心感有心者也。雲從龍,風從虎。有心感无心者也。《說卦》曰:“山澤通氣。”无心感无心者也。咸者,和也,同也。《易經證釋》云:“上悅下止,悅則情,止則性,上動下定,動則善感,定則有禮,故天下同化而不為害。”

【觀象】:初四互漸 ䷴ ,女歸之吉,待男而行,男下于女,有待而行,夫婦之道正也。二五互姤 ䷫ ,彖言取女吉,中爻戒勿取,何也?取女吉者,當黃帝與縲祖之事也。勿用取女者,當紂王與妲己之事也。三上互夬 ䷪ ,君子施祿及下,居德則忌,亦虛己受人之道也。初五互遁 ䷠ ,西北戌亥,陽氣墓絕,虛无空寂,八風不周,是以聖人作傳而不序咸也。人倫之始,聖人不序之,以明生生之道也。二上互大過 ䷛ ,大過之人,必能通天下之志,《繫辭》曰“聖人作而萬物睹”者,此也。反體曰恒 ䷟ ,男求女,女應男,人倫之肇始也。男主外,女主內,夫婦之正道也。對體曰損 ䷨ ,懲忿窒欲,體也;虛己受人,用也。體立而用行,道全而器生,天地萬物,皆不能外此。

【玩辭】:亨通,固守正道則利,娶女吉祥。男篤實以下求,女心說而上應,剛柔相交,陰陽感通,无所不亨也。艮止則感之也專,兌說則應之也至,男先女後,合婚姻之禮。婚姻六禮,自納采以至親迎,皆男下于女,六禮不備,貞女不歸。男女感通,夫婦之道始矣。夫婦咸正,婚姻之道成矣。

《序卦傳》曰:“有天地然後有萬物,有萬物然後有男女,有男女然後有夫婦,有夫婦然後有父子,有父子然後有君臣,有君臣然後有上下,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。”兌悅者,情愛之始也。艮止者,閨房之樂也。故人道始焉,為賢為愚,為聖為凡,皆莫能外也。山澤通氣,天地氤氳之道體,陰陽和協之本始,萬物生化之初見,故為下經首也。

《雜卦傳》曰:“咸,速也。”動必有感,感必有應,所應復有感,所感復有應,感應之道神妙无窮,不急而速,不行而至,故曰「咸,速也」。兩情相悅,志求其速成也。

咸 ䷞ ,九四主事,憧憧往來,朋從爾思。

彖曰:咸,感也。柔上而剛下,二氣感應以相與。止而說,男下女,是以亨利貞,取女吉也。天地感而萬物化生,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觀其所感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。

上卦兌為陰、為柔,下卦艮為陽、為剛,故說“柔上而剛下”。下卦之陽氣輕而上升,上卦之陰氣重而下降,于是陰陽二氣發生交感,相感必相親,故說“相與”。“相與”,相親也。下卦艮為止,上卦兌為悅,故“止而悅”。下卦艮為少男,上卦兌為少女,故“男下女”。古代婚姻,男先求女,男子親迎,有男下女之禮。男子按禮之規定娶妻則吉。以上由男女相感,引申到天地和人心的相感。中爻乾為天,錯坤。坤為地,為萬物。中爻巽錯震,震為生。天地之間的陰陽相感協和,則萬物化育生長茂盛。乾為聖人。大象坎為心。聖人以自己仁義之德來感化人心,實行德治,則眾人會誠服而安居樂業,因而天下和平。認真觀察陰陽交感的普遍現象,則天地萬物的本質和規律就可以看得清楚了。

兌體柔而居上,艮體剛而處下,六位相應,陰陽相與,山澤相通,男女相親,皆感應之道也,故曰「咸,感也。柔上而剛下,二氣感應以相與」,據卦體釋卦名。唯其止也,故能寂然不動。唯其悅也,故能感而遂通。寂然不動,七情六欲之未發,體也。感而遂通,發而皆中節,用也。《彖傳》以感釋咸者,聖人之微旨,欲明感物之无心也。王應麟曰:“咸之感无心,感以虛也。兌之說无言,說以誠也。”艮德止,兌德悅,少男求于先,少女應于後,感而能正,感而合禮,故曰「止而說,男下女,是以亨利貞,取女吉也」,據卦德、卦象釋卦辭。陰陽二氣交感,萬物因之化生,聖人之德大而无物不化,聖人之志誠而能通天下,協和萬邦,故曰「天地感而萬物化生,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」,極言感通之理也。據男女之感,復推極萬物之感,以窮天地之理,以盡聖人之性。聖人與天地同體,與萬物同用,張載曰:“民吾同胞,物吾同與。”咸之和同也。君子觀乎此,則天地萬物之情皆可識矣,故曰「觀其所感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」。《繫辭》云:“情偽相感而利害生。”此也。此總釋彖辭,以明全卦之大用也。

象曰:山上有澤,咸。君子以虛受人。

下卦為艮為山,上卦兌為澤,因而有“山上有澤”之象。“山澤通氣”,故亨通。“山上有澤”,象徵澤中有水,水能潤澤萬物,生養萬物,說明山有很大的包容性。中爻乾為君子、為人。下卦半坤,坤為虛。六二承受乾陽,故說“以虛受人”。君子觀此卦象,也應該有包容萬物的胸懷,以虛心的態度去團結他人,接受他人的意見。

君子法高山下澤之象,虛懷若谷,寬以容人。高莫過于山,卑莫過于澤,山不自高,屈而下澤,則山能出雲而致雨,澤能通氣而潤物,猶君子居物之上,卑以自牧,物情交感者,以虛受人之象也。坤為虛,乾為人,坤闔乾,亦虛以受人之象也。郭雍:“唯虛故受,受故能感,不能感者,以不能受故也,不能受者,以不能虛故也。”吳曰慎:“虛者咸之貞也,天地之常,以其心普萬物而无心,聖人之常,以其情順萬事而无情者,虛而已。君子之學,廓然大公,物來順應,所謂‘以虛受人’也。”

初六:咸其拇。

象曰:咸其拇,志在外也。

“拇”:大足指。“咸其拇”,交感的開始。艮與震綜,震為足,故有感其拇之象。“咸其拇”,少男觸摸少女的大足指,說明交感之情剛開始,“咸其拇”,不為非禮,所以不吉不凶。

中互巽為志。“外”,指外卦,初六應九四,故說“志在外”。說明初六少男求婚之心能感應在外的之九四之少女。

【觀象】:初六承大過 ䷛ ,咸其拇,志在外,居其室,心天下,必大過之人也。初六動變,參卦曰賁 ䷕ ,賁其趾,禮之始也。舍車而徒,義之成也。始于禮,成于義,感之正也。咸 ䷞ 之革 ䷰ ,治歷明時,順天而動,咸拇志外,制宜而止,動靜不失其宜,君子之道也。

【玩辭】:感應到腳趾。居咸之初,其動也微,其感也淺,咸拇以喻之。外應九四,其志相通,猶足之未行而拇先動,事之未至而兆巳發。動必有感,動之微者感其拇,動之著者應其心,皆有其志也。詩興于雎鳩之求侶,亦因物生情,因動成感之例也。善為易者心境光明,隨物洞照,咸于拇而感其心,動其心而應其志,是故漸入聖人之域,觀聖人之心,體聖人之道,皆以其能潔靜精微,虛以受人故也。是故,潔靜精微而不賊,則深于易者也。

拇,腳大指,附于足而足不能禁其動者,取象初爻震足也。聖人作易,近取諸身者唯咸 ䷞ 與艮 ䷳ ,頤 ䷚ 則獨取口頰之象。志,心之所向,巽之思也。

六二:咸其腓凶,居吉。

象曰:雖凶居吉,順不害也。

“腓”,小足肚也。足的中間部位就是小足肚。艮綜震,震為足。六二在足的中部,故有“腓”之象。交感至足肚,比“咸其拇”又進了一層。二與五正應,說明少男急于上求少女,故“凶”。男女相愛到結為夫妻,有一個婚聘的過程,男女初始相愛,如果少男過于急躁而觸少女的足肚,不但非禮而且可能有使婚姻不成的危險,所以有“凶”險之象。“居”,靜止不動。艮為止,故有“居”之象。“居吉”,安居而不要急躁,就會成功而吉祥。

中互巽為順。坤為害,坤隱乾中,坤不見,故說“不害”。“感其腓”過于急躁會有危險。但只安居守靜,順從禮的規定,不要急躁,不但不會有危險,還可以獲得成功。

【觀象】:六二承夬 ䷪ ,五陽息陰,不利柔者之往,是以居吉。六二動變,參卦曰蠱 ䷑ ,風落山,女惑男,失陰陽相咸之道,而生咸腓之凶。咸 ䷞ 之大過 ䷛ ,君子獨立不懼,以其德大也;遁世无悶,以其道深也。身獨立而德有鄰,跡遁藏而道不廢,唯大過者能為之。

【玩辭】:感應到腿肚,凶。安靜不動,吉。六二中正,上應九五,其情欲動,感物而躁,聖人戒其妄動,告以咸腓之凶。腓者,无骨之體,不能自動,隨股而行,安以從上者也。安貞居正,待五動求,順以感應,則不失女待之道而免害趨吉也。動凶居吉,女歸待男行,順應咸道,害不生矣。

腓,腿肚,附于股而股不能已其行者,亦躁動之體也位。居,固守,艮也。順,適應,巽也。

九三:咸其股,執其隨,往吝。

象曰:咸其股,亦不處也。志在隨人,所執下也。

“股”,大腿。中爻巽為股、為隨。三在二之上,腓的上部是大腿。艮與震相綜,震為足。三在震的最上位,故說“感其股”。艮為手、為執。巽為隨,故說“執其隨”。“執其隨”,心无定主之意。九三被六二所牽系,又急欲與上六相應,但受九四、九五所阻隔,而心无定主。當男觸摸到少女的大腿時,說明男女之情已經發展到較深的階段,九三向上而取悅于上六時,往前受阻而出現“吝”難。

中互巽為風,風為動、為入。九三前往有困難,但又不能處于這里不動,必須往上前行,故說“亦不處也”。巽為志,乾為人。“志在隨人”,心志隨乾人而上行,不要因有困難而動搖。“所執下也”,說明少男要想得到少女之愛,不要急躁和心意不定,而應該執著于男下女的篤誠態度。

【觀象】:九三動變,參卦曰剝 ䷖ ,五陰消陽,不利有攸往,以小人道長故也。咸 ䷞ 之萃 ䷬ ,九三「往吝」,萃言「利往」,何也?曰:九三往吝,以其所執下也。萃言利往,以其所感深也。王假于廟,神感格而降,人心悅而服,天人不違,何往而不利哉!

【玩辭】:感應到大腿,其所持守之道在于隨物而動,往則生吝。初二皆欲動而上求者,三亦不能自守,感于喜而隨之應上,重剛之才而不能為主于內,其所執守者,隨于物而非感于心,躁動失正,如此而往,可羞吝也。二陰有感而動,九三隨之,亦不能安處。空有剛陽之才,身不能安處,心不能自主,聖人惡之,故謂其所操執者卑下也。亦者,與初二俱動也。隨人者,應上也。執下者,比二也。

股,大腿,巽象,下隨足而行,上隨身而動,不能自專者也。執,持守,艮象。隨,跟從,巽象。往,震象,震伏則往吝。處,安居,艮象。

九四:貞吉,悔亡。憧憧往來,朋從爾思。

象曰:貞吉,悔亡,未感害也。憧憧往來,未光大也。

九四失位,故“悔”。九為陽,故“悔亡”。“貞”,正也,正道。交感繼續往上,已觸摸到少女的大腿與背之間,堅守正道,按禮儀的規定辦事,就可以獲得“吉”祥;即使有悔恨之事,也會消“亡”。“憧”,音狋ó狀犵。“憧憧”,動心貌。前行至上為“往”。與初為正應,至內為來,六爻往來皆相感,故說“憧憧往來”。兌為朋。本爻變為坎,坎為思。“朋”,猶同也。“思”,心愿、志向。“朋從爾思”,說明少女受少男之交感而動心,男女之間的感情往來交流,相互溝通,遵從共同的心愿。初感于四、二感于五、三感于六為往;四感于初、五感于二、六感于三為來。少男少女相互感情交融,愛情十分幸福,實現了共同的心愿。

堅守正道,悔恨將消亡。坤為害,坤隱乾中,坤未出現,故說“未感害也”。離為光大。初與四相互交換為離,現在離未出現,故說“未光大也”。雖然少男少女之間的交感之情,已經達到動心的程度,但在婚配之前,還不能光明正大地展現出來。

【觀象】:九四動變,參卦曰困 ䷮ ,貞大人吉,无私欲也。有言不信,未感物也。以心感物者,聖人之道也。以行感人者,君子之道也。以言感神者,巫覡之道也。聖人之情見乎辭,易者聖人之道也。何謂聖人之情?一曰美,二曰勸,三曰勉,四曰戒,五曰惡。咸 ䷞ 之蹇 ䷦ ,西南坤地,廣大平易,「利西南」者,聖人勸其公也。東北艮地,狹隘崎嶇,「不利東北」者,聖人戒其私也。《繫辭》曰:“易无私也,无為也,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”聖人美其大也。

【玩辭】:正固吉祥,憂悔消除。來來往往,朋友都順從你的心思。九四剛居陰位,失正固,違咸道,是故聖人戒之曰「貞吉悔亡」。唯其貞者能得吉,唯其正者能悔亡,貞吉悔亡,是未為私感所害也。感之道无所不通,茍憧憧往來,累于私而失正固,則害于感通,縱朋類從之,亦不能感人心而天下和平,德業猶未廣大矣。憧憧往來,是以私心相感,咸之道狹也。老子曰:“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。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”程頤曰:“天地之常,以其心普萬物而无心。聖人之常,以其情順萬事而无情。”是故,天地聖人皆以无私而能成其大者也。

憧憧,心志搖曳不定之貌,九四之所居,心之所在也。往來,初四相應,之初曰來,于四謂往。朋,同類,艮象。艮為狗,故為門類、為朋黨。兌二變坎月,亦見朋之字。從,順遂,巽象。爾,你,艮象。思,心念,巽象。害,危也,坎象。光,廣大,坤象。乾辟坤,是未光也。

九五:咸其脢,无悔。

象曰:咸其脢,志末也。

“脢”,背脊肉。四爻變為坎,坎為脊。“咸其脢”,謂少男擁抱少女時手觸摸到少女之背脊。九五得中得正,故“无悔”,沒有“悔”恨。

初爻為本,上爻為末,“末”即“上”。五與二為正應,大象坎為志。男向女求婚的志向達到了最高處,故說“志末也”。說明男女之間的婚配取得成功,即少女同意與少男結成夫妻。

【觀象】:九五動變,參卦曰隨 ䷐ ,君子至虛以修性,至靜以感物,致虛極,守靜篤,始能隨物克應,无所不感矣。咸 ䷞ 之小過 ䷽ ,君子行過乎恭,喪過乎哀,用過乎儉,咸之小過,終无悔矣。

【玩辭】:感應到後背,沒有憂悔。背脊肉不能感物,因而无私系,亦无親狎之悔。九五居尊,應二遇滯,唯比于上,猶咸其脢而未能感動天下,咸道淺矣。末者,舍應取比,咸道窮也。志末者,心系上六也。九四悔亡者,有悔而能免也;九五无悔者,直无之也。

脢,背脊肉,與心相背而所不見也,艮象,艮為背。

上六:咸其輔頰舌。

象曰:咸其輔頰舌,滕口說也。

“輔、頰”同義,即面頰,耳朵和眼睛之間的地方。四爻變為離,離為目,坎為耳。兌為口。“咸其輔頰舌”,即親吻。

“滕”,水涌也。“說”,悅也。“滕口說”,親吻時口水不斷涌出,說明少男少女結成婚配之後,夫妻感情喜悅美好。

【觀象】:上六動變,參卦曰夬 ䷪ ,五陽決陰,咸有言,夬无號,凶不可言矣。咸 ䷞ 之遁 ䷠ ,恃口以為咸者,小人之行也。遠小人,不惡而嚴,君子之道也。若夫感人心致和平者,必以德行也。

【玩辭】:感應到面頰和舌頭。輔頰舌居身之上,皆語言之具也。上六居咸之末,執兌之主,騰揚于口舌言說,感人以言,巫覡之道也,咸道之薄者也。聖人惡之,雖不言吉凶,實凶不必言也。

輔,上牙床,兌象。口頤之噬物,上牙不動下牙動,故上牙稱輔,下牙稱車,合稱輔車。滕,騰也,兌之空也。

【總論】:通觀咸卦,以身取象,上卦象上體,下卦象下體。寂然不動,咸之體也。感而遂通,咸之用也。咸卦尚體,六爻以靜為吉,以動為凶。初六咸拇,動之微,不言吉凶,咸道之初者也。六二咸腓,進于拇,動凶居吉,咸道之正者也。九三咸股,志在隨人,所執卑下,咸道之吝者也。九四咸心,憧憧往來,有感于私,咸道之狹者也。九五咸脢,无所私系,有感于末,咸道之淺者也。上六咸輔頰舌,以言感人,未及德行,咸道之薄者也。拇之動,腓之行,股之隨,心之憧憧往來,口之滕悅,皆有為之病也。咸脢感末,无為之病也。在卦者咸之全,而在爻者咸之偏,故彖曰「亨利貞」,爻无全吉,反多戒辭。全卦以聖人之道立體,六爻以一身之感行用,用偏不及體全也。

書名:樂說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