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說周易_晉卦

35.晉 ( ☷ 坤下 ☲ 離上)

【經文】

晉:康侯用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。

彖曰:晉,進也,明出地上。順而麗乎大明,柔進而上行,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也。

象曰:明出地上,晉。君子以自昭明德。

初六:晉如摧如,貞吉。罔孚,裕无咎。

象曰:晉如摧如,獨行正也。裕无咎。未受命也。

六二:晉如,愁如,貞吉。受茲介福于,其王母。

象曰:受茲介福,以中正也。

六三:眾允,悔亡。

象曰:眾允之志,上行也。

九四:晉如鼫鼠,貞厲。

象曰:鼫鼠貞厲,位不當也。

六五:悔亡,失得,勿恤。往吉,无不利。

象曰:失得勿恤,往有慶也。

上九:晉其角,維用伐邑,厲吉,无咎,貞吝。

象曰:維用伐邑,道未光也。

樂說晉卦

35.晉 ( ☷ 坤下 ☲ 離上)

晉:康侯用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。

“晉”,卦名,晉者,進也。以日出地上,前進而明也。不言進而言晉者,進止有前進之義,而无光明之義,晉則有進而光明之義,所以不言進也。

下坤上離,象徵進升。“侯”,指諸侯。侯對天子為臣;對于卿、大夫又為君。“康侯”,能使民安康之侯。下坤為臣,與乾相錯,乾又為君。中爻艮為手,故說“錫”。“錫”,賜也。“蕃庶”,眾多也。坤為馬,坤為眾、為多。使民安康之侯,受天子之賞賜,賜與眾多馬匹。坤錯乾,乾為晝,坤為夜。故說“晝日”。離居三,三之象。艮為手,相接之象。一日得到天子的三次接見,說明康侯受到天子的極大恩寵。康侯受到極大的恩寵,是人世間的極大的晉升之象。

離主日,坤象地,亦主萬物,明出地上,萬物進長,晉之卦也。離類隹,艮主爪,坤象地,鳥行于地,惟能進,不能退,晉之用也。離類日,坎為歸,坤居北,艮主時,太陽北至,萬物應時發生,晉之字也。晉者,進也,升也,見也,謁也,授也,予也。

【觀象】:康:安定。艮安也,坤國也,安國之侯,是謂康侯。諸侯不來親比天子者,稱“不寧侯”。上比天子,下安庶民者,稱“康侯”。錫,通賜,恩賞。馬,坤也。錫馬,其德可行者賜以車馬。蕃庶,繁盛,坤坎之眾也。晝日,離也。三接,三饗三問三勞,天子迎接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諸侯之禮也。離見也,坎問也、食也、三也。初四互剝 ䷖ ,損人欲,見天理,君子所以自昭明德也。二五互蹇 ䷦ ,君子反身修德,而後能自昭明德也。三上互未濟 ䷿ ,離主日,坎主月,日新其德,日勤其業,君子所以進德修業也。初五互比 ䷇ ,明出地上,順而麗乎大明,諸侯比天子之道也;晝日三接,柔進而上行,天子親諸侯之道也。二上互旅 ䷷ ,能誅有罪者錫之斧鉞,能征不義者賜之弓矢,四得斧鉞,五失弓矢,失得勿恤,晉之主也。反體明夷 ䷣ ,明出地上謂之晉,明入地下謂明夷,用明用晦,皆為臣之道也,唯其時位不同而道亦不同耳。對體曰需 ䷄ ,善忍一時之需者,能成萬年之晉,孟子所謂“困于心,衡于慮,而後作”者也。

【玩辭】:安國之侯為王所用,天子賞賜眾多車馬,一日之內三次得到問勞。盛進之時,天子昭明于上,庶民順從于下,諸侯承王是也,故以康侯為象。康侯,寧侯也。錫馬,重賞也。蕃庶,眾多也。晝日,光顯也。三接,厚禮也。

易有晉 ䷢ 升 ䷭ 漸 ䷴ 三卦,皆同為進義而有別。晉如日之方出,其義最優;升如木之方生,其義次之;漸如木之既生,而以漸高大,其義亦次之。觀其彖辭皆可見矣。

《序卦傳》曰:“物不可終壯,故受之以晉,晉者進也。”大壯者,四陽并進,物之漸盛也。物盛則氣盈,氣盈則數進,天地之道,萬物之理,莫能外此也,故晉 ䷢ 承大壯 ䷡ 也。

《雜卦傳》曰:“晉,晝也。”明出地上,白晝之象也。太陽北至,晝日漸長也。

晉 ䷢ ,六五主事。往吉,无不利。

彖曰:晉,進也。明出地上,順而麗乎大明,柔進而上行。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也。

晉卦下坤上離,坤為地,離為日,“日出地上”之象。“日出地上”,不斷上升,所以卦名為“晉”。坤,順也。不斷上升的太陽,光芒萬丈。“離”,麗也,附也。故說“順而麗乎大明”。晉卦的初、二、三均為柔,有柔不斷上進而到達于六五之象。因此,康侯得天子的恩寵,賜賞眾多的馬匹,一日三次得到召見。

晉,太陽北至,萬物進長,故曰「晉,進也」,釋卦名者也。坤類地而德順,離主日而性明,六五主晉,故曰「明出地上,順而麗乎大明,柔進而上行。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也」,據卦象、卦德、卦體釋象辭。大明,離日坎月也。「明出地上」,光明顯達,康侯之德也。「順而麗乎大明」,使天子昭明于上,使庶民順從于下,康侯之功也。「柔進而上行」,晝日三接,康侯之晉也。

象曰:明出地上,晉。君子以自昭明德。

離,明也。日出地上,則上升到天之中,光明普照大地,以顯君子光明之德。坤含乾,乾為德,比喻君子之德隱而不顯,所以,君子觀此卦象,要昭示光明之德,施恩惠于人民。

君子法明出地上而益明益盛之象,自我彰顯光明德行。明德本君子固有之也,人欲掩蔽,致昏昏焉,而不能自昭,唯无欲能剛,心靜能明,志安能得,大學止、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之道,有見于是也。自,艮身也。昭,離明也。

初六:晉如摧如,貞吉。罔孚,裕无咎。

象曰:晉如摧如,獨行正也。裕无咎,未受命也。

“如”,語助詞。與四相應,故“晉如”。陰爻居陽位,位不當,故“摧如”。“摧如”,摧折艱難。初六處晉卦之初,要前進必受眾陰之阻攔,上升的條件還不具備。初爻變得位,故“貞吉”。堅守正道待時而進則可獲吉祥。離為罔,中爻坎為孚。“孚”,信也。“罔孚”,沒有取得眾人的信任。坤為“裕”,“裕”,寬緩也。初六與九四為正應,寬緩等待,必然“无咎”。

“裕无咎”,未受命也。“獨行正也”,獨自前進,合乎正道。初六居下卑位,若欲獨自上進,會受到眾陰之阻攔,不能獨自前行,但是合乎正道的。因為,初六與九四為正應。寬緩等待就沒有咎害。坤錯乾,乾為命,乾隱坤中,故“未受命也”。初六不當位,居无用之位,與六五不相應,不能得到國君之命。

【觀象】:摧,退也。罔,无,坤也。孚,誠信,艮誠坎信。裕,從容,坤也。獨,獨自,艮也。命,賜也。巽主命,巽伏則未受命,四爻巽位,應四遇滯亦未受命也。初六動變,參卦曰復 ䷗ ,坤靜也,震動也,天地之心,蓋于動靜之間,有以見之;聖人之情,蓋于進退之間,有以見之。孔子曰:“沽之哉!我待價者也。”聖人罔孚而裕于進也。孟子曰:“久于齊,非我志也。”聖人罔孚而裕于退也。晉 ䷢ 之噬嗑 ䷔ ,進之以正,退之以裕,刑罰不能乎身,而災咎亦无由生也。

【玩辭】:欲進還退,正固吉祥。沒有孚信,從容進退,无咎。初六震位,動變震體,上應九四,急于求進者。初六應四,遇二三為滯,雖應難和,欲進還退者。晉如摧如,進退兩難之貌也。應陽不能,承陰遇滯,无信于人者。當此時位,正固自守,方得吉也,從容自處,乃无咎也。程頤曰:“茍欲信之心切,非汲汲以失其守,則悻悻以傷于義矣,皆有咎也。”貞之為言,進退皆以正也。裕之為言,不急于求信也。貞且裕,君子處進退之道也。初六處下,未有官守拘身,所以能裕而无咎也。孟子曰:“我无官守,我无言責也,則吾進退,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?”此之謂也。

臨 ䷒ 晉 ䷢ 皆君子道長向用之卦也,然君子无急于乘勢趨時之意,當其臨也,至誠感物,如忘其勢,當其進也,守道優游,若將終身然,故一則曰「未順命」,一則曰「未受命」。

六二:晉如愁如,貞吉。受茲介福,于其王母。

象曰:受茲介福,以中正也。

坤為憂愁。六二居兩陰爻之間,上无應與,欲進升而无上援,說明進升之路坎坷,故“愁如”。但六二居中,柔順中正,堅持正道,可獲“吉”祥。中爻艮為手,故稱“受”。“介”,大也。“介福”,大福。坤錯為乾,乾為“介福”。乾為王。坤為母。“王母”指六五。“于其”,猶言“由其”。六二由于受到王母的恩寵,而獲得大“福”。

承受其大福,是因六二居中守正的緣故。

【觀象】:愁,憂慮,變坎也。茲,此,艮也。介,大,坤也。福,艮之譽也。離示坤畐,福之字也。王母,郭沫若以為女首領,坤爻坤體也。王弼曰:“母者,處內而成德者也。”小過 ䷽ 六二「遇其妣」亦見之。大任、周姜、大姒皆有王母之德也。六二動變,參卦曰師 ䷆ ,王三錫命,承天之寵,貴乎中道也。觀古道,成中德,六二之謂也。晉 ䷢ 之未濟 ䷿ ,君子懷厲,不于其已濟,于其未濟也;小人逐利,不于其未濟,于其將濟也。是以君子有王母之德,而无小狐之吝也。

【玩辭】:欲進還憂,正固吉祥。受此大福,得之于中正之德。六二欲進,得敵于五,乘承皆陰,變體出坎,乃生憂惕,唯守正能吉也。晉如愁如,欲進還憂之貌也。六二之才,中正自守,德久必彰,而終可晉也。孔子曰:“大德者必受命。”六二之福也。老子曰:“守柔曰強。”六二之晉也。

六三:眾允,悔亡。

象曰:眾允之志,上行也。

坤為眾,眾之象。“允”,信也。六三以陰居陽位,位不當,故有悔恨之象。六三與初六、六二皆有向上之愿,因而能獲眾人的信任。六三雖不當位,但為下卦坤體之極,接近離明之位,故有順上向明之象,因而能獲眾人的信任,即使有悔恨也能消“亡”。

“上”,指上卦之離明。中爻坎為志。六三下得眾人之信任,上順麗于大明之君,其志向可以推行也。

【觀象】:眾,眾人,坤也。允,信,艮或坎也。六三動變,參卦曰謙 ䷎ ,坤從也,艮信也,坎志也,眾允之志,卑而上行,地道也,臣道也。晉 ䷢ 之旅 ䷷ ,離用明,艮用慎,明慎用刑,而民歸之如市,聖人治世之道也。

【玩辭】:與眾同進而取信于人,憂悔消除。六三失正不中,宜有悔者,然居坤順之極,遠應上陽,近比九四,與初二同德,志在上行而麗乎大明,是以為眾所信而悔亡也。初六罔孚,四未信也;六三眾允,人皆信也。

九四:晉如鼫鼠,貞厲。

象曰:鼫鼠貞厲,位不當也。

艮為鼠。“鼫鼠”,又稱“五技鼠”,技多不專,貪食怕人。九四居三陰之上,上臨近六五之君,位不中不正,欲其上進,上畏于君,下畏于眾人,又无專門的技能,故以“鼫鼠”喻之。九四意欲上進,處于危厲之境,所以只有堅守正道,才能防止危“厲”的事情發生。

九四象“鼫鼠”一樣處于危厲之境,是因為以陰爻處陽位,位不當的緣故。

【觀象】:鼫鼠,螻蛄,坎穴艮居,穴居之物也。鼫鼠者,求得而未必能者也。晉如鼫鼠者,小人貪鄙,狐媚猿攀,竊居高位而畏于人也。鼫鼠穴居,反登高位,賤人將顯貴,君子將隱退,失晉道而有厲也。九四動變,參卦曰旅 ䷷ ,君子无功不受祿,无德不受寵,縱有斧鉞之得,必生矢之失,雖升高位,心亦未快也。晉 ䷢ 之剝 ䷖ ,君子德輿,民所載也;小人剝廬,終不可用也。晉如鼫鼠,不亦小人剝廬乎?

【玩辭】:象螻蛄一樣進升,固守危險。九四居高,不中不正,德不配位,猶鼫鼠伎窮,其道危也。九四陽剛,居坎之暗,執艮之堅,居位不當,失順而麗乎大明之時義也。

六五:悔亡,失得勿恤。往吉,无不利。

象曰:失得勿恤,往有慶也。

六五以陰居陽,位不當,故有“悔”。但是居中位,有柔順中正之德,即使有悔恨也會消亡。離為火,火時燃時滅,故有“失得”之象。“恤”,憂也。中爻坎為加憂,憂恤之象,本爻變不成坎,故“勿恤”。所失與所得,勿須憂愁。六五居大明之中,為柔順中正之君,而下又順從之;上九為乾爻,為飛龍在天之君,上進前往,必將大吉而无所不利。

上九為乾爻,乾為福。“慶”,福慶也。指前往无所不利也。

【觀象】:失,坎也。得,艮也。恤,憂恨,坎也。慶,慶譽,變干也。六五動變,參卦大有 ䷍ ,柔得尊位,大中而上下應之,順天休命,是以无往而利也。心懷明德而往有慶者也。晉 ䷢ 之否 ䷋ ,君子儉德避難,非戚戚于失得,是以大人之道亨于否,小人之利得于勢也。

【玩辭】:憂恨消除,无需患得患失。往吉,无不利。柔居尊位,宜有悔者,然大明在上,而下皆順從,是以悔亡也。又去其一切計功謀利之心,无失得之累,以道自任,則往吉而无不利也。晉如鼫鼠者,蠅營狗茍,戚戚逐利,斗筲之器也。失得勿恤者,孔燕豈弟,心如古井,君子之志也。孔子曰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。”君子執此三者,則无往而不利也。

上九:晉其角,維用伐邑。厲吉无咎,貞吝。

象曰:維用伐邑,道未光也。

艮為角。上九與六三相應。“角”,獸的角,獸角長在獸的頭上,說明在其最高處。“晉其角”,猶言前進已經沒地方了,不能再前進了。“維”,同“唯”。“伐”,征伐。坤為邑。“邑”,城邑。沒前進的可能,只有征伐自己不服從的城邑。離為戈兵,坤為眾,本爻變為震,眾人揮動戈兵,征伐之象。征伐自己國內不服從的城邑,雖有危厲,但最終可獲吉祥,不會導致災害,堅守正道防止吝難的事情發生。

離為光明,上六為離之上爻,物極必反,表明光明將轉化為黑暗而熄滅。“光”,大也。王道應以德服人,應用征伐,表明王道還“未”曾光“大’也。

【觀象】:角,兵象也,艮類角;上九居晉之極,亦角之象也。角者,剛之上窮者也。晉其角者,以角為晉,必有所用其觸也。是故,古人以角為兵甲之應象也。坤師也,坎矛也,艮盾也,離火也,震戰也,征伐象也。坤類馬,艮象角,震主言,震乘坤,馬乃言也;坤承艮,馬生角也。是故上九晉角,亂國之應也。維,助詞,无義。伐,征討,變震也。邑,諸侯國,坤也。初四互剝 ䷖ ,五陰消陽,象不寧侯也。光,廣大,坤也。上九動變,參卦噬嗑 ䷔ ,雷聲虩虩,震懾千品;閃電燁燁,昭明萬類。雷電合章,萬物不能懷邪,則天下治矣,故雖危无咎也。晉 ䷢ 之豫 ䷏ ,諸侯安順,強飲強食,吾以德之;方國不寧,行師伐邑,吾以賊之。是故建侯行師亦昭明德也,其德不明,則賞无光而伐无威矣。

【玩辭】:以角為進,用來征討邑國。危險,吉祥,无咎,固守見吝。上九陽剛居上,處晉之極,剛極則生亢龍之悔,進極則有壯趾之凶,晉其角者,危之道也。占者得之,征不服而用伐邑國,內治其私,反身无過,則高而不亢,雖危而吉且无咎也。邑國逆亂,同室操戈,明德未昭,道施未廣,亦可羞吝也。

【總論】:縱觀晉卦,柔進而上行,坤體三爻皆欲上行,六五升到尊位,已進者也。六爻以柔順為善,以剛猛為戒,是故陰多吉而陽多厲。初六貞吉无咎,六二貞吉受福,六三允升悔亡,九四鼫鼠貞厲,六五吉无不利,上九晉角貞吝。此六爻之用事,以治全體之晉也。

書名:樂說周易